第166章(2 / 3)
“如果是这样,那我就不走了。”她坚持道,“拜托,爱德华。”
爱德华认为海莉一定是疯了。
如果不是可能性为零,他差点要以为海莉的真爱是她的前上司约翰兰利。
“好吧,好吧。”他妥协,“我让人去找他”
海莉挂掉他的通话,第一时间里拨动秘书室的公用电话机:“我知道你们都很慌张。”她说,“但是所有相关人员必须留下来,清出我们所有可以用的办公室,做好数据备份,为接入林奇的系统做准备。”
生活的戏剧往往就是这样的精彩。
世贸中心里云集着众多金融公司,坎托菲茨杰拉德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一家政府债券交易商之一,这家公司当时约960名纽约员工,在撞击中死亡员工数高达658人。
MorganStanley总部设在南塔,承租了整整22层写字楼,幸运的是办公区都在第74层以下,得以在撞击前迅速疏散,人员损失极小,堪称奇迹。但庞大的客户资料、设备与基础设施尽毁,财产损失依然惨重。
事故当天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也由此引发了当时史上最大规模的保险赔付事件,最终理赔金额接近500亿美元,13家小型保险公司破产倒闭,整个行业陷入深度洗牌。
纽交所与纳斯达克关闭四个交易日,重开后道琼斯指数一周内暴跌超1300点,举国上下都被恐慌的乌云笼罩,曾有专家预测那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金融体系很可能因此而崩盘。
早在那之前,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低迷时期已久,泡沫危机带来的阴云并未散去,更大的暴风雨又再次来袭。
为了维持住摇摇欲坠的金融市场,美联储实施了极端宽松政策。
2001年全年美联储11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75%。
9月17日,金融市场重开当日,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
9月11日至14日,美联储向金融体系注入逾1000亿美元,创下纪录。
低利率时代由此开启。
当然对海莉来说,这样的危机,对于一家以避险和低波动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好消息。全球风险偏好下降,资本流向美债和指数基金等避险资产,极光又一次迎来超级红利。
当然,最好的消息还不止于此。
约翰兰利并没有命丧南塔,他从位于北塔44层的办公室狂奔而下,随后遇到了赶来救援的军队,将他与林奇证券幸存的员工送往相隔仅一公里的极光总部安置。
林奇证券的办公设施损毁严重,尤其是交易与数据系统,海莉慷慨地表示可以借用极光的办公室给他们使用。她的准备充足,约翰兰利没有道理拒绝,林奇高层对海莉的好感因此暴增。
就在9月9日上午,乔伊进入她的办公室之前,海莉从帕里斯那里得到消息,林奇证券确定要对外出售自己的资产管理部门。早在那之前,她已经私下与兰利见过数面。
两天后,一架飞机撞倒了世贸大楼,摧毁了林奇证券总部办公室。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零售业务最强劲的投资银行之一,林奇的资产管理部门管理的资产总和高达5000亿美金,但在这家投行所推崇的中介业务模式下,自家做产品自家卖的资产管理业务反而成为林奇的大累赘。
911后,林奇总部受损严重,连新的总部大楼都没钱买,更加坚定了约翰兰利想要卖掉资产业务捞一笔钱来重振业务的决心。
还有哪个买家,会比和自己共享办公室,接入了数据信息和交易系统,在911危机后再次获得一大笔资金,是竞争对手AG投资的竞争对手,且于艰难时期伸出援手的极光更加合适呢?
【作者有话说】
确实从打网球那里开始,海莉就一直在找施曼德的替代品了,911只是一个契机。
第128章 超级财团
桑德史密斯一直被认为是纽约金融圈里最至关重要的人,作为纽联储主席,他负责监管华尔街,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同时拥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永久投票权,是FOMC的副主席,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
换而言之,他也可以影响全球的经济变化。 ↑返回顶部↑
爱德华认为海莉一定是疯了。
如果不是可能性为零,他差点要以为海莉的真爱是她的前上司约翰兰利。
“好吧,好吧。”他妥协,“我让人去找他”
海莉挂掉他的通话,第一时间里拨动秘书室的公用电话机:“我知道你们都很慌张。”她说,“但是所有相关人员必须留下来,清出我们所有可以用的办公室,做好数据备份,为接入林奇的系统做准备。”
生活的戏剧往往就是这样的精彩。
世贸中心里云集着众多金融公司,坎托菲茨杰拉德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一家政府债券交易商之一,这家公司当时约960名纽约员工,在撞击中死亡员工数高达658人。
MorganStanley总部设在南塔,承租了整整22层写字楼,幸运的是办公区都在第74层以下,得以在撞击前迅速疏散,人员损失极小,堪称奇迹。但庞大的客户资料、设备与基础设施尽毁,财产损失依然惨重。
事故当天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美元,也由此引发了当时史上最大规模的保险赔付事件,最终理赔金额接近500亿美元,13家小型保险公司破产倒闭,整个行业陷入深度洗牌。
纽交所与纳斯达克关闭四个交易日,重开后道琼斯指数一周内暴跌超1300点,举国上下都被恐慌的乌云笼罩,曾有专家预测那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金融体系很可能因此而崩盘。
早在那之前,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低迷时期已久,泡沫危机带来的阴云并未散去,更大的暴风雨又再次来袭。
为了维持住摇摇欲坠的金融市场,美联储实施了极端宽松政策。
2001年全年美联储11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75%。
9月17日,金融市场重开当日,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
9月11日至14日,美联储向金融体系注入逾1000亿美元,创下纪录。
低利率时代由此开启。
当然对海莉来说,这样的危机,对于一家以避险和低波动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好消息。全球风险偏好下降,资本流向美债和指数基金等避险资产,极光又一次迎来超级红利。
当然,最好的消息还不止于此。
约翰兰利并没有命丧南塔,他从位于北塔44层的办公室狂奔而下,随后遇到了赶来救援的军队,将他与林奇证券幸存的员工送往相隔仅一公里的极光总部安置。
林奇证券的办公设施损毁严重,尤其是交易与数据系统,海莉慷慨地表示可以借用极光的办公室给他们使用。她的准备充足,约翰兰利没有道理拒绝,林奇高层对海莉的好感因此暴增。
就在9月9日上午,乔伊进入她的办公室之前,海莉从帕里斯那里得到消息,林奇证券确定要对外出售自己的资产管理部门。早在那之前,她已经私下与兰利见过数面。
两天后,一架飞机撞倒了世贸大楼,摧毁了林奇证券总部办公室。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零售业务最强劲的投资银行之一,林奇的资产管理部门管理的资产总和高达5000亿美金,但在这家投行所推崇的中介业务模式下,自家做产品自家卖的资产管理业务反而成为林奇的大累赘。
911后,林奇总部受损严重,连新的总部大楼都没钱买,更加坚定了约翰兰利想要卖掉资产业务捞一笔钱来重振业务的决心。
还有哪个买家,会比和自己共享办公室,接入了数据信息和交易系统,在911危机后再次获得一大笔资金,是竞争对手AG投资的竞争对手,且于艰难时期伸出援手的极光更加合适呢?
【作者有话说】
确实从打网球那里开始,海莉就一直在找施曼德的替代品了,911只是一个契机。
第128章 超级财团
桑德史密斯一直被认为是纽约金融圈里最至关重要的人,作为纽联储主席,他负责监管华尔街,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同时拥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永久投票权,是FOMC的副主席,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
换而言之,他也可以影响全球的经济变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