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2 / 3)
杜如晦偏头咳了一声,直率纯善,这话倒也没错,太子说话是直白了点,不顾礼仪规矩了点,让人听着浑身别扭,但除了这点,的确让人挑不出别的不好。
抱怨归抱怨,干活不少干,你以为他要借着喝水偷懒,但喝完又老老实实去干活了,还能顾虑到他们这些人。
吃苦耐劳,体恤臣下,太子的确是个合格的储君,就是性情未免太过直率了,身居高位者,到底还是顾忌着礼数,做好表面功夫。
“克明,你身上可有不适?”听见他咳嗽,李世民问道。
太子这一点像陛下,杜如晦这样想着,开口回道:“臣只是觉得渴了,嗓子痒。”
李世民笑道:“那你多喝些水,绿豆还能解暑,必然是承乾从孙先生那里听来的。”
长孙无忌的话就这么被岔开了,不过他还没死心,想着还是得劝劝圣人,快些多给太子请几位先生,不能再这么放养下去了!
既有火药、望远镜、水泥等等这些东西,又懂得体恤臣民,这是多么完美的太子,偏这张嘴一说话就让人想叹气,长孙无忌想,得让太子改了这毛病才好,不然过两年上朝参政时可怎么办?
待他们喝完水,李世民问了身边人,知道已经过去一刻钟,但偏偏那边太子丝毫没有回来的意思。
李世民皱了皱眉,刚要吩咐人去叫太子回来,就听身旁房玄龄道:“圣人,太子心系百姓,只是到底也得顾惜自身,国之储君,身在社稷,不可轻视,请圣人召回太子。”
这可比李世民自己看不得太子受累叫人去请好上百倍,李世民当即满意地看了房玄龄一眼,笑道:“玄龄所言甚是,快去请太子回来!”
很快,满头大汗的李承乾就小跑着回来了,李世民将凉好的绿豆水递给他:“热了吧?”
李承乾喝了两碗水,方笑道:“热是热,不过干农活出出汗挺好,明天我还来。”
李世民道:“你还要读书学武,哪有这么多功夫?承乾,阿耶知道你盼着棉花早日高产,好让百姓都有过冬的棉衣穿,不再受冻,但这边的事自有人做,你的当务之急是好生读书习武,朕还等着你为朕分忧。”
调起得真高,李承乾边点头边笑:“好好好,阿耶,你说的真好,我不来这边了,我去东宫开片地。”
李世民:“……”
杜如晦:“……”
别人不知道,杜如晦是专门往东宫拜见过太子的,他现在还记得那一大片的大蒜,分明圣人居东宫时那边很有天子气象,怎的一换了太子,那里就变成农庄了?
李世民握了握拳头,道:“回去再说。”
打不得骂不得的熊孩子该怎么处置?
……
回到立政殿,李承乾先去洗了澡换了身干净衣裳,然后就去拜见母亲,母亲给他熬了燕窝粥,李承乾吃了两碗,天可汗才从前朝回来。
李世民也已经沐浴更衣了,见长子在喝粥,他便道:“观音婢,也给我一碗,折腾这半日,饿死我了。”
长孙氏吩咐人再去端粥,又笑道:“你怎么也跟承乾似的,口里什么话都说,没个忌讳。”
提到说话这件事,李世民可有一堆苦水要倒:“前头辅机、克明他们几个人话里话外都在跟我说,太子说话忒直率了,这可不好,还跟我说什么溺爱孩子如何不好,我怎么溺爱孩子了?”
“大唐如果举办一个溺爱孩子比赛,阿耶,你肯定高居榜首。”李承乾道,“人要有自知之明。”
李世民揉揉鼻梁:“你是就听后头一句,前头他们可是说你呢,你舅舅还撺掇着我多给你请些老师,最好是把魏徵、于志宁都安排给你。”
正好女官端了粥过来,李承乾接过递给天可汗,道:“有这功夫吓我,不如先填饱自己的肚子。”
“你最好不要以为朕只是在吓唬你。”李世民丢下这句话才去喝粥。
李承乾不以为意,不想长孙氏却也道:“陆先生年纪大了,精神不够,承乾,你是该添一位老师了。” ↑返回顶部↑
抱怨归抱怨,干活不少干,你以为他要借着喝水偷懒,但喝完又老老实实去干活了,还能顾虑到他们这些人。
吃苦耐劳,体恤臣下,太子的确是个合格的储君,就是性情未免太过直率了,身居高位者,到底还是顾忌着礼数,做好表面功夫。
“克明,你身上可有不适?”听见他咳嗽,李世民问道。
太子这一点像陛下,杜如晦这样想着,开口回道:“臣只是觉得渴了,嗓子痒。”
李世民笑道:“那你多喝些水,绿豆还能解暑,必然是承乾从孙先生那里听来的。”
长孙无忌的话就这么被岔开了,不过他还没死心,想着还是得劝劝圣人,快些多给太子请几位先生,不能再这么放养下去了!
既有火药、望远镜、水泥等等这些东西,又懂得体恤臣民,这是多么完美的太子,偏这张嘴一说话就让人想叹气,长孙无忌想,得让太子改了这毛病才好,不然过两年上朝参政时可怎么办?
待他们喝完水,李世民问了身边人,知道已经过去一刻钟,但偏偏那边太子丝毫没有回来的意思。
李世民皱了皱眉,刚要吩咐人去叫太子回来,就听身旁房玄龄道:“圣人,太子心系百姓,只是到底也得顾惜自身,国之储君,身在社稷,不可轻视,请圣人召回太子。”
这可比李世民自己看不得太子受累叫人去请好上百倍,李世民当即满意地看了房玄龄一眼,笑道:“玄龄所言甚是,快去请太子回来!”
很快,满头大汗的李承乾就小跑着回来了,李世民将凉好的绿豆水递给他:“热了吧?”
李承乾喝了两碗水,方笑道:“热是热,不过干农活出出汗挺好,明天我还来。”
李世民道:“你还要读书学武,哪有这么多功夫?承乾,阿耶知道你盼着棉花早日高产,好让百姓都有过冬的棉衣穿,不再受冻,但这边的事自有人做,你的当务之急是好生读书习武,朕还等着你为朕分忧。”
调起得真高,李承乾边点头边笑:“好好好,阿耶,你说的真好,我不来这边了,我去东宫开片地。”
李世民:“……”
杜如晦:“……”
别人不知道,杜如晦是专门往东宫拜见过太子的,他现在还记得那一大片的大蒜,分明圣人居东宫时那边很有天子气象,怎的一换了太子,那里就变成农庄了?
李世民握了握拳头,道:“回去再说。”
打不得骂不得的熊孩子该怎么处置?
……
回到立政殿,李承乾先去洗了澡换了身干净衣裳,然后就去拜见母亲,母亲给他熬了燕窝粥,李承乾吃了两碗,天可汗才从前朝回来。
李世民也已经沐浴更衣了,见长子在喝粥,他便道:“观音婢,也给我一碗,折腾这半日,饿死我了。”
长孙氏吩咐人再去端粥,又笑道:“你怎么也跟承乾似的,口里什么话都说,没个忌讳。”
提到说话这件事,李世民可有一堆苦水要倒:“前头辅机、克明他们几个人话里话外都在跟我说,太子说话忒直率了,这可不好,还跟我说什么溺爱孩子如何不好,我怎么溺爱孩子了?”
“大唐如果举办一个溺爱孩子比赛,阿耶,你肯定高居榜首。”李承乾道,“人要有自知之明。”
李世民揉揉鼻梁:“你是就听后头一句,前头他们可是说你呢,你舅舅还撺掇着我多给你请些老师,最好是把魏徵、于志宁都安排给你。”
正好女官端了粥过来,李承乾接过递给天可汗,道:“有这功夫吓我,不如先填饱自己的肚子。”
“你最好不要以为朕只是在吓唬你。”李世民丢下这句话才去喝粥。
李承乾不以为意,不想长孙氏却也道:“陆先生年纪大了,精神不够,承乾,你是该添一位老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