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1 / 3)
“窗帘又是何物?”李世民问道。
李承乾道:“你可以理解成帐幔,都是起遮挡作用的,等玻璃做好,我会先给我阿娘换上,屋里明亮些,她处理宫务看账册子时对眼睛好。”
听到此处,李世民不禁轻咳一声,阿娘看账本,阿耶也得看奏本啊。
李承乾已经说到了收尾处:“暂时就这样,我都说完了。”
李世民:“……”
“……行。”李世民一点儿都不勉强地笑道,“作坊那边朕会派人盯着,毕竟朕分红了嘛,得保证好玻璃工艺不被人窥探到。”
能做出玻璃和能做出望远镜是两回事,但考虑到解释起来太麻烦,李承乾干脆道:“行。”
发现自己不可能折腾出天可汗的五指山后,李承乾并没有很垂头丧气,毕竟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发现了一个早就存在的事实。
逃不出,他就在自己的自由范围内做自己能做的事,然后慢慢将范围扩大。
……
二月,李承乾的铺子开业,新奇易碎的透明玻璃很快吸引到了满京城人的眼光,无论是镜子还是鱼缸都遭人哄抢,杯碟茶具也卖得极好,工艺品更是有人高价求,又因为有京兆尹罩着,也没什么人过来惹事。
也是在这个月,孙思邈来到了京城,他是被李世民的人请来的。
李承乾第一时间见到了他,孙思邈随身带着之前印发下去的医书,二人叙过客套话后,他便问道:“敢问殿下可知道,此医书为何人所著?我在他面前竟一文不值,斗胆想请殿下为我引荐。”
李承乾笑道:“这书不是一个人所著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这本医书。”
孙思邈迟疑片刻,道:“殿下的意思是,这仅仅只是总结前人医术所著就的医书?”
孙思邈既为神医,又活了这么大岁数,流传的医书他可以说是全部看过了,但这本医书中却有他未曾见过但验证有用的医方。
李承乾点点头,道:“先生,我没办法将这位先生介绍给您认识,但您乃是当世神医,我相信这本医书在您手中,定然会发挥最大的效用。”
孙思邈垂首道:“殿下过奖。”
孙思邈暗自揣度,医书是皇帝散发于天下的,他是皇帝请来的,可听太子这话音,那医书却和太子有脱不开的关系。
看来,想结识那位神医圣手,还得从太子殿下这里入手。
李承乾又道:“先生一路风尘仆仆,真是辛苦了,还请先歇息几日,再为母亲诊病。”
虽然的确很着急想立刻就让孙思邈给母亲看病,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承乾知道母亲的病全靠这位神医,是以并不敢怠慢。
孙思邈躬身道:“谢殿下。”
等到皇帝宣召,李承乾又陪着孙思邈去拜见皇帝,还安慰他:“先生,圣人的脾气很好,你不要紧张。”
孙思邈的年纪做李承乾的祖父都绰绰有余,闻得此话,倒有些好笑,但他不敢当着太子笑,只能客气道:“多谢殿下。”
李世民对孙思邈的态度自然更加不会差了,李承乾指望他治好母亲,李世民指望他能治好妻子和长子,而孙思邈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肩膀上担了这么大的责任。
好在,孙思邈被皇帝请进长安,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听说皇后跟太子都是自己的病人后,他也只是变了片刻的脸色,旋即就恢复如常了。
李世民也是让孙思邈先休息两天,再召他进宫看诊,孙思邈谢绝了皇帝的好意,并表示这会儿他就能为太子诊脉。
李世民自然迫不及待,两边拉扯两句话,他便道:“如此便有劳先生,你请。”
李承乾万万没想到孙思邈进京第一个要看的病人是自己,被宦官挽起衣袖时他还有点懵:“我没病……” ↑返回顶部↑
李承乾道:“你可以理解成帐幔,都是起遮挡作用的,等玻璃做好,我会先给我阿娘换上,屋里明亮些,她处理宫务看账册子时对眼睛好。”
听到此处,李世民不禁轻咳一声,阿娘看账本,阿耶也得看奏本啊。
李承乾已经说到了收尾处:“暂时就这样,我都说完了。”
李世民:“……”
“……行。”李世民一点儿都不勉强地笑道,“作坊那边朕会派人盯着,毕竟朕分红了嘛,得保证好玻璃工艺不被人窥探到。”
能做出玻璃和能做出望远镜是两回事,但考虑到解释起来太麻烦,李承乾干脆道:“行。”
发现自己不可能折腾出天可汗的五指山后,李承乾并没有很垂头丧气,毕竟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发现了一个早就存在的事实。
逃不出,他就在自己的自由范围内做自己能做的事,然后慢慢将范围扩大。
……
二月,李承乾的铺子开业,新奇易碎的透明玻璃很快吸引到了满京城人的眼光,无论是镜子还是鱼缸都遭人哄抢,杯碟茶具也卖得极好,工艺品更是有人高价求,又因为有京兆尹罩着,也没什么人过来惹事。
也是在这个月,孙思邈来到了京城,他是被李世民的人请来的。
李承乾第一时间见到了他,孙思邈随身带着之前印发下去的医书,二人叙过客套话后,他便问道:“敢问殿下可知道,此医书为何人所著?我在他面前竟一文不值,斗胆想请殿下为我引荐。”
李承乾笑道:“这书不是一个人所著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这本医书。”
孙思邈迟疑片刻,道:“殿下的意思是,这仅仅只是总结前人医术所著就的医书?”
孙思邈既为神医,又活了这么大岁数,流传的医书他可以说是全部看过了,但这本医书中却有他未曾见过但验证有用的医方。
李承乾点点头,道:“先生,我没办法将这位先生介绍给您认识,但您乃是当世神医,我相信这本医书在您手中,定然会发挥最大的效用。”
孙思邈垂首道:“殿下过奖。”
孙思邈暗自揣度,医书是皇帝散发于天下的,他是皇帝请来的,可听太子这话音,那医书却和太子有脱不开的关系。
看来,想结识那位神医圣手,还得从太子殿下这里入手。
李承乾又道:“先生一路风尘仆仆,真是辛苦了,还请先歇息几日,再为母亲诊病。”
虽然的确很着急想立刻就让孙思邈给母亲看病,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承乾知道母亲的病全靠这位神医,是以并不敢怠慢。
孙思邈躬身道:“谢殿下。”
等到皇帝宣召,李承乾又陪着孙思邈去拜见皇帝,还安慰他:“先生,圣人的脾气很好,你不要紧张。”
孙思邈的年纪做李承乾的祖父都绰绰有余,闻得此话,倒有些好笑,但他不敢当着太子笑,只能客气道:“多谢殿下。”
李世民对孙思邈的态度自然更加不会差了,李承乾指望他治好母亲,李世民指望他能治好妻子和长子,而孙思邈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肩膀上担了这么大的责任。
好在,孙思邈被皇帝请进长安,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听说皇后跟太子都是自己的病人后,他也只是变了片刻的脸色,旋即就恢复如常了。
李世民也是让孙思邈先休息两天,再召他进宫看诊,孙思邈谢绝了皇帝的好意,并表示这会儿他就能为太子诊脉。
李世民自然迫不及待,两边拉扯两句话,他便道:“如此便有劳先生,你请。”
李承乾万万没想到孙思邈进京第一个要看的病人是自己,被宦官挽起衣袖时他还有点懵:“我没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