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3 / 3)
李承乾揉了揉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道:“还有别的事吗,我还有别的事要做。”
李世民正色道:“自然有,减了人也得添人,未免你再不满意,想添些什么人,你来指罢。”
李承乾想了想,道:“添上兵部尚书如何?”
现任兵部尚书,正是“房谋杜断”的杜如晦。
李世民笑道:“克明?你不要玄龄,却要克明,奇哉怪哉。”
选择杜如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到贞观三年就因病退休贞观四年就病逝了,还有就是他儿子杜荷是李承乾的造反小团伙一员,冲这份交情,李承乾觉得他怎么也得努力救一救杜如晦。
李承乾耸耸肩,没有解释,只道:“您只说行不行。”
李世民点头道:“行,怎么不行,还有呢?”
李承乾道:“还有谁?我也不知道多少人啊,不如您跟我提一提?”
李世民笑了笑,道:“好。”
于是从上至下,李世民开始数,李承乾最后定了几个他不怎么熟悉,但上辈子不是那种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谏臣,同样也跟李泰不十分亲近。
等他走后,李世民将两份名单拿出对比,除去长孙无忌,其他被承乾划去的人,必然是他受了所窥之未来影响才会不要他们。
李世民不明白,他们分明都是自己的重臣,都是聪慧睿智之人,又跟随自己多年,他们为什么会让将来的太子不喜欢?
唯一的原因,李世民自然清楚。
他不明白的是,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或者他们竟然会认为自己有废太子的念头吗?
李世民忽然想到了昨日太上皇的那句话,才听到时他是愤怒的,太上皇凭什么说这种话,难道他认为自己同他一样吗?
可今日再想,联系到承乾之前的言谈举止,李世民却浮现出一个念头,不过都是皇帝罢了,自己为什么就不会犯太上皇那个错误?
李世民打了个寒颤,他向承乾保证过,也向自己保证过,他不会让旧事重演,不会重蹈覆辙,但他真的能做到吗?
李世民……毕竟也只是一个人。
这些心事无法与人说,即便是长孙氏,李世民在太极殿徘徊踟躇良久,去了刚改名大安宫的宏义宫找李渊。
太上皇是真心劝告李世民的吗?
李渊多年没有跟二儿子聊过心事,好容易二儿子主动上门,却被劈头盖脸先来了一句质问。
李渊:“……”
他能怎么办?这是他唯一能指望的儿子了。
李渊忍耐道:“我已经死了两个儿子,十个孙儿,就算再心狠,我也不过是个老人家。”他长长叹了口气,“二郎,阿耶老了,剩下这两年,即便将来到了地下,也只会盼着子孙和乐。”
李世民不免有些动容,心里的话便藏不住了:“我只怕自己做不到,历朝历代,无有不为皇权兄弟相争者,我或许也阻止不了我的儿子们。”
次子在李渊眼里向来是强硬的,即便是被他和大郎四郎联手针对,他也从不服软,从不露怯,这样无措的二郎,李渊已经从记忆中找不到了。 ↑返回顶部↑
李世民正色道:“自然有,减了人也得添人,未免你再不满意,想添些什么人,你来指罢。”
李承乾想了想,道:“添上兵部尚书如何?”
现任兵部尚书,正是“房谋杜断”的杜如晦。
李世民笑道:“克明?你不要玄龄,却要克明,奇哉怪哉。”
选择杜如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到贞观三年就因病退休贞观四年就病逝了,还有就是他儿子杜荷是李承乾的造反小团伙一员,冲这份交情,李承乾觉得他怎么也得努力救一救杜如晦。
李承乾耸耸肩,没有解释,只道:“您只说行不行。”
李世民点头道:“行,怎么不行,还有呢?”
李承乾道:“还有谁?我也不知道多少人啊,不如您跟我提一提?”
李世民笑了笑,道:“好。”
于是从上至下,李世民开始数,李承乾最后定了几个他不怎么熟悉,但上辈子不是那种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谏臣,同样也跟李泰不十分亲近。
等他走后,李世民将两份名单拿出对比,除去长孙无忌,其他被承乾划去的人,必然是他受了所窥之未来影响才会不要他们。
李世民不明白,他们分明都是自己的重臣,都是聪慧睿智之人,又跟随自己多年,他们为什么会让将来的太子不喜欢?
唯一的原因,李世民自然清楚。
他不明白的是,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或者他们竟然会认为自己有废太子的念头吗?
李世民忽然想到了昨日太上皇的那句话,才听到时他是愤怒的,太上皇凭什么说这种话,难道他认为自己同他一样吗?
可今日再想,联系到承乾之前的言谈举止,李世民却浮现出一个念头,不过都是皇帝罢了,自己为什么就不会犯太上皇那个错误?
李世民打了个寒颤,他向承乾保证过,也向自己保证过,他不会让旧事重演,不会重蹈覆辙,但他真的能做到吗?
李世民……毕竟也只是一个人。
这些心事无法与人说,即便是长孙氏,李世民在太极殿徘徊踟躇良久,去了刚改名大安宫的宏义宫找李渊。
太上皇是真心劝告李世民的吗?
李渊多年没有跟二儿子聊过心事,好容易二儿子主动上门,却被劈头盖脸先来了一句质问。
李渊:“……”
他能怎么办?这是他唯一能指望的儿子了。
李渊忍耐道:“我已经死了两个儿子,十个孙儿,就算再心狠,我也不过是个老人家。”他长长叹了口气,“二郎,阿耶老了,剩下这两年,即便将来到了地下,也只会盼着子孙和乐。”
李世民不免有些动容,心里的话便藏不住了:“我只怕自己做不到,历朝历代,无有不为皇权兄弟相争者,我或许也阻止不了我的儿子们。”
次子在李渊眼里向来是强硬的,即便是被他和大郎四郎联手针对,他也从不服软,从不露怯,这样无措的二郎,李渊已经从记忆中找不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