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傅润轻轻地嗯了一声,又顺手用两指勾住赵彗之的玉腰带,嘴角上扬,道:
  “来,孤带你转转。”
  他一直犹豫要不要让赵彗之知道他在工部经营四年的“大手笔”。
  大将军铳、佛狼机、火雷、火枪、火箭……
  行军打仗哪个将军不求稳妥。
  若有了这些凶悍的金属兵器,我方将士伤亡的概率必然大幅降低,常战常胜。
  他甚至能想象出将来完全量产并透露与诸将军之后,赵坼父子“喜不自胜”的“嘴脸”。
  算了,既然禁军都将的位置都肯给了。
  半条命落在人家手里,难道还差这一处出格么。
  何况回京后他常常溜出宫找彗之,见到人虽什么都不说,实则是想分享自己的成就和隐秘。
  他不说话,他不能说话,他不敢说话,他舍不得说话,他——
  然而他终究是要承认的:他见到彗之便高兴,想到彗之的命数便伤心。
  世上再没有一人值得他这样破例了。
  他喜欢他。
  ……
  北方有战事,火场昼夜不息。
  佩戴玳瑁玻璃眼镜调试火炮角度的匠人跑上跑下,呼吸时眼镜覆了一层水雾。
  打赤膊的铁匠抬起铁锤,对准一个个用白石标记了孔位的箭镞猛地敲下去,连敲三百下。
  炒制炸药的师傅心思最细腻,再三确认硝粉、硫磺、柳木炭等原料几两几钱几分,和徒弟搭档谨慎地倒入半斤烧酒,按同一方向拌匀,最后压制成虎口大小的圆饼,哗哗十几刀切碎。
  这里是举江南江北之力、花费成千上百万两银钞“烧”出来的军工场。
  江浙福广缴纳的税银,每年实际超过六分之一耗于此途。
  日本求和让出的硫磺,高丽行省出产的高规格木炭、牛筋,渡海入境的西洋工匠……
  很难想象为隐瞒、支撑如此庞然的体系,傅润在过去的四年里背负着多少焦虑与压力——
  赵彗之不动声色地顺着傅润的介绍一一看过去,心中波澜万丈。
  如果说这些匠人里细眉白面掐兰花指的面孔打消了他纠结于“帮理不帮亲”的一点疑惑,入夜前在一间地下密室见到的八十支大将军铳则激起了他的血气。
  兵鲁子世家,便没有不追求利兵善器的。
  重达二百八十斤的大将军铳。
  通体银黑色,长六尺余,铳内填充公弹、母弹、子弹、孙弹、群孙弹共十二斤两百零六枚,顺风射程超九百弓。铳如其名,是大杀器,非力猛善射者不能独自使用。
  傅润倒出一把炸药弹子,示意赵彗之瞧,“此种炸药杀伤力巨大,开春的时候万鼎他们在陕西试过几回,炸开后方圆一里寸草不生。可惜不稳定,难以在盛夏酷暑运输——现在么,天气冷,按兵法,是不该打仗的——一则易断粮,二则士兵们受冻思归,士气亦低迷。”
  赵彗之:“但鞑靼人不按兵法行事。陛下带我来,是要和我说什么?我都答应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