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3)
“那一人害杀父母性命,这一人谋反妄篡皇权,深重重罪孽,轻飘飘四肢。
“我着衣冠出家门,剐剖吊斩,革抄流夷,见天秋,红泪烫杜鹃也呵……”
--------------------
改一错字。最后两句是我随便写的,如雷同,纯属巧合。
第七十一章 应制
多年后,曾任杭州府照磨的沈祖义依旧记得正安四年四月十四日城外的一场大火。
四月十四是先帝文宗冥寿,不知怎么的,陛下人在苏州,却迟迟不回复如何庆寿的折子。
沈祖义是正安元年三甲出身,刚从泰安县调来杭州两月,长官们的府邸是绝不敢贸然拜访的。
他在家等得着急,休沐日浑浑噩噩应付了,今早寅时二刻便穿好官服,随便吃两口早粥要走。
沈老太太双目失明,心头一动喊住他:
“儿,我昨夜听见巷子里有官兵的声音,怎么了?”
沈祖义接过女儿递来的油纸伞和灯笼,“不晓得。家里靠娘主持了,我去衙门走一趟!”
天色未亮,圆月挂在枝头,官巷里静悄悄的。
沈祖义面色肃厉,脚步匆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四年前在京都见过圣人一回,圣人看似懒怠随性,实则是个极有主意的皇帝,上月临时去苏州……一定是有其他顾虑……杭州、杭州!
“你们两快回家去,叫夫人关紧家门,无事不要出来!”
两个小厮愣愣地点头,先不急不慢走了两步,回望主人沉重发黑的脸,再飞快奔回官巷。
西湖对岸钟声低徊,惊起数处狗吠。
沈祖义心里七上八下的,刚走至石桥上,左手拿灯笼,右手握雨伞,但听城外一阵轰鸣!
他站在刻有麒麟的石墩旁,两眼发直,呢喃道:“这、这叫什么事呢……总不会是……”
提刀持剑埋伏在城中的乱军一个个摘了遮掩、露出额头的白巾,乱糟糟分批行动。
更有几个骑马的首领,从前必是行伍人,凶神恶煞,竟直呼陛下名讳,自言欲讨国贼:
“太子嫡长,宅心仁厚,天命所归!皇次子润构陷太子于不忠不孝,篡夺皇位,今已四载!
“我等奉太祖皇帝遗命而起,扶明主,灭昏君,我杭州百姓不须惊惶!
“有愿随太子去京都的,且来!王侯将相,谁不敢当,正待此时挣取呵!”
一人高喊,万人应和,霎时铁甲轰动,金铁铮鸣,半开着窗户透气的人家连忙锁窗避祸。
沈祖义呆若木鸡,因他穿着祭祀用的官服,明亮光鲜,被乱军当作是南行台派来的指挥使了。
“小大人,这是新刻的翻案文书,时间太紧,匠人难求,只印了八千,大人意下如何?”
沈祖义吓得不敢动,就这么伸长脖颈辨识纸上的字,看完冷汗直流,恨不得跳水自尽。
这、这——满纸胡言!他倒是想骂,瞅见乱军鼓囊囊的腱子肉,结巴道:
“什么如何?” ↑返回顶部↑
“我着衣冠出家门,剐剖吊斩,革抄流夷,见天秋,红泪烫杜鹃也呵……”
--------------------
改一错字。最后两句是我随便写的,如雷同,纯属巧合。
第七十一章 应制
多年后,曾任杭州府照磨的沈祖义依旧记得正安四年四月十四日城外的一场大火。
四月十四是先帝文宗冥寿,不知怎么的,陛下人在苏州,却迟迟不回复如何庆寿的折子。
沈祖义是正安元年三甲出身,刚从泰安县调来杭州两月,长官们的府邸是绝不敢贸然拜访的。
他在家等得着急,休沐日浑浑噩噩应付了,今早寅时二刻便穿好官服,随便吃两口早粥要走。
沈老太太双目失明,心头一动喊住他:
“儿,我昨夜听见巷子里有官兵的声音,怎么了?”
沈祖义接过女儿递来的油纸伞和灯笼,“不晓得。家里靠娘主持了,我去衙门走一趟!”
天色未亮,圆月挂在枝头,官巷里静悄悄的。
沈祖义面色肃厉,脚步匆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四年前在京都见过圣人一回,圣人看似懒怠随性,实则是个极有主意的皇帝,上月临时去苏州……一定是有其他顾虑……杭州、杭州!
“你们两快回家去,叫夫人关紧家门,无事不要出来!”
两个小厮愣愣地点头,先不急不慢走了两步,回望主人沉重发黑的脸,再飞快奔回官巷。
西湖对岸钟声低徊,惊起数处狗吠。
沈祖义心里七上八下的,刚走至石桥上,左手拿灯笼,右手握雨伞,但听城外一阵轰鸣!
他站在刻有麒麟的石墩旁,两眼发直,呢喃道:“这、这叫什么事呢……总不会是……”
提刀持剑埋伏在城中的乱军一个个摘了遮掩、露出额头的白巾,乱糟糟分批行动。
更有几个骑马的首领,从前必是行伍人,凶神恶煞,竟直呼陛下名讳,自言欲讨国贼:
“太子嫡长,宅心仁厚,天命所归!皇次子润构陷太子于不忠不孝,篡夺皇位,今已四载!
“我等奉太祖皇帝遗命而起,扶明主,灭昏君,我杭州百姓不须惊惶!
“有愿随太子去京都的,且来!王侯将相,谁不敢当,正待此时挣取呵!”
一人高喊,万人应和,霎时铁甲轰动,金铁铮鸣,半开着窗户透气的人家连忙锁窗避祸。
沈祖义呆若木鸡,因他穿着祭祀用的官服,明亮光鲜,被乱军当作是南行台派来的指挥使了。
“小大人,这是新刻的翻案文书,时间太紧,匠人难求,只印了八千,大人意下如何?”
沈祖义吓得不敢动,就这么伸长脖颈辨识纸上的字,看完冷汗直流,恨不得跳水自尽。
这、这——满纸胡言!他倒是想骂,瞅见乱军鼓囊囊的腱子肉,结巴道:
“什么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