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傅瑛轻声笑,半晌放声大笑,阴恻恻地发誓自己终将砍了二弟傅润的人头。
  真是好一个仁善孝悌的太子!
  罗住春毫无形象地手脚大张趴在泥墙上,渐渐听不清了,暗叹自己不中用,披衣回被窝。
  他灰白的唇哆嗦两下,双手平放于腹部,轻不可闻地骂道:
  “狗儿子。先帝爷但凡知道,夜里该命无常抓他们的魂下地狱!”
  那厢傅瑛对老太医的诅咒毫无察觉,起身为石斌送行,瞟看手中一沓子四四方方的供词。
  石斌抚平衣衫的褶皱,“殿下留步。迟则生变,老夫先回杭州了。”
  傅瑛点头,将罗住春的“狗爬字”递过去。
  石斌没有接。
  跟在他身后的师爷连忙恭恭敬敬接了收好,拱手贺道:“济天殿近在眼边也。”
  “哈哈哈,好!仔细交代占城人掩藏火药。二弟当年如何陷孤于不孝,孤今日也要让他尝尝。”
  三人纷纷嘴角上翘。
  他们却不知道:手里这份“字字泣血”的陈述墨迹浓淡不一,放远了看,暗合八思巴文字。
  何谓八思巴文?
  此文字是元世祖朝国师八思巴创制的通行文,回形、方体,类似汉字的反切法,据音拼读。
  数张供词表面上是回忆文宗病重以致驾崩与二皇子润脱不了干系,实则仅写着十六个大字:
  [天之皇帝,莫敢不从。叛则受诛,忠则有傅(福)。]
  傅氏遥承唐风,经营五世,国内久不闻蒙古语,士大夫哪里认识这种像迷宫图一样的文字。
  罗住春虽是蒙古人,也是无意翻到家里一本教当时官吏学写八思巴字的小书,才学会了它。
  蒙古人讨厌冷面孔的孩子,而废太子恰恰是这种阴冷的长相,好像随时盘算着坏勾当。
  罗住春当年绝食半月方换来一道圣旨获许回嘉兴养老,岂能因废太子的事毁于一旦。
  何况他相信自己的傻徒弟一定拿全家性命在陛下面前保他忠心。
  可惜傅瑛向来轻视禁宫“豢养”的蒙医,不以为意,最后瞟了一眼供词,居高临下地说:
  “你们去吧。孤回不去京都了,除非……”
  一旦起事夺皇位,他留在京都的家小必会被傅润的人残忍杀害。
  唉。罢了。大丈夫不拘小节。
  女人孩子没了以后还能有,将来做了皇帝,好生追封太子妃和两个儿子便是。
  *
  苏州。
  傅润说着说着打了个喷嚏,在江浙行省新制堪舆图上圈画的朱笔划出好长一条痕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