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过后,梨姨并未急着点评,而是转过头,同样仔仔细细地欣赏破壳鸟,甚至掏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透过破开一个口子的蛋壳,观察着蛋壳内部的红血丝。
  她是确实是为了来给自己侄子撑场子,但并不打算直接决定这一场比赛究竟谁输谁赢。让胡鹭赢固然好,但若是不分黑白直接闭着眼睛盲选,那与这浑水一滩的世糖赛有何差别?
  所以她十分谨慎,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仔细对比着两边的作品。
  “一件糖艺作品的优秀与否,并非我一人就可以决断。藤缠树和破壳鸟,都简明扼要地传达出了意义与情绪,在你们两组的作品上,我都看见了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梨姨摘下手套,眼中带着欣赏,同时对金牛和杨陶两人说,“在造型上,你们的作品都拥有稳定的结构、各部件的比例正确无误、作品具有独特的张力。在技艺上,你们都大胆使用了吹糖技巧,大气泡造型标准、小气泡气量控制精确,可以说这是两件难分高下的作品。我没有问题想问你们,你们的创意阐述环节已经让我了解了两件作品,最终投票时我会再多考虑的。”
  听完这段话,杨陶终于敢与金牛对视了,他们都在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几分释然。
  梨姨作为在糖艺界叱咤风云二十多年的人物,经验之深厚完全当得起评委,短短几句话,就将被欧菲搞冷的场子又热了回来,让杨陶和金牛都没了失重般的紧张感。
  第77章 逆转
  杨陶明白,梨姨并不会蒙上眼睛无条件的偏向他。她一定是站在评委的立场上,真真切切对比过两件作品,才会投出自己的一票。
  所以究竟是藤缠树能获胜,还是破壳鸟技高一筹,杨陶现在也拿不准了。
  但他隐约察觉到,世糖赛内部的倾向发生了转变,这样的转变不知从何而来,但至少,从现场的气氛和原定的几个评委的态度来看,世糖赛并没有偏向百香果队了。
  杨陶不知金牛是否也发现了这点,他不愿再直视金牛的双眼,这个豪爽的男人也是制糖的一把好手,完全有能力顺顺利利留到决赛。
  但今天已经是场注定一胜一负的对决,杨陶不愿意输,他是奔着赢去的。
  梨姨严谨地比对着两件作品,在评委席的大靠椅上沉思良久,手中的签字笔在评分单上不断勾画,最终轻轻平放于桌面上。
  她低头与身旁的杜江边耳语:“你可以多看看破壳鸟内部的细节,我有点拿不准。”
  杜江边微微点头,起身带着评分表,朝舞台中央走去。
  他是压轴出场的最后一位评委,也是本次世糖赛的总评委,曾经蝉联三届世糖赛冠军,被誉为糖艺界的天纵奇才,飞天系列作品至今依旧不断被各国糖艺组织借去展览。
  杨陶曾在世糖赛的展区搭建好之前见过杜江边在上届世糖赛的冠军作品——飞天神女横弹琵琶。同样是比赛作品,但个人赛的时间是团体赛的三倍,24小时内,杜江边滴水未进、用糖将飞天神女带来人间。
  杜江边在糖艺界的分量很重,世糖赛今年请他做评委,也是看中了他巨大的流量。但即使在流量的拥簇下,杜江边也没有丧失本心,他始终淡然地推走一切商务合作,沉浸在自己的糖艺世界中不可自拔。
  天才多孤傲,在场众多评审中,或许只有梨姨能与杜江边说上几句话。
  杜江边戴上手套,在使用不同技艺的位置,微微按压、用指腹传来的触感确定糖的状态。对他而言,糖塑做的好不好,首先要看熬糖时火候把握的是否精准。火候不够,糖的含水量过高,整体造型就容易异变受潮、甚至拼接处也会变形;火候过大,糖液过度浓缩,在塑型时又会极容易断裂。
  判断制作者的基本功如何,观察糖的状态是最直观的办法。
  由于团体赛时间很短,几乎没有试错的机会,如果在熬糖时温度把握不过关,那塑型时也必然会留下失误痕迹。
  杜江边双眼紧盯着藤缠树的几处重点连接处,面无表情的样子令杨陶为自己捏了把汗。
  但熬糖和拼接都是唐兰山做的,他师承唐三行大师,即使天赋不如唐三行杜江边这些人出彩,但光论这首糖塑基本功、放在整个糖艺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糖塑不需要童子功,但偏偏唐兰山从六岁就开始跟着唐三行学糖塑,手头功夫扎扎实实练了二十多年。
  唐兰山完美地控制了熬糖的火候,拼接的手法也找不出半点毛病。杜江边没有找到藤缠树的问题,朝杨陶满意地点点头,转身以相同的动作和态度,观察黄金百香果队的破壳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