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吵架。”胡鹭说,“我们两个很好。”
  “看不出来,你和杨陶,还有贵舜,总是吵成一团。”唐兰山将手里的逐渐碾压至透明的糖叠在一起,一条柔软飘逸的锦布由此诞生。
  贵舜耳朵尖,立马捕捉到自己的名字,抬起头瞪着唐兰山:“你们俩又在说我什么坏话?”
  “没有说。”胡鹭向身后挥挥手,打发了贵舜。他盯着唐兰山手里用糖捏制而成的衣裙,问道,“这种捏法很难控制糖的温度吧,稍微不注意就硬了。”
  “是,所以要快刀斩乱麻,赶那几秒的时间。”唐兰山重新揪出一团糖,将其在掌根处微微用力向外推,糖团受力挤压,在硅胶垫上被摊成一片近乎透明的糖衣。
  将糖衣从硅胶垫上揭起,这步一定要轻柔快速,力气大了容易拉断糖衣,动作慢了糖则会毫不留情地凝固。
  “衣物的褶皱根据它所处位置的不同,捏法相应也要改变。”唐兰山快速在这片薄薄的糖衣上捏出数道小褶,“裙摆大腰身细,这时褶皱就要捏得宽,若是捏披帛,则着重塑造柔若无骨的感觉,那便不需要捏太多褶皱,只在个别地方弯曲定型即可。”
  胡鹭半知半解,自己也揪下一团糖,模仿着唐兰山方才的动作,亲自动手实践。
  在捏制衣物时,翻糖的好处就显现出来。贵舜习惯精心打磨衣物的褶皱,让糖变得比布料还轻盈,这需要极长时间的调整,衣角纷飞的每一个角度都需要规划。
  然而唐兰山大多时候只能舍弃真实性,由于艾素糖的凝固时间的限制,没法像使用干佩斯那样多次调整,只能一次成型。
  “贵舜,你来一下。”唐兰山将示范用的糖块丢回小锅中重新融化,正好想起方才他们提的设计图的事,便重新喊来贵舜。
  贵舜放下笔,将平板倒扣在桌面,没好气地问:“干什么?”
  “我认为如果做像素方块,艾素糖比翻糖膏要好用不少。”唐兰山揪出一块新的糖团,那长尺压平,修整边缘,极快地切割出数十个小方块。
  这些方块大小一致,很快便变得干硬,它们的边角虽然整齐,却因为受力而有些变形,但瑕不掩瑜,大体上依旧是板板正正的正方形。
  贵舜虽然嘴上说着不乐意,但身体很诚实地走了过来,他低下头,将手撑在制作台边,打量着那批小方块。
  “大部分情况下,确实翻糖有更多的可能性。”唐兰山说,“但透光性较好的艾素糖,做镜子大楼会更好。”
  “镜子大楼?”胡鹭耳朵微动,“你们不是说不做吗?”
  贵舜翻个白眼:“哪敢不做,不做我家桃桃要为了你和我决裂。”
  胡鹭顿时失落地垂下头,手里拉糖的动作也成了机械性地来回摆动,任谁都能看出他心中的失望。
  唐兰山无奈地摇摇头,为了不让胡鹭多想,帮贵舜找补两句:“别误会,是你们下去之后我和贵舜又讨论了下可行性,觉得确实利大于弊,所以才想试一试。”
  第37章 像素人生
  将艾素糖融化成一锅糖浆,再倒于硅胶垫上等待降温,糖浆会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变粘稠,约莫在四十五十多度的区间内开始拉糖。
  这样的过程胡鹭已经极为熟悉了。这些天里他们用作练习的艾素糖基本都是捏完再回收,第二天重新融化了继续用。糖里的色素融合沉淀,再利用时就成了浑浊的一片灰色,只能再多加色素,但调出的颜色也就没那么清透了。
  虽然名义上他们队伍的技术指导是唐兰山,但在不知不觉中,唐兰山似乎将这份谈不上好的权力让渡给了贵舜,于是胡鹭时常落在贵舜手中,被一遍遍地挑刺。
  贵舜盯着胡鹭搓像素块,手里端着平板,开始拆分胡鹭的设计稿,规划制作的工序和拼接顺序。
  像素块切起来很简单,但得拿火喷枪消泡,一个不注意,火冒大了就容易把糖烤焦。胡鹭每次用这把喷枪,整个身体都要往后仰,对火的恐惧似乎与生俱来,害怕被火焰波及也是人之常情。
  而每次到了要控火的阶段,贵舜都默默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唐兰山。
  在圣光玛利亚制作时,贵舜由于多年没有再接触糖艺,光熬糖就熬废了两三锅,为了不在众人面前丢脸,他选择闭口不谈,只是每当胡鹭拿不准什么温度下捏什么光泽的糖时,他都会把唐兰山推过去,然后借口自己要上厕所,直接逃离这块区域。
  翻糖做久了,贵舜早已习惯不赶时间慢慢雕刻,重新接触艾素糖这种凝固时间相对较短的糖艺用料,贵舜仍旧有些不适应。
  “你慢慢搓吧,我把图分层拆开,你搓完给唐兰山看就行,不用喊我。”贵舜拍拍胡鹭的肩膀,眼见胡鹭才搓了十几个小方块,也懒得一直待在这看,干脆带着平板跑回自己的位置,把技术指导的活重新交给唐兰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