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4)
Flamacue、Double Drag Tap。
架子鼓本身对他私语。
比鼓谱抢先一步,灌入耳中。
下一秒怎样发力、怎样落棒,每一面鼓面需要怎样交错的节奏,何时敲击,又在何时结束。
他的灵魂从凡俗的躯壳笔直冲出,一霎化为雷光,与架子鼓的魔鬼共鸣。
直到这一天。
“太荒谬了,Lambda。”
一对一的专业课,他的老师对他摇头,不认可地回答:“架子鼓本身不可能有声音,是我们人类——每一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鼓手,在用我们自己的鼓棒,敲击出它的声音。”
“是吗,老师。”
少年笑起来,“可是架子鼓说,要这样敲——”
鼓棒落下。
“咚!!!”
带教老师离开。
这一幕落在下一个排队等待指导的人眼里,被他看见,转头窃笑。
随后,林琳琅因极端的不合群和近乎不可思议的音乐理念,而迅速落到一个“疯子”的名号。
伴随着贬义词而来的,是同期生以恶言恶语,毫不掩饰的嫉妒、孤立和嘲讽。
“那家伙,疯子吧。”
“离他远点!离他远点!”
“哈哈,你是怎么听到架子鼓的声音的啊?”
久而久之,大家看他敲架子鼓的模样,如见鬼祟上身的妖魔,避之不及,甚至不愿意进有他所在的练习室。
路过一个叫欧离的师兄,听说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与自己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
来自一国,欧离问过他是否需要帮助,他选择拒绝。
无所谓。无所谓。
林琳琅独自走出深夜24h营业的便当店,将自动门音乐与异国欢迎语抛在身后,拿着一袋小麦面包,循路灯微弱黯淡的光亮,缓步走向即将熄灯的宿舍。
他只将这视为一种文化冲击的阶段。
语言的隔阂、生活方式的隔阂与音乐理念的隔阂,所有繁琐事物接踵而至,织成一团乱麻的黑线圈,进入阵痛期。
而他当然可以做到不在意外界的目光。
在架子鼓面前,少年趴在鼓面上,从抓着模型不放的婴儿、背着鼓棒的五岁小孩,渐渐长大成十五六岁的少年,个子如柳枝抽条般飞长,现在的鼓面对他来说,如果要趴下去,已经显得有些矮小。
但他垫起鼓面。
他仍能听见架子鼓的声音。 ↑返回顶部↑
架子鼓本身对他私语。
比鼓谱抢先一步,灌入耳中。
下一秒怎样发力、怎样落棒,每一面鼓面需要怎样交错的节奏,何时敲击,又在何时结束。
他的灵魂从凡俗的躯壳笔直冲出,一霎化为雷光,与架子鼓的魔鬼共鸣。
直到这一天。
“太荒谬了,Lambda。”
一对一的专业课,他的老师对他摇头,不认可地回答:“架子鼓本身不可能有声音,是我们人类——每一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鼓手,在用我们自己的鼓棒,敲击出它的声音。”
“是吗,老师。”
少年笑起来,“可是架子鼓说,要这样敲——”
鼓棒落下。
“咚!!!”
带教老师离开。
这一幕落在下一个排队等待指导的人眼里,被他看见,转头窃笑。
随后,林琳琅因极端的不合群和近乎不可思议的音乐理念,而迅速落到一个“疯子”的名号。
伴随着贬义词而来的,是同期生以恶言恶语,毫不掩饰的嫉妒、孤立和嘲讽。
“那家伙,疯子吧。”
“离他远点!离他远点!”
“哈哈,你是怎么听到架子鼓的声音的啊?”
久而久之,大家看他敲架子鼓的模样,如见鬼祟上身的妖魔,避之不及,甚至不愿意进有他所在的练习室。
路过一个叫欧离的师兄,听说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与自己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
来自一国,欧离问过他是否需要帮助,他选择拒绝。
无所谓。无所谓。
林琳琅独自走出深夜24h营业的便当店,将自动门音乐与异国欢迎语抛在身后,拿着一袋小麦面包,循路灯微弱黯淡的光亮,缓步走向即将熄灯的宿舍。
他只将这视为一种文化冲击的阶段。
语言的隔阂、生活方式的隔阂与音乐理念的隔阂,所有繁琐事物接踵而至,织成一团乱麻的黑线圈,进入阵痛期。
而他当然可以做到不在意外界的目光。
在架子鼓面前,少年趴在鼓面上,从抓着模型不放的婴儿、背着鼓棒的五岁小孩,渐渐长大成十五六岁的少年,个子如柳枝抽条般飞长,现在的鼓面对他来说,如果要趴下去,已经显得有些矮小。
但他垫起鼓面。
他仍能听见架子鼓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