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儿女[年代] 第1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天起来,晨雾还没散尽,就听楼下传来大家对粮价的担忧和抱怨。
  “去年大米一毛四,开春窜到两毛二就够呛了,你们猜今早粮站挂的什么价?”
  “什么价?该不会涨到三毛吧?”
  “两毛九一斤!再这么涨下去,连饭都要吃不起了!”
  “就是,再涨下去干脆天天吃红薯得了!这一天天的,去年菜篮子革命闹得满城风雨,今年轮到米袋子造反,明年还不知道是什么呢!”
  “可不是……”
  广东是价格改革最早的省份,八四年底,广州蔬菜价格全面放开,菜价上涨幅度比较大,导致不少市民抱怨连连,还有人批评“广东搞乱了全国”,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三下广东调查,最后为广东改革正了名。1
  八五年粮价涨得比窜天猴还快,除去全国粮食生产滑坡这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对粮食和棉花取消统购统销,改为合同订购,规定订购之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粮食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价格双轨制的齿轮正式启动。
  常静一早起来做早饭,白粥配菜脯蛋,清淡的白粥里头比往日多下了两条红薯。
  白瓷碗里红薯块在粥汤里浮沉,饭桌上四双竹筷扒拉着粥粒,谁也没注意到今天的菜脯蛋边缘煎焦了。
  吃完饭,李兰之放下筷子,对三姐妹道:“昨晚我到楼下打听了一遍,都没有人看到是谁把包裹给送到家门口的,我想了一个晚上,觉得这事还是不能报警,对方在明我们在暗,我们估计还没走到派出所,说不定就被对方给解决了。”
  昨晚常美曾提出要去报警,把这事交给警察来处理,但她没答应,经过一个晚上的考虑,她觉得还是不能冒险。
  常美跟着放下筷子:“不找公安,我们去哪里凑到这十万元?”
  李兰之她抻平的确良衬衫下摆说:“这几天我会想办法多借点钱,另外我打算明天去东莞一趟,你爸当初是跟臭棋周一起走的,我就不信他□□里没沾屎!”
  她原本不想跟娘家人借钱,毕竟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娘家那边肯定不会借钱给她,不仅不会借,还可以会将她羞辱一番,可即便如此,她还是要去试一试。
  去东莞一为找汪玲问个明白,二还是借钱,汪玲认了港商老板为义兄,她是最有可能拿出十万元的人。
  常美想了下道:“我跟你一起去。”
  这话一出,李兰之抬眸看了她一眼:“那你的工作呢?”
  常美说:“这几天学校陆续放假了,我这边的工作还有点尾巴,我今天回去完成。”
  这次李兰之没说什么,她没去过东莞,而且还不知道背后的人会不会动手,多个人一起去等于多了一份保障。
  看家里人都在想办法,林飞鱼也终于下定了决心:“我等会儿就打电话给江起慕,问问他家能不能借一些钱。”
  谁知这话刚出,就被李兰之和常美两人同时给否定了。
  李兰之:“不行,不可以跟江家说。”
  常美:“不用。”
  林飞鱼一脸迷茫:“为什么不可以?”
  “你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要照做就好。”
  李兰之说完站起来,收拾一下东西出门去借钱了。
  林飞鱼看着她妈离去的背影,一阵心梗。
  常美看了看手腕的上海表,跟着站起来,待要出门时,看到林飞鱼还一脸的茫然,这才开口道:“你妈这么做是为了你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