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人会和他的殊平一样,敢以一己之力抵挡世家的齿轮。
  大周朝堂昏聩数十年,也就出来了一个敢为天下死的李沉壁。
  那日张之贺顶着风雪,去了江南省的灵隐书院,那是大周书院的发源地。
  他站在灵隐书院之上,声若洪钟地告诫书生,切勿闹事。
  至此,本该成为天下书生起源之地的江南省,就此陷入了沉寂。
  张之贺从那以后也再也没有在人前出现过。
  自李沉壁身死,翰林院、御史台、给事中,这些本该年轻学子的发声之地,被内阁彻底的堵住了嘴。
  殊平断头台上的那句‘今我死,满朝之士皆妇人也’,一语成谶。
  想到此,张之贺就只剩下了意难平。
  他那双早已浑浊的眼泛着泪意。
  望向挺着笔直的脊背站在远处的李沉壁。
  抛开傅岚的这幅皮囊。
  他好似又看到了年幼的殊平,稳重而又从容地从长廊上走来,然后走到他们在阊都宅院中的书房前。
  毕恭毕敬地行礼,喊他‘老师’。
  “学生拜见老师。”
  李沉壁学着从前的样子,正衣冠,弯腰,手放在胸前,一身长躬。
  声若盘石,字若珠玑。
  字字没有从前。
  但却字字牵连起了过往。
  作者有话说:
  ①:如意斋——参考与张居正张大人的‘如意斋’,一顶非常豪华的轿子,具体详情朋友们要是感兴趣,可以百度呦~【如意斋——该轿子由真定地方知府赶制,轿内空间广阔,据估算,面积大致不低于五十平方,至少需要三十名轿夫。轿子共分为会客室和卧室两部分,会客室用来会见各地来客,卧室则用于日常休息,为防止张大人出行途中内急找不到厕所,该轿还特地设计了卫生间,此外,由于考虑到旅途辛苦,轿子的两旁还设有观景走廊。(来源于《明朝那些事》)嗯……咱就是,古代虽然没有现代发达,但享受起来,半点不必现代差好吗!】
  第91章
  “礼义之始, 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张之贺望着李沉壁, 轻声开口。
  李沉壁行完礼,双膝着地, 跪在了张之贺身前, “老师所言,学生此生不敢忘怀。”
  “你啊……”
  张之贺一声长叹。
  他的眼中有惋惜,有怅惘,有对往昔的回忆。
  李沉壁跪在地上, 脊背挺得笔直, 他的身形纤瘦, 这些日子的奔波更是让他的肩膀格外纤薄,颤抖的时候格外分明。
  屋内响起了细微的啜泣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