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3)
宋初迷迷糊糊地又在床上睡了一下午,温言州知道宋初是真累极了,也不再折腾宋初,自己一个人悄咪咪地去了书房。
他之前让东影查和夏思柔有关的踪迹,但和温言州之前的调查结果一样,他可以查到夏思柔都做了那些事,但偏偏查不到任何有关夏思柔身世的消息,连点蛛丝马迹都找不到,就仿佛这个人是凭空出现。
温言州想不明白,宋初为什么对夏思柔这么信任,在她们两个中间到底有什么事他不知道的事。
温言州派人查了夏思柔,宋初则是让心腹亲自去宋家找宋盛的遗物。
当年宋初离开青阳县没多久,温言州就收拾了宋柏,但是介于温言州的参与,宋家并没有被收缴,反而被温言州留了下来,仔细打扫着,这么多年,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在宋盛身上,宋初有太多想不通的事情,她在想,宋盛独自一个人做了这么多的事,他会不会留下什么遗物来记录当年的事,好为后人解忧。
今年的十一月比以前的都要冷,这种感觉李昂最有感悟,自从进了十一月,他就越发觉得自己不耐寒,平日里出行,一定要穿着最厚实的狐裘,拿着精致的小火炉坐着轿子,就连去上朝,也都是撇下了龙撵,选择了隔风的轿子。
寝宫里燃烧着木炭,让整个房间都暖和的跟暮春一样,不穿着薄装,都热的待不下去。
只是哪怕是这样暖和的环境,也改变不了此刻李昂一身冷汗的事实。
他梦到了安王。
或者说,梦到一身血污的安王。
第89章
那时候安王只有七岁, 徽恩皇后那个时候已经薨逝了,和被父皇精心照顾着的李昂不一样,那时候的安王就由宫女太监照顾着, 那群人在怎么用心也改变不了这小皇子日渐消瘦的事实。
小皇子长的太像徽恩皇后了,就连太后给他起的名字都叫李徽, 就因为那张脸, 让他更加不受他父皇的喜欢, 都七岁的年龄了,还没有给他安排教习师傅。
哪怕过了这么多年,李昂记得很清楚, 那是李昂自己的原因, 他自己失足摔进了湖里, 被救上来之后,他父皇嫌李徽没有抓住他,直接责罚了下去, 当天晚上他醒来的时候, 就看到李徽浑身是血的站在他的殿门口,寒风刺骨, 李徽浑身颤抖着, 脸色苍白,好似下一秒就会昏过去。
也是那一眼, 让李昂对李徽第一次产生了愧疚感。
原本李徽才应该是嫡长子, 是他的存在让李徽过着这种卑微痛苦日子。
李徽说过,他不会跟他争皇位, 他不用把他当成敌人, 他只想好好活着。
可是李昂却没有做到。
在登基之后,他还是忍不住在上官雍的挑唆下对李徽下手了。
他后悔过, 但是在后悔之后就变成了恐惧,因为恐惧他既想把安王府的所有人都杀掉,又想把安王府剩下来的人好生养着,来弥补自己的罪过。
这种纠结在他面对温言州时变得更加明显,他想找回李徽的骨血,又害怕李徽的骨血被找回,在一次次的纠结里,硬是把一只孱弱的猫,纵容成了一只越发凶猛的老虎。
他相信国师口中的凶局,相信天道因果,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逃避。
他自己就在觉得,贪图了原本不应该属于他的东西,终究是要还回去的。
李昂浑身冷汗地看着这富丽堂皇的寝殿,像是笑,又像是在哭,“宋盛,你说对了,朕后悔了,朕真的很后悔。”
温言州和宋初不知道这一夜在李昂发生了什么心理变化,他只知道第二天李昂就得了一场重病,后来的时候温言州才知道,李昂是从哪一天开始才有了真正要立储的心思。
温言州之前让人去杨桓之前的任职地走了一趟,又让京中官员上折子弹劾,杨桓被查出贪污受贿,并且在外任职时欺上瞒下,为非作歹,罔顾人命,财权勾结,甚至还和李渔有着金钱来往。
如果说李昂看到了可以定罪的证据,那么对于杨桓来说,前面几样已经是死罪难饶,那么最后一条,则就是满门抄斩。
而温言州,很乐意把那些证据递到李昂的面前。
杨桓出事,杨慧也被禁足在了宫中,就连治理后宫的权力都被移到了容贵妃的手里。 ↑返回顶部↑
他之前让东影查和夏思柔有关的踪迹,但和温言州之前的调查结果一样,他可以查到夏思柔都做了那些事,但偏偏查不到任何有关夏思柔身世的消息,连点蛛丝马迹都找不到,就仿佛这个人是凭空出现。
温言州想不明白,宋初为什么对夏思柔这么信任,在她们两个中间到底有什么事他不知道的事。
温言州派人查了夏思柔,宋初则是让心腹亲自去宋家找宋盛的遗物。
当年宋初离开青阳县没多久,温言州就收拾了宋柏,但是介于温言州的参与,宋家并没有被收缴,反而被温言州留了下来,仔细打扫着,这么多年,也没有太多的变化。
在宋盛身上,宋初有太多想不通的事情,她在想,宋盛独自一个人做了这么多的事,他会不会留下什么遗物来记录当年的事,好为后人解忧。
今年的十一月比以前的都要冷,这种感觉李昂最有感悟,自从进了十一月,他就越发觉得自己不耐寒,平日里出行,一定要穿着最厚实的狐裘,拿着精致的小火炉坐着轿子,就连去上朝,也都是撇下了龙撵,选择了隔风的轿子。
寝宫里燃烧着木炭,让整个房间都暖和的跟暮春一样,不穿着薄装,都热的待不下去。
只是哪怕是这样暖和的环境,也改变不了此刻李昂一身冷汗的事实。
他梦到了安王。
或者说,梦到一身血污的安王。
第89章
那时候安王只有七岁, 徽恩皇后那个时候已经薨逝了,和被父皇精心照顾着的李昂不一样,那时候的安王就由宫女太监照顾着, 那群人在怎么用心也改变不了这小皇子日渐消瘦的事实。
小皇子长的太像徽恩皇后了,就连太后给他起的名字都叫李徽, 就因为那张脸, 让他更加不受他父皇的喜欢, 都七岁的年龄了,还没有给他安排教习师傅。
哪怕过了这么多年,李昂记得很清楚, 那是李昂自己的原因, 他自己失足摔进了湖里, 被救上来之后,他父皇嫌李徽没有抓住他,直接责罚了下去, 当天晚上他醒来的时候, 就看到李徽浑身是血的站在他的殿门口,寒风刺骨, 李徽浑身颤抖着, 脸色苍白,好似下一秒就会昏过去。
也是那一眼, 让李昂对李徽第一次产生了愧疚感。
原本李徽才应该是嫡长子, 是他的存在让李徽过着这种卑微痛苦日子。
李徽说过,他不会跟他争皇位, 他不用把他当成敌人, 他只想好好活着。
可是李昂却没有做到。
在登基之后,他还是忍不住在上官雍的挑唆下对李徽下手了。
他后悔过, 但是在后悔之后就变成了恐惧,因为恐惧他既想把安王府的所有人都杀掉,又想把安王府剩下来的人好生养着,来弥补自己的罪过。
这种纠结在他面对温言州时变得更加明显,他想找回李徽的骨血,又害怕李徽的骨血被找回,在一次次的纠结里,硬是把一只孱弱的猫,纵容成了一只越发凶猛的老虎。
他相信国师口中的凶局,相信天道因果,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逃避。
他自己就在觉得,贪图了原本不应该属于他的东西,终究是要还回去的。
李昂浑身冷汗地看着这富丽堂皇的寝殿,像是笑,又像是在哭,“宋盛,你说对了,朕后悔了,朕真的很后悔。”
温言州和宋初不知道这一夜在李昂发生了什么心理变化,他只知道第二天李昂就得了一场重病,后来的时候温言州才知道,李昂是从哪一天开始才有了真正要立储的心思。
温言州之前让人去杨桓之前的任职地走了一趟,又让京中官员上折子弹劾,杨桓被查出贪污受贿,并且在外任职时欺上瞒下,为非作歹,罔顾人命,财权勾结,甚至还和李渔有着金钱来往。
如果说李昂看到了可以定罪的证据,那么对于杨桓来说,前面几样已经是死罪难饶,那么最后一条,则就是满门抄斩。
而温言州,很乐意把那些证据递到李昂的面前。
杨桓出事,杨慧也被禁足在了宫中,就连治理后宫的权力都被移到了容贵妃的手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