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1 / 2)
他咧开嘴,露出一个毫无阴霾、灿烂无比的大大笑容,用力地、重重地点头。
“是啊!我来找你了!小光!”
李叔见卫步已接到人,松了口气,恭敬地叉手一礼,“小郎君,人已平安送到,小老儿这就回去予主君回话,赶着这趟潮水回程了!”
说罢,他像怕被这海风冻住似的,麻利地转身,小跑着跳上来时的船,吆喝着水手们解缆装货,动作快得像一阵风,生怕耽误了归期。
卫步看着李叔匆忙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展颜,温暖的大手分别揉了揉刘据和霍光被风吹乱的发顶,引他们离开喧嚣码头。
马车驶向郡治,沿途景象与长安截然不同。低矮的土坯房舍,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以抵御海风的侵袭,烟囱里冒着淡淡的炊烟,带着柴火和食物的暖香。路边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少,大多穿着厚实耐磨的粗布旧袄,脸庞被海风和日头染成赭红色,带着一种饱经风霜的粗犷。他们或扛着渔具,或背着装满海带的箩筐,步履匆匆,但彼此相遇时,总会停下脚步,用洪亮的胶东口音大声寒暄几句,脸上洋溢着质朴而满足的笑容。
霍光坐在刘据身旁,轻声细语地为他介绍,“那些草席上晒的就是海带,还有那边,”他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一片片被整齐堤坝围拢的浅滩,“那就是盐田,用滩晒法,引海水进来,靠日头晒,就能出雪白的盐!比煮盐省力多了,阿言兄长还让司马大人教大家用贝壳灰加固海塘,与海争田……”
霍光的言语间充满了对霍彦的崇拜和对这片土地新生的自豪,活泼的语调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刘据听得入神,眼睛亮晶晶的,长安的压抑与东宫的拘谨,仿佛被这带着粗粝生命力的海风吹散了许多。
当晚,在简朴却温暖的卫步小院里,刘据第一次尝到了刚从海里捞上来的虾蟹,鲜美得让他几乎吞掉舌头。
硕大的海蟹蒸得通红,肥美的牡蛎撬开了壳,露出雪白饱满的肉,还有活蹦乱跳的对虾简单白灼。刘据学着卫步的样子,笨拙地剥开蟹壳,蘸上一点姜醋汁,将雪白的蟹肉送入口中,那难以言喻的鲜甜瞬间在舌尖炸开,丰腴的汁水充盈口腔,让他幸福得眯起了眼睛,几乎要连自己的舌头一起吞下去。
“好吃!好吃!”他含糊不清地赞叹着,完全不顾太子仪态,吃得满手汁水,脸颊鼓鼓囊囊,像只快乐的小仓鼠。
好吃好吃,嘿嘿。
围着烧得旺旺的炭火盆,暖意融融。卫步拿来霍彦给的脂膏,用指腹蘸了,小心翼翼地涂抹在刘据被凛冽海风吹得有些皴裂的小脸上。油脂带着凉意和滋润感,很是舒服。
火光跳跃,映照着卫步此刻分外柔和的脸庞。他看着被糊满脸的刘据,忽然想起什么,直愣愣地问,“你阿言兄长只让我来接你,也没细说你为啥要来。据儿,是…在长安受啥委屈了吗?”
他问得毫无修饰,带着武将特有的直接。
刘据正抱着毛茸茸、暖乎乎的白白勺,闻言立刻挺直了小身板,大声道,“才没有!我就是想小光了!小光不在,去病兄长和阿言兄长也不来找我玩,宫里闷死了,我无聊才来的!”
他回答得又快又急,像是在掩饰什么。
卫步看着他微微泛红的耳根,了然地“哦哦”了两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想朋友了,挺好!挺好!”
说罢,不再追问,起身去安排其他事宜。
两个小家伙被安排睡在一张宽大的暖榻上。厚厚的衾被带着阳光晒过的干燥气息。窗外,海风呜咽着掠过屋檐,远处隐约传来海浪永不停歇的拍岸声,低沉而规律,像是大海的心跳。
夜已深沉,四周一片静谧。刘据睁着眼睛,望着黑暗中模糊的房梁轮廓,轻轻唤道,“小光,你睡了吗?”
身旁传来窸窣声,霍光翻过身,强忍着浓浓的困意,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还没呢,怎么了,殿下。”
刘据沉默了片刻,才用很轻很轻的声音,仿佛怕惊扰了这难得的安宁,低低说道,“我…我刚才骗了小舅舅。宫中太冷了。”
他顿了顿,似乎积攒着勇气,“父皇前些日子总是很生气,像有团火在烧,看谁都不顺眼。去病兄长差点…差点没了,阿言兄长也难过得像要碎掉,阿母背地里总在哭。我看着,心里好堵,好难过。我突然就不想待在那里了。”
“我是胆小又笨笨的太子,我万一争不过那些人,怎么办?”
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脆弱,这是他在长安绝不会显露的情绪。他是最合格的太子。
黑暗中,霍光的心像被揪了一下,强忍的睡意瞬间消散,眼眶微微发热。他伸出手,摸索着轻轻拍了拍刘据的肩膀,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才不是呢!你是最好的太子!以后一定会是特别好的君主!”
他的眼睛在黑暗中努力睁大,仿佛要将这份信念传递给身旁的人,“你怎么可能争不过那些弟弟?谁比你好啊!你想想,” ↑返回顶部↑
“是啊!我来找你了!小光!”
李叔见卫步已接到人,松了口气,恭敬地叉手一礼,“小郎君,人已平安送到,小老儿这就回去予主君回话,赶着这趟潮水回程了!”
说罢,他像怕被这海风冻住似的,麻利地转身,小跑着跳上来时的船,吆喝着水手们解缆装货,动作快得像一阵风,生怕耽误了归期。
卫步看着李叔匆忙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展颜,温暖的大手分别揉了揉刘据和霍光被风吹乱的发顶,引他们离开喧嚣码头。
马车驶向郡治,沿途景象与长安截然不同。低矮的土坯房舍,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以抵御海风的侵袭,烟囱里冒着淡淡的炊烟,带着柴火和食物的暖香。路边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少,大多穿着厚实耐磨的粗布旧袄,脸庞被海风和日头染成赭红色,带着一种饱经风霜的粗犷。他们或扛着渔具,或背着装满海带的箩筐,步履匆匆,但彼此相遇时,总会停下脚步,用洪亮的胶东口音大声寒暄几句,脸上洋溢着质朴而满足的笑容。
霍光坐在刘据身旁,轻声细语地为他介绍,“那些草席上晒的就是海带,还有那边,”他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一片片被整齐堤坝围拢的浅滩,“那就是盐田,用滩晒法,引海水进来,靠日头晒,就能出雪白的盐!比煮盐省力多了,阿言兄长还让司马大人教大家用贝壳灰加固海塘,与海争田……”
霍光的言语间充满了对霍彦的崇拜和对这片土地新生的自豪,活泼的语调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刘据听得入神,眼睛亮晶晶的,长安的压抑与东宫的拘谨,仿佛被这带着粗粝生命力的海风吹散了许多。
当晚,在简朴却温暖的卫步小院里,刘据第一次尝到了刚从海里捞上来的虾蟹,鲜美得让他几乎吞掉舌头。
硕大的海蟹蒸得通红,肥美的牡蛎撬开了壳,露出雪白饱满的肉,还有活蹦乱跳的对虾简单白灼。刘据学着卫步的样子,笨拙地剥开蟹壳,蘸上一点姜醋汁,将雪白的蟹肉送入口中,那难以言喻的鲜甜瞬间在舌尖炸开,丰腴的汁水充盈口腔,让他幸福得眯起了眼睛,几乎要连自己的舌头一起吞下去。
“好吃!好吃!”他含糊不清地赞叹着,完全不顾太子仪态,吃得满手汁水,脸颊鼓鼓囊囊,像只快乐的小仓鼠。
好吃好吃,嘿嘿。
围着烧得旺旺的炭火盆,暖意融融。卫步拿来霍彦给的脂膏,用指腹蘸了,小心翼翼地涂抹在刘据被凛冽海风吹得有些皴裂的小脸上。油脂带着凉意和滋润感,很是舒服。
火光跳跃,映照着卫步此刻分外柔和的脸庞。他看着被糊满脸的刘据,忽然想起什么,直愣愣地问,“你阿言兄长只让我来接你,也没细说你为啥要来。据儿,是…在长安受啥委屈了吗?”
他问得毫无修饰,带着武将特有的直接。
刘据正抱着毛茸茸、暖乎乎的白白勺,闻言立刻挺直了小身板,大声道,“才没有!我就是想小光了!小光不在,去病兄长和阿言兄长也不来找我玩,宫里闷死了,我无聊才来的!”
他回答得又快又急,像是在掩饰什么。
卫步看着他微微泛红的耳根,了然地“哦哦”了两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想朋友了,挺好!挺好!”
说罢,不再追问,起身去安排其他事宜。
两个小家伙被安排睡在一张宽大的暖榻上。厚厚的衾被带着阳光晒过的干燥气息。窗外,海风呜咽着掠过屋檐,远处隐约传来海浪永不停歇的拍岸声,低沉而规律,像是大海的心跳。
夜已深沉,四周一片静谧。刘据睁着眼睛,望着黑暗中模糊的房梁轮廓,轻轻唤道,“小光,你睡了吗?”
身旁传来窸窣声,霍光翻过身,强忍着浓浓的困意,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还没呢,怎么了,殿下。”
刘据沉默了片刻,才用很轻很轻的声音,仿佛怕惊扰了这难得的安宁,低低说道,“我…我刚才骗了小舅舅。宫中太冷了。”
他顿了顿,似乎积攒着勇气,“父皇前些日子总是很生气,像有团火在烧,看谁都不顺眼。去病兄长差点…差点没了,阿言兄长也难过得像要碎掉,阿母背地里总在哭。我看着,心里好堵,好难过。我突然就不想待在那里了。”
“我是胆小又笨笨的太子,我万一争不过那些人,怎么办?”
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脆弱,这是他在长安绝不会显露的情绪。他是最合格的太子。
黑暗中,霍光的心像被揪了一下,强忍的睡意瞬间消散,眼眶微微发热。他伸出手,摸索着轻轻拍了拍刘据的肩膀,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才不是呢!你是最好的太子!以后一定会是特别好的君主!”
他的眼睛在黑暗中努力睁大,仿佛要将这份信念传递给身旁的人,“你怎么可能争不过那些弟弟?谁比你好啊!你想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