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3)
“好、好严肃。”阿青咽了咽口水。
柏安苦大仇深地盯着那朵彩椒,看了又看,随后又转过身来,锐利的目光落在阿青身上。
她登时心里一紧。
下一刻,男人的声音从她耳边响起,似乎带着几分犹豫不决:“小妹妹,南瓜怎么卖?”
阿青:“……”
彩色的幡旗被守塔人系在栏杆上,风吹得一摆一摆,在空中飘扬。这里是白塔岭最显眼的地标,也是以这座建筑物命名的地方——白塔。
白塔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修建完成了,历经百年风雨,最初只是用来瞭望放哨,现在是村民们供香祈福的地方。
战乱时到处是逃窜的流民,村子地广人稀,也缺乏劳动力,善良的村民们收留了这些流民,落户时却因为一件事发愁:因着长期的流亡,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姓甚名谁。
村长想了想,让村子里识字的先生把写着姓氏的木牌,用红绳拴在白塔的栏杆上打个结。再将一些简单好记的字写成木牌,让每个人绕着白塔走一圈,把自己挑选的木牌随机拴在这些绳结里。于是所有流民都有了新名字,大家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多年后,最上面那层木牌的主人早已去世,但他们的子孙后代名字都拴在绳结里,想要取下来就要把整根红绳都剪断。
所以从此之后,每当家里有人去世,才会挂上他的名字,这也代表着青灯虽灭,后世仍连绵不断。
守塔人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看上去已有五六十岁,弯下身子将雕刻好的木牌递上:“许凤兰。”
站在阴影处的男人轻轻咳了声,低声向守塔人致谢:“好,麻烦您了。”
赤色的幡旗被风吹起,露出他有些憔悴的病容,眼下有一圈乌青。虽然天气逐渐转凉,但温度也不至于太低,他却早早穿上了厚外套。
“进去的时候最好不要碰掉木牌。”守塔人嘱咐道。
“这有什么讲究吗?”
男人双手合十,虔诚地下跪祈福。
“孩子,链接木牌的不只有绳子,还有所蕴含祝福的愿力——在挂牌的那刻就已经牵引好了,不能被打断或损毁,否则就介入了他的因果。”老人笑道:“所以我只篆刻,挂牌都由个人进行。”
午后的微风轻拂,清脆铃声一步一响。
他以前从未来过,也并不清楚祭拜的流程,难得有些笨拙地串好红绳,握着木牌走进白塔。
青烟袅袅,里面供奉的却不是任何一尊菩萨或佛像。
他难以描述眼前所看到的石雕,它只露出半截身体,剩下的部分用红布裹得严严实实,两只眼睛突出,嘴巴不似人类而像鸟,喙尖而长,占了整张脸的三分之二。
密密麻麻的红线像蜘蛛网布满塔壁,无数因果交织着缠绕成细密的丝。
这是青山村的规矩,出嫁女的木牌只可以系在男方的家中,昏暗的烛光下,记忆里邬昀父亲的名字木牌出现在他眼前。
男人登上木梯,伸出手去够那个红绳,却在看清末端的时候有些发愣。
绳子末端拴着的是他从未见过的木牌。
挂着它的绳子是五彩线,像每年端午节许凤兰配好的花绳。那个时候邬昀总会笑嘻嘻地拴在他手上,告诉他能辟邪驱灾。
他怔愣着擦去灰尘。
一层薄薄的、笼罩在记忆里的雾好像散开了。
木牌上面没有名字,反而稚气地绘着一幅图案:弯曲的线条摇摆着像片云彩,下面还坠着闪电和雨滴。 ↑返回顶部↑
柏安苦大仇深地盯着那朵彩椒,看了又看,随后又转过身来,锐利的目光落在阿青身上。
她登时心里一紧。
下一刻,男人的声音从她耳边响起,似乎带着几分犹豫不决:“小妹妹,南瓜怎么卖?”
阿青:“……”
彩色的幡旗被守塔人系在栏杆上,风吹得一摆一摆,在空中飘扬。这里是白塔岭最显眼的地标,也是以这座建筑物命名的地方——白塔。
白塔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修建完成了,历经百年风雨,最初只是用来瞭望放哨,现在是村民们供香祈福的地方。
战乱时到处是逃窜的流民,村子地广人稀,也缺乏劳动力,善良的村民们收留了这些流民,落户时却因为一件事发愁:因着长期的流亡,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姓甚名谁。
村长想了想,让村子里识字的先生把写着姓氏的木牌,用红绳拴在白塔的栏杆上打个结。再将一些简单好记的字写成木牌,让每个人绕着白塔走一圈,把自己挑选的木牌随机拴在这些绳结里。于是所有流民都有了新名字,大家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多年后,最上面那层木牌的主人早已去世,但他们的子孙后代名字都拴在绳结里,想要取下来就要把整根红绳都剪断。
所以从此之后,每当家里有人去世,才会挂上他的名字,这也代表着青灯虽灭,后世仍连绵不断。
守塔人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看上去已有五六十岁,弯下身子将雕刻好的木牌递上:“许凤兰。”
站在阴影处的男人轻轻咳了声,低声向守塔人致谢:“好,麻烦您了。”
赤色的幡旗被风吹起,露出他有些憔悴的病容,眼下有一圈乌青。虽然天气逐渐转凉,但温度也不至于太低,他却早早穿上了厚外套。
“进去的时候最好不要碰掉木牌。”守塔人嘱咐道。
“这有什么讲究吗?”
男人双手合十,虔诚地下跪祈福。
“孩子,链接木牌的不只有绳子,还有所蕴含祝福的愿力——在挂牌的那刻就已经牵引好了,不能被打断或损毁,否则就介入了他的因果。”老人笑道:“所以我只篆刻,挂牌都由个人进行。”
午后的微风轻拂,清脆铃声一步一响。
他以前从未来过,也并不清楚祭拜的流程,难得有些笨拙地串好红绳,握着木牌走进白塔。
青烟袅袅,里面供奉的却不是任何一尊菩萨或佛像。
他难以描述眼前所看到的石雕,它只露出半截身体,剩下的部分用红布裹得严严实实,两只眼睛突出,嘴巴不似人类而像鸟,喙尖而长,占了整张脸的三分之二。
密密麻麻的红线像蜘蛛网布满塔壁,无数因果交织着缠绕成细密的丝。
这是青山村的规矩,出嫁女的木牌只可以系在男方的家中,昏暗的烛光下,记忆里邬昀父亲的名字木牌出现在他眼前。
男人登上木梯,伸出手去够那个红绳,却在看清末端的时候有些发愣。
绳子末端拴着的是他从未见过的木牌。
挂着它的绳子是五彩线,像每年端午节许凤兰配好的花绳。那个时候邬昀总会笑嘻嘻地拴在他手上,告诉他能辟邪驱灾。
他怔愣着擦去灰尘。
一层薄薄的、笼罩在记忆里的雾好像散开了。
木牌上面没有名字,反而稚气地绘着一幅图案:弯曲的线条摇摆着像片云彩,下面还坠着闪电和雨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