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3)
对于刘氏再次提及自己的婚事,裴永昭心中厌烦,却又不想表现出来。
“你大伯母说得是,等除了服,你年纪也不小了。”
裴禛寿竟然与刘氏一起劝说他,裴永昭有些疑惑。
“先前你大伯父是担忧你前程还未定,如今既然已经有了眉目,这婚事自然也要提上议程。”刘氏满意地看了眼裴禛寿,继续道。
“可是大伯母……”
“你放心,大伯母必定不会委屈了你。”刘氏装作看不见裴永昭的满脸抗拒,不容置疑道。
一场家宴吃得裴永昭心中憋屈,回到前院,推开房门,魏叔已经端着茶盏坐在桌前等他。
“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看见魏叔回来,裴永昭才露出笑脸,他回身迅速将门阖上。
“随着你们一同回来的。”魏叔将手中的已经空了的茶盏放下。
“您也去了围场?”裴永昭猛然想起什么,惊讶道:“这么说,那些刺客是您安排的?”
“我若是有此能耐,便好了,我也只是做了顺水推舟的事。正好用蒋彦铮的人帮你铺铺路。”魏叔语气轻快,浑不在意裴永昭脸上的惊讶。
“蒋彦铮欲图造反?”裴永昭还以为他的目标是迁州,没想到胃口更大,竟然想直接谋反。
“呵,如今东北边境战火未熄,大齐国库空虚,内外艰难。蒋彦铮也已经是穷途末路,以他的心思,肯定是想着趁此机会搏上一搏。”
回京的第五日,裴永昭没有等来敕封他入护军营的圣旨,反而是接到了命他跟随靖远国公爷前往迁州平叛的圣旨。
谢过恩,裴禛寿夫妇去恭送御使出门,裴永昭捧着圣旨在院中陷入沉思。
“庆北侯反了?”裴禛寿回来,看见还在院中发愣的裴永昭,面色凝重的上前问道。一旁的刘氏还欲开口,被裴禛寿一瞪,心不甘情不愿地回了内院。
裴永昭未回答,裴禛寿叹了口气,自问自答道:“若真是如此,你此去前线恐怕凶险万分。陛下的意思我们琢磨不透,但是关键时候你不要犯糊涂。”裴禛寿还不知道苏氏与蒋彦铮的事,还怕裴永昭到时候顾念舅甥之情,会下不去手,失了圣心。
裴永昭点头,他也明白。他父母之事若是冤枉的,那崇历皇帝便有失察之过。就算到时候水落石出,还他父王母后清白,这命是还不回来的。它像是一根刺,横亘在皇帝心中。就算在围场上裴永昭出手救了他,以皇帝多疑的性子,想必也无法对他完全信任。
如今他舅舅又反了,皇帝派他前去一同平叛,便是存了试探的意思。
如此也好,与其在京中被皇帝疑心揣测只能在护军营没有出头之日,不若去前线拼上一把。而且谁说这不是给他的一个名正言顺建功立业的机会呢?裴永昭摸着圣旨下那封刚刚传旨太监悄悄递给他的密旨,在心中暗忖道。
第37章
四州节度使庆北侯蒋彦铮勾结西域藩国,挟迁州、峰州、辽州、牧州四府州谋反,欲自立为王的消息在京中不胫而走,辽北军情稍稳几日,西北又生变故,一时间大齐百姓人心惶惶。
皇帝下旨,派靖远国公萧秉元携世子萧翎前往平叛,五王爷为监军。
晨雾还未完全消散,京外的校场上已经挤满整装待发的将士,裴永昭低头摸着腕上崭新的箭袖,针脚倒是挺密实,他与荣盛都站在队伍靠后的位置。
一旁看起来年长些的老兵们见他长得白白净净,一身簇新的盔甲惹眼,还带着随身伺候的小厮,一看就是哪家的公子来营中来历练历练,好到时候回京讨封赏能够名正言顺些,想到这里,旁边的人再看他时眼中便带了轻视之色。
“看……”
“嘘……你小点声。”
身后的城门在慢慢合拢,裴永昭忽略掉身旁的议论声、与不太友善的眼神。他转身回望时,好像看到望城楼上一抹有些眼熟的人影,再仔细看时就没了,应该是他看错了。
两年光阴飞逝,期间五次捷报传回京城,当最后一战的战鼓声落下,裴永昭摸了摸身后空了的箭囊,脸上终于扬起如释重负的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