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2)
若是之前裴永昭说会帮他,他对其还只有六七分的信服,如今已经是十分了。
苏氏的事,蒋敬安还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府里其他人也只当是苏氏信佛,自己求着老侯爷去淇水家庙带发修行。
“听说你在京中时是在白鹭书院念书?”老侯爷靠在椅背上,柔软的靠垫让他能够稍稍舒服些,他面容也和缓了许多。
“是的,祖父。”蒋敬安有些惶恐的躬身回答。
“咱们自家爷们儿说话,不用如此拘束。”老侯爷随意一摆手,指着下首的椅子道:“你们兄弟俩都站着作甚,自己找地方坐下。”
裴永昭看了眼不敢动弹的蒋敬安,先坐了下去。看他坐下,蒋敬安才敢坐下,但屁股也只敢挨着座椅前端。
“你既然能考上白鹭书院,说明是个聪慧的,你父亲与母亲去淇水给你祖母尽孝,还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侯府上上下下的事务,我一个老头子也操不了多少心,你就跟着福伯多学学,争取早日为你父亲分忧。”
老侯爷缓缓说出这番话,话毕,裴永昭有些惊讶的看向他,但是碍于蒋敬安在此,有些话他不好明着问。
“……祖父,您……多谢祖父信任,孙儿定不辱命!”到底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就算再聪慧,心机再深沉,目的得逞之后的喜悦是掩饰不住的。
“我先前已经吩咐过福伯,他在前院书房等着你,你直接去找他即可。”说完,老侯爷挥挥手,示意蒋敬安可以去了,蒋敬安也识趣,知道他们还有话要单独说,便有眼色地起身退下。
“祖父,您是想培养蒋敬安接手侯府?”裴永昭看得明白,因为之前他也动过这样的念头,但是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苏氏的事。
如今知道了,还让苏氏的子孙留在侯府掌权,这不是在外祖父心上扎刺吗?
“嗯”老侯爷点了点头,“只要他是个秉性端正的好孩子,别像他父亲、祖母一样,将侯府交给他也未尝不可。”老侯爷话说的风轻云淡,其实自从明华郡主不告而别,独留下他与女儿,他对权力爵位已经没了执念。
若不是苏氏步步紧逼,设计害死裴永昭父母,老侯爷也不会起了要夺蒋彦铮庆北侯爵位的想法,被他俩下药控制折磨。
还有一点,如今他的外孙在京中未能立稳脚跟,此番回京为父母平反,想必还会多有阻挠。他已经是轻弩之末,没有多少时日可活,更无法给裴永昭提供什么有用的助力。为今之计,便是帮他寻找新的助力。
蒋敬安无依无靠,他相依为命的母亲是在蒋彦铮与苏氏的默许下被陆氏毒害而死,这已经是解不开的仇怨。
如今他能够回到庆北侯府,又是因为受裴永昭多番相助。如此一来,若是他能够继承侯府爵位,对裴永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裴永昭如今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只有靠他这个外祖父来为他筹谋。
不过就算是蒋敬安可信,但不得不防,有些人权力只要到手,什么仁义礼信都可抛弃。老侯爷不敢赌,因为他已经赌输过一次。所以他还留了后手,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如今第一等重要的事,便是进京将迁州的事尽快禀明圣上,不然迟则生变。不知苏氏母子狗急跳墙会做出什么事。
“咳咳咳……”老侯爷急咳了几声,本来灰白的脸涨得紫红。趁着裴永昭转身倒茶的功夫,他将捂着嘴的帕子折好塞进了袖中,那帕子隐隐约约洇出星星点点的红色。“之前你说是魏风来带你来的迁州?”
裴永昭将茶水递给老侯爷,待看他饮下,不再咳了,才回道:“是的,当初孙儿被困,多亏魏叔相救。”
对于魏叔,裴永昭是真心实意的感激。
“他有大才,只是时运不济,你若有事便多寻求他的指点。他与你母亲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必会帮你。”老侯爷说到此,不知想起了什么,没有再继续说下去,顿了顿,继续道::“此次去京城,有他沿路陪着,我也放心。”
“外祖父,孙儿此行前去,您在迁州一定要听绛珠姑娘的,好好吃药,待孙儿带好消息回来。”裴永昭穿越过来之后也是家破人亡孑然一身。如今有了外祖父,他也明白了书中所说的孺慕之情是何意思。
“你放心,军中旧部皆是随我征战沙场的老人,当初蒋彦铮为稳军心,还不敢将所有将领全部换成他的人。至于府里的,这几日已经换的换,遣散的遣散。我这老头子的身子,想必还能撑上几日。”
老侯爷笑着安慰,裴永昭虽然满是担忧,却为了让其不挂心,也点了点头应下。
迁州城外,裴永昭骑在马上,背着箭囊。如今他趁手的兵器是弓箭,他便习惯性的随身背着,重些便重些,只当是锻炼身体。
“魏叔,您说此次能成功吗?”骑在马上,裴永昭忧心忡忡地看向京城的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