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3)
陆氏心虚,赶忙站起身,“昨日还有个当街闹事的小子被侯爷关在了里面,等到小厮扑灭火后,那小子也不见了踪影,儿媳猜测会不会是那小子蓄意纵火。”
瞥了陆氏一眼,苏氏垂目掀起手中的茶盖,啜饮着杯中茶水,久久没有说话。
“你先回去吧。”
陆氏闻言暗自舒了口气,与杨氏赶紧退了出去。
杨氏扶着婆母,两人出了松柏居,在花园里慢慢走着。“母亲,尽管表弟是亲戚,但毕竟是外人,祖母为何要在外人面前过问这些事,她是不是已经知道些什么了?”
“知道了又有什么用,我是绝不会让那贱人生的孩子进府的,除非我死。”陆氏狠狠的攥起手中的帕子,恨不能将其揉碎以泄心中愤恨。
陆氏平时看起来温婉,可提起蒋敬安母子,眼中突然迸发的恨意,让一旁的杨氏也吓了一跳,她鲜少见婆母如此激动。
“父亲并未将其放在心上,不然怎么会将人随意往柴房一扔便算完,都没有过问一句,也未曾在祖母跟前提起过。想必是不放在眼里,任婆母处置的。”杨氏只得顺着陆氏的心意说,果然她说完,看到陆氏脸上的怒气稍减了些。
杨氏扶着她到花园中的凉亭里坐下,将一众仆从遣的远远的。陆氏才开口道:“哼,他敢认试试!我们陆家也不是好相与的。当年我与他刚一成亲,他便披甲出征。好几次都传信说回不来了,可我呢?我尽心竭力照顾婆母,照料整个侯府等他回来。整整五年,我独守侯府五年!”陆氏越说越气,往日的种种她恨不能全扒出来数算一遍。
一旁站着安慰的杨氏眉头蹙起,她嫁过来三年,听婆母讲述当初独守侯府等待公爹回来的事没有十遍也已有八遍。就是她一个旁观者,听了几遍心中都不免起了厌烦,这二十几年间,公爹还不知已经听过多少遍,怪不得公爹会受不了在府外偷养外室。
昨夜前院走水之事,杨氏知道应该没有她婆母说得那样简单,但是她也不会去戳破,毕竟这个家里若是多上些庶子庶女,危及的是她夫君的庆北侯世子之位。
“你与尽管敬文放心,我便是拼着这条性命,也不会让那个野种进府,与你们争抢爵位。”陆氏拉过儿媳的手,拍了拍,安抚道。
“儿媳自然知道母亲向着我们。”
凉亭外的假山后,裴永昭悄悄动了动,保持一个姿势太长时间,容易僵住。刚刚见陆氏离开,他也寻了个由头离开了松柏居。虽然偷听墙角不太道德,但裴永昭安慰自己,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看来外面关于庆北侯与夫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的传闻里,还掺杂着许多的水分。不过是世家大族粉饰太平的手段,来赢得一些好名声罢了。
既然如此,难道蒋敬安的猜测是真的,他娘孙氏之死,当真是蒋氏的手笔?
还真是越来越乱了,裴永昭见陆氏婆媳两人终于离开,才从假山后面出来。
想起刚刚外祖母若有似无地打探那日街市上起冲突之事,他心中便有了思量。
——
这几日天气渐渐暖了,道路上已经看不见积雪的踪影,枝梢头上也星星点点着冒出了些绿意。
庆北侯府外,几名脚夫正蹲坐在角门旁的大柳树下歇息,过几日是侯府老夫人的寿诞,侯府里上上下下要重新布置,还要搭戏台子请戏班子来唱戏热闹,便遣他们运了几块假山石入府,还有一些搭建戏台的大件物什。
“哎,你们听说了吗?庆北侯府还真有个庶子流落在外。”一名粗壮汉子捞起肩膀上搭的汗巾抹了把脸,他那憨厚的五官与此时脸上八卦的神情实在有些不符。
另一名看起来瘦弱些的老汉从怀中掏出一张干硬的粗面饼子往嘴里塞了一口,边嚼着边冲刚刚引起话头的男子竖眉道喝道:“牛二,你活腻歪了是吧,竟然敢背后议论侯府的事。”
“这有什么,你们还没听说呢,早就传开了,说是年纪还不小了,从京中来的。”另外一人拔开水囊塞子,猛灌了几口浑不在意地道。
“可之前不是听说庆北侯与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府中从来没有过妾氏庶子吗?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大个庶子?”旁人听见他们闲扯,也都凑过来听个热闹。
“嗐,我要是侯爷,我也娶上一后院,男人吗,就他妈没有不偷腥的。咱们守着家里的丑婆娘,不还是因为没本事吗?”另一人沉不住气,也胡侃起来。
好事不出门,坏事千里行。这才短短几日的功夫,庆北侯庶子的事便成了迁州城中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午间,蒋彦铮用过午饭,并没有回陆氏院子歇午觉,而是派人唤了裴永昭去他书房。
蒋彦铮的书房设在第二进院子里,裴永昭到时,蒋敬安正耷拉着脑袋在里面受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