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3)
“恳请皇太子交出妖姬,还大昭与梁国政治清明、还百姓安稳!”
喧哗声顿止,皇太子扶着个纤细柔弱的人下了銮驾,人群中话锋陡然一转。
“是殿下,殿下听到了我们的请求,把妖姬带出来了!”
“殿下英明!”
与梦中相似的场景让灼玉身形微僵,容濯安抚地低声说了句“别怕”。
他把灼玉藏在身后遮住那些不善的视线,又扫了一眼众官,众人等着问:“梁国要员中,可有女子?”
众人不明白他为何问一句与当前无关的话,一时都未回答,梁国陈相不明就里道:“没有。”
容濯颔首,又问:“那么大昭官吏中,可有女子?”
陈相说:“有少数,但都非要职,天地运转讲究阴阳相辅,朝廷亦是,哪怕是皇后、太后,也不应过多干涉朝政。”
容濯目光倏然犀利,反问:“既然朝中无女子身处要职,又何来女子乱政之说?”
陈相噎住了,才明白容濯用意所在,另一梁国官员接过话:“妖姬祸国,不一定要通过干政,而通过蛊惑人心,使人丧志。”
容濯没回应这一句,又问:“那么尔等今日在此请命,可是出于忠君?”
百官齐声:“正是!”
“那么孤若让尔等助孤突出重围,重击城外吴楚逆贼,尔等可愿?”
百官沉默稍许。
容濯掐准他们沉默的空当,讥诮道:“你们既说忠君,为何孤的话却不听了?”
众人想反驳,容濯没给他们时机,话语逐渐锐利:“莫非尔等所言忠君,乃是虚言?还是说,你们认为孤已被妖邪蛊惑,不值得效忠。既然孤已惑于妖邪,在场诸位却不曾。说明诸位的才干见识远胜于孤,不妨选一个人来替孤当储君?”
虽说太子的话是诡辩,但这话的确不好接,众官一时无人敢接。沉默间,人群后方有人振臂高呼,哀道:“乌云蔽日,妖邪遮天!国将不国矣!士大夫无颜立足于世!储君受妖邪蒙蔽,我当以命死谏!”
人群再次喧哗。
容濯用目光示意祝安,祝安当即上前直指那人,容濯看向他,道:“你既不顾旁人死活,非要教唆其余人死谏,不妨先做个表率。”
他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那人犹豫一瞬,碍于使命在身,咬了咬牙打算做出以死明志的姿态,却被祝安制止了,在外人看来便成了他心口不一,适才激愤的士人们声音小了许多。
在这僵滞时分,容濯拉出身后的女郎,道:
“诸位可知翁主的生母姜夫人?十五年前,匈奴劫走姜夫人,要挟赵王大开北方门户,纵匈奴南犯,然而赵王素来忠君爱民,姜夫人深知夫婿气节,不愿赵王两难,在被匈奴挟持后毅然自尽!姜夫人为了大义丧命,你们这些男子却因为一个谣言在逼迫她的女儿!尔等如此行径,与匈奴何异?!”
众官更是沉默。
容濯拉过灼玉,继续道:“而灼玉翁主幼时沦落民间,尝尽苦难,不曾享过权势富贵,回赵国后又以性命为饵揪出田党同伙。否则今日被蚕食的不仅是赵国,还有梁国!”
在众人动摇之际,容濯举起的灼玉的腕子,不待他说话,人群中已惊起细微的声音:“这……”
灼玉翁主的腕上,赫然有一道血痕,在少女纤细皓腕上倍显可怖。
容濯道:“她与你们一样,都是肉体凡胎,畏惧生死。被吴楚咄咄相逼无力还击,竟欲自绝以证清白!”
他扬声质问:“究竟翁主是妖姬,还是咄咄逼人的诸位,亦或是城外那些故弄玄虚的奸人!” ↑返回顶部↑
喧哗声顿止,皇太子扶着个纤细柔弱的人下了銮驾,人群中话锋陡然一转。
“是殿下,殿下听到了我们的请求,把妖姬带出来了!”
“殿下英明!”
与梦中相似的场景让灼玉身形微僵,容濯安抚地低声说了句“别怕”。
他把灼玉藏在身后遮住那些不善的视线,又扫了一眼众官,众人等着问:“梁国要员中,可有女子?”
众人不明白他为何问一句与当前无关的话,一时都未回答,梁国陈相不明就里道:“没有。”
容濯颔首,又问:“那么大昭官吏中,可有女子?”
陈相说:“有少数,但都非要职,天地运转讲究阴阳相辅,朝廷亦是,哪怕是皇后、太后,也不应过多干涉朝政。”
容濯目光倏然犀利,反问:“既然朝中无女子身处要职,又何来女子乱政之说?”
陈相噎住了,才明白容濯用意所在,另一梁国官员接过话:“妖姬祸国,不一定要通过干政,而通过蛊惑人心,使人丧志。”
容濯没回应这一句,又问:“那么尔等今日在此请命,可是出于忠君?”
百官齐声:“正是!”
“那么孤若让尔等助孤突出重围,重击城外吴楚逆贼,尔等可愿?”
百官沉默稍许。
容濯掐准他们沉默的空当,讥诮道:“你们既说忠君,为何孤的话却不听了?”
众人想反驳,容濯没给他们时机,话语逐渐锐利:“莫非尔等所言忠君,乃是虚言?还是说,你们认为孤已被妖邪蛊惑,不值得效忠。既然孤已惑于妖邪,在场诸位却不曾。说明诸位的才干见识远胜于孤,不妨选一个人来替孤当储君?”
虽说太子的话是诡辩,但这话的确不好接,众官一时无人敢接。沉默间,人群后方有人振臂高呼,哀道:“乌云蔽日,妖邪遮天!国将不国矣!士大夫无颜立足于世!储君受妖邪蒙蔽,我当以命死谏!”
人群再次喧哗。
容濯用目光示意祝安,祝安当即上前直指那人,容濯看向他,道:“你既不顾旁人死活,非要教唆其余人死谏,不妨先做个表率。”
他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那人犹豫一瞬,碍于使命在身,咬了咬牙打算做出以死明志的姿态,却被祝安制止了,在外人看来便成了他心口不一,适才激愤的士人们声音小了许多。
在这僵滞时分,容濯拉出身后的女郎,道:
“诸位可知翁主的生母姜夫人?十五年前,匈奴劫走姜夫人,要挟赵王大开北方门户,纵匈奴南犯,然而赵王素来忠君爱民,姜夫人深知夫婿气节,不愿赵王两难,在被匈奴挟持后毅然自尽!姜夫人为了大义丧命,你们这些男子却因为一个谣言在逼迫她的女儿!尔等如此行径,与匈奴何异?!”
众官更是沉默。
容濯拉过灼玉,继续道:“而灼玉翁主幼时沦落民间,尝尽苦难,不曾享过权势富贵,回赵国后又以性命为饵揪出田党同伙。否则今日被蚕食的不仅是赵国,还有梁国!”
在众人动摇之际,容濯举起的灼玉的腕子,不待他说话,人群中已惊起细微的声音:“这……”
灼玉翁主的腕上,赫然有一道血痕,在少女纤细皓腕上倍显可怖。
容濯道:“她与你们一样,都是肉体凡胎,畏惧生死。被吴楚咄咄相逼无力还击,竟欲自绝以证清白!”
他扬声质问:“究竟翁主是妖姬,还是咄咄逼人的诸位,亦或是城外那些故弄玄虚的奸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