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3 / 4)
容濯手落下,无端松口气。
冷静过后,灼玉问起她在意的事:“朝廷可有回音?”
容濯沉默须臾:“快了。”
那便是没有。
灼玉垂下眼帘不说话。
容濯安抚她:“阿蓁,即便要担上千古骂名,错的人是孤,该受征讨的亦是我,我不会弃你。”
灼玉都明白,她只是用大胆的气话来掩饰不安。
即便兄妹发生了那样的事,她也认为自己从未怀疑过她对阿兄的信任,但那个梦打了她的脸,她才发觉原来她连容濯也不敢信。
灼玉也说不清如此深的心结从何而来,她将此归咎于当年阿娘被匈奴挟持的悲剧。
她烦躁地咬了咬唇,冷静下来,问容濯:“依殿下看,他们会怎么做?或许我该问,殿下想怎么做。”
容濯道:“耗着。”
不必解释,灼玉也知道原因。
吴军想以勤王之名谋逆,为了占据舆论上风,他们不会攻城,只会陈兵城下,劝谏容濯交人,同时要求朝廷出面“惩治妖邪”。
消息递回朝廷需要数日,朝廷决断亦需要数日,在此期间她和容濯不能轻举妄动,否则易有抗旨和欺君的后患,所以,只能先耗着。
但对于朝廷而言,如何处置她也是一个难题。
-
长安城,未央宫灯火煌煌,温室殿中落针可闻。
啪!
天子摔了手中竹简,冷目扫过底下谨慎沉默的众臣:“怎么,你们食君之禄,怎么都等着朕来说?”
耿峪站了出来,“鬼神之说不可尽信,前后来得蹊跷。容臣查一查各国与朝廷卜筮官员。”
殷大将军附和:“又不是亲兄妹,真有私情怎么了?还妖姬祸国?依臣看,吴楚两国是想谋逆,搁这找借口呢!”
耿廷尉一心查案,殷将军武将太一根筋,众多文臣皆摇头。
有说:“鬼神之说虽不可信,但天象之说,自古以来皆需敬畏,臣认为,可审慎看待此事。”
另有:“天子命皇太子巡狩,意在为储君造势,如今天下都认可了储君,太子却和灼玉翁主传出私情,还有夺臣子妻的疑点。说不定吴国就是因为这一缘由才不满,交人可证实太子和翁主的清白、安抚吴国。”
但也有的说:“交了赵王的女儿,赵王万一也跟着反了怎么办?燕国和吴楚是一伙的,如今赵国还能抵御燕国和匈奴,若赵国反了,朝廷将四面楚歌!”
天子被吵得烦,问庄太傅。
庄太傅道:“陛下乃人皇,与神灵互通,岂看不出妖邪之说源于吴楚野心?吴楚反心已定,朝廷免不了要与叛军一战,只问题在于怎么战、如何战代价才最小。万民不能如陛下睿智,因而朝廷需先正视听,以赢得民心。
“正视听有两个办法,一是严查太卜署与灵台,揪出吴国细作以告天下,如此可安抚赵国。然而吴楚狡诈,仅凭此说恐怕不能服众。
“二是直接交出翁主,交了人舆论便利于朝廷,只赵王恐会不满,届时需派兵另行约束赵国,以免赵国倒向叛军。”
天子按下不表。 ↑返回顶部↑
冷静过后,灼玉问起她在意的事:“朝廷可有回音?”
容濯沉默须臾:“快了。”
那便是没有。
灼玉垂下眼帘不说话。
容濯安抚她:“阿蓁,即便要担上千古骂名,错的人是孤,该受征讨的亦是我,我不会弃你。”
灼玉都明白,她只是用大胆的气话来掩饰不安。
即便兄妹发生了那样的事,她也认为自己从未怀疑过她对阿兄的信任,但那个梦打了她的脸,她才发觉原来她连容濯也不敢信。
灼玉也说不清如此深的心结从何而来,她将此归咎于当年阿娘被匈奴挟持的悲剧。
她烦躁地咬了咬唇,冷静下来,问容濯:“依殿下看,他们会怎么做?或许我该问,殿下想怎么做。”
容濯道:“耗着。”
不必解释,灼玉也知道原因。
吴军想以勤王之名谋逆,为了占据舆论上风,他们不会攻城,只会陈兵城下,劝谏容濯交人,同时要求朝廷出面“惩治妖邪”。
消息递回朝廷需要数日,朝廷决断亦需要数日,在此期间她和容濯不能轻举妄动,否则易有抗旨和欺君的后患,所以,只能先耗着。
但对于朝廷而言,如何处置她也是一个难题。
-
长安城,未央宫灯火煌煌,温室殿中落针可闻。
啪!
天子摔了手中竹简,冷目扫过底下谨慎沉默的众臣:“怎么,你们食君之禄,怎么都等着朕来说?”
耿峪站了出来,“鬼神之说不可尽信,前后来得蹊跷。容臣查一查各国与朝廷卜筮官员。”
殷大将军附和:“又不是亲兄妹,真有私情怎么了?还妖姬祸国?依臣看,吴楚两国是想谋逆,搁这找借口呢!”
耿廷尉一心查案,殷将军武将太一根筋,众多文臣皆摇头。
有说:“鬼神之说虽不可信,但天象之说,自古以来皆需敬畏,臣认为,可审慎看待此事。”
另有:“天子命皇太子巡狩,意在为储君造势,如今天下都认可了储君,太子却和灼玉翁主传出私情,还有夺臣子妻的疑点。说不定吴国就是因为这一缘由才不满,交人可证实太子和翁主的清白、安抚吴国。”
但也有的说:“交了赵王的女儿,赵王万一也跟着反了怎么办?燕国和吴楚是一伙的,如今赵国还能抵御燕国和匈奴,若赵国反了,朝廷将四面楚歌!”
天子被吵得烦,问庄太傅。
庄太傅道:“陛下乃人皇,与神灵互通,岂看不出妖邪之说源于吴楚野心?吴楚反心已定,朝廷免不了要与叛军一战,只问题在于怎么战、如何战代价才最小。万民不能如陛下睿智,因而朝廷需先正视听,以赢得民心。
“正视听有两个办法,一是严查太卜署与灵台,揪出吴国细作以告天下,如此可安抚赵国。然而吴楚狡诈,仅凭此说恐怕不能服众。
“二是直接交出翁主,交了人舆论便利于朝廷,只赵王恐会不满,届时需派兵另行约束赵国,以免赵国倒向叛军。”
天子按下不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