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4)
给出丰厚的条件,要挟也不可少,那人又道:“若是您将所我王所谋告知皇太子,这羊皮卷将由我王的人送到皇太子枕畔。”
梁王倚在王座上,神色阴沉,手背绷着青筋。许久,他倏地睁眼:“吴王希望寡人如何相帮?”
门客笑了:“我王念梁王年事已高,不愿您劳苦。您不必明面上与朝廷为敌,只需暗中助我王擒拿皇太子,并于必要时暗开睢阳粮道,助吴楚之师北上即可。”
梁王皱眉:“但寡人与皇太子并无大仇,绝不会助你们弑储。”
门客会意:“君上放心,我王是欲勤王,并非弑储。”
-
行宫深处的园子里,几个小宫娥在扫雪,其中一个小宫娥昨日刚出睢阳与掌事采办物件调来,说起出宫路上听到的新鲜事。
“……是卖鱼的渔夫唱的,今日一早,外头都传了个遍。”
“是什么歌谣,你倒说啊。”
小宫娥满脸懵懂地复述:“有狐绥绥,自南而北;有狐僬僬,在彼玄枵……赤乌隳隤……”
念着念着,回头竟见一红衣女郎立在梅树后,脸色苍白。
小宫娥们连忙请安,并为偷懒闲谈的行径请罪。
“无妨。”灼玉声音微颤,竭力平和地蹲下身,温声询问小宫娥:“方才那首歌谣是从何处听来的?”
小宫娥说:“卖鱼的老阿翁在唱,哦!卖菜的也唱。”
灼玉面色更白,又问:“可否给阿姊再念一遍?”
小宫娥稚声稚气地念起。
-
「有狐绥绥,自南而北;有狐僬僬,在彼玄枵。」
「蔽柙在林,其狐唯唯;」
「赤乌隳隤,彼狐诡诡。」
半个时辰后,在外督查郡国军防的容濯匆匆归来。灼玉将这首歌谣唱给了他,末了,她狡黠讥讽地一笑:“殿下认为,此诗如何?”
容濯微怔,一时竟是无措,随后握住她腕子:“你都听到了?”
看他竟毫不意外,灼玉便问:“殿下何时听到的?”
“就在半刻钟以前。”
他安插在梁国的眼线听到这首歌谣,心觉怪异便记下,快马赶回告知。据说是一位游僧在太行山石壁上所见,用古书写就,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传唱成歌谣。
容濯得知后迅速赶回行宫。
灼玉提笔写下了这首歌谣。写完后,问他:“殿下看看臣女,是否像极歌谣中的狐狸?”
容濯沉着眉没说话。
她在殿中慵懒踱步,逐字逐句地品起:“有狐绥绥,自南而北。我这只狐狸从吴国回到赵国,恰是自南而北。而玄枵,乃齐之分野,暗指齐国。古人嗤讽齐女文姜淫'兄时,曾有诗曰‘敝笱在梁,其鱼唯唯’,与这首歌谣中所唱‘蔽柙在林,其狐唯唯’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呢,虽非齐地之人,日前却去过齐国,在那与昔日兄长假扮夫妻,私下更是与兄长行夫妻之事,枉顾礼教,何尝不是另一个文姜? ↑返回顶部↑
梁王倚在王座上,神色阴沉,手背绷着青筋。许久,他倏地睁眼:“吴王希望寡人如何相帮?”
门客笑了:“我王念梁王年事已高,不愿您劳苦。您不必明面上与朝廷为敌,只需暗中助我王擒拿皇太子,并于必要时暗开睢阳粮道,助吴楚之师北上即可。”
梁王皱眉:“但寡人与皇太子并无大仇,绝不会助你们弑储。”
门客会意:“君上放心,我王是欲勤王,并非弑储。”
-
行宫深处的园子里,几个小宫娥在扫雪,其中一个小宫娥昨日刚出睢阳与掌事采办物件调来,说起出宫路上听到的新鲜事。
“……是卖鱼的渔夫唱的,今日一早,外头都传了个遍。”
“是什么歌谣,你倒说啊。”
小宫娥满脸懵懂地复述:“有狐绥绥,自南而北;有狐僬僬,在彼玄枵……赤乌隳隤……”
念着念着,回头竟见一红衣女郎立在梅树后,脸色苍白。
小宫娥们连忙请安,并为偷懒闲谈的行径请罪。
“无妨。”灼玉声音微颤,竭力平和地蹲下身,温声询问小宫娥:“方才那首歌谣是从何处听来的?”
小宫娥说:“卖鱼的老阿翁在唱,哦!卖菜的也唱。”
灼玉面色更白,又问:“可否给阿姊再念一遍?”
小宫娥稚声稚气地念起。
-
「有狐绥绥,自南而北;有狐僬僬,在彼玄枵。」
「蔽柙在林,其狐唯唯;」
「赤乌隳隤,彼狐诡诡。」
半个时辰后,在外督查郡国军防的容濯匆匆归来。灼玉将这首歌谣唱给了他,末了,她狡黠讥讽地一笑:“殿下认为,此诗如何?”
容濯微怔,一时竟是无措,随后握住她腕子:“你都听到了?”
看他竟毫不意外,灼玉便问:“殿下何时听到的?”
“就在半刻钟以前。”
他安插在梁国的眼线听到这首歌谣,心觉怪异便记下,快马赶回告知。据说是一位游僧在太行山石壁上所见,用古书写就,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传唱成歌谣。
容濯得知后迅速赶回行宫。
灼玉提笔写下了这首歌谣。写完后,问他:“殿下看看臣女,是否像极歌谣中的狐狸?”
容濯沉着眉没说话。
她在殿中慵懒踱步,逐字逐句地品起:“有狐绥绥,自南而北。我这只狐狸从吴国回到赵国,恰是自南而北。而玄枵,乃齐之分野,暗指齐国。古人嗤讽齐女文姜淫'兄时,曾有诗曰‘敝笱在梁,其鱼唯唯’,与这首歌谣中所唱‘蔽柙在林,其狐唯唯’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呢,虽非齐地之人,日前却去过齐国,在那与昔日兄长假扮夫妻,私下更是与兄长行夫妻之事,枉顾礼教,何尝不是另一个文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