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容顷察觉她与阿兄之间有异样,还是其余有心之人?
  她想起容顷还等着,忙赶回吴邸去送他。却得知容顷在与她分别后便回了吴邸,随后启程回吴国。
  走前他托侍从给她留了话。
  “公子说,他与您曾同甘共苦,不必讲究虚礼。公子还说了,或许翁主此刻正两面为难,但您不必即可下决定,这不是您的过错,您定也不愿如此,或许趁早回赵国对您更有利,无论如何,公子与您的约定都算数。”
  灼玉一遍遍回味着这些话。
  容顷已看出容濯对她不仅是兄妹之谊,提议她早回赵国。
  灼玉亦有此意。
  无论她与容顷的婚约最终何去何从,她都需要暂且远离容濯。
  阿兄的疯狂令她茫然,或许远离了彼此,他就能冷静。
  藉由容顷的话,灼玉也确认跟踪她和容濯的人不是吴国派的人。
  那会是谁的人呢?
  她折返回王邸,皇后派来了人:“娘娘传灼玉翁主入宫!”
  灼玉心头一咯噔。
  难不成是皇后派人跟踪他们?
  许是因为同样长于市井,秦皇后对灼玉素来温和,甚至比对容濯还要亲近几分,然而今日再入椒房殿见皇后,灼玉却是忐忑的。
  她斟酌着请了安,“不知娘娘唤臣女来所为何事?”
  皇后无奈地叹息,似乎不悦:“自是为了你阿兄的婚事。”
  灼玉禁不住捏紧了手心。
  皇后复又叹息:“太后近日对太子的婚事多有留心,又频频召田家女入长乐宫,明摆着想让田氏女入主太子宫,陛下竟也摇摆了。”
  灼玉悄然舒了口气。
  还好与她无关。
  她曾听容濯说话,皇后与田太后并不和睦,当年田家权盛一时,太后想延续母族盛景将田氏女送入宫,后来皇后孕中中毒亦疑似田家势力所为。
  若非如此也不会有换子一事,如今容濯虽得天子器重,母子二人之间的关系却很僵硬,皇后的贴身傅母越氏亦是为了顶罪而死。
  灼玉是赵国翁主,与太子处在同一条船上,秦皇后直接表明意图:“田家势大,太后强势,田家不宜再出一位太子宫,阿蓁与太子兄妹素来亲厚,可知太子属意什么样的女郎?”
  灼玉为难道:“臣女不知。”
  皇后知她的立场不便多说,并不追究此话真假,想起上回容濯因为她婚事当众失态,不由多提点一句:“你阿兄今是储君,满朝文武皆盯着,万不可行差踏错。阿蓁你是他最疼爱的妹妹,他待你比待本宫还要信任亲近,就劳你替本宫多留意留意。”
  灼玉有口难言,只能应下。
  去岁换子一事水落石出后,天子便冷落了她,因宫中只有田夫人和另外两位不起眼美人,天子把部分宫务交付给在长乐宫的太后,太后的手也伸得越发深。皇后放下玉印,盘算着哪家女子最合适,忽而侍者来报:“太后传了田二娘去为太子送汤。”
  皇后和灼玉皆诧异。
  秦皇后在后宫多年,不免警惕蹙眉,冷笑道:“特地让田女郎前去送汤,那汤药想来不寻常,太后为提携母族当真费尽心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