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3 / 3)
回想她以往人生,十五岁上战场,十七岁承爵,二十五岁大败骚扰了几十年大永的也蛮而归,封无可封。
放在史书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桀骜少年臣,要么功高震主,要么下场凄惨。
她在班师回朝后只要钱不要封赏,拿了钱安安心心窝在府邸里不出,依然没能改变来自皇帝的猜忌。
因为她根本不是忠君之臣,是忠天下之臣,无论皇位上是谁,荀随凰都会做那些事情,并不会因为皇位上坐着婴儿或是老头就改变想法。
偏偏对方还拥有能影响皇权的能力,没有人能看清楚她心里在想什么,或许并非不能看清,而是不接受所看见的事实。
荀随凰好笑:“我是怎样的人?”
“是我心上人。”奚从霜向她走近,“你现在还有没有更想做的事情?比如翻案?”
“翻案?”荀随凰奇怪,“你要为谁翻案?”
建兴帝在位十一年,前几年堪为守成之君,这几年疑心病越来越严重,手下不少冤假错案,烂账一堆。
连荀随凰也分不出奚从霜打算为谁翻案。
秦王?方太傅?还是方皇后?
忽略恩怨关系,吴王和信王也能榜上有名。
不过此刻的荀随凰不知道造成后者两位的死亡的罪魁祸首就在眼前,从她决定要从大理寺牢狱捞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两个人活不长久。
信王就更不用说,提前半年死了,结局从壮年暴毙变成谋反而死。
奚从霜也抬手碰上树干,触感粗糙,其中蕴含着生命力,再多血时日就会抽条发芽。
不过她矜持许多,不是和荀随凰一样,将掌心整个贴在树干上,袖中伸出的指尖轻轻一碰,便收回。
她对荀随凰说:“信王死了,婉贵妃还没有死。信王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已经写好了的册封诏书迟迟不下,甚至还烧掉了。”
当时信王还为此担心不已,后面就发生了吴王为皇帝引见老神仙敏真道人。
这更坐实了信王心中的忧虑,担心自己要彻底和东宫之位失之交臂。
由贵妃册封皇后,是没有继任大典的,但会有一封圣旨,那封圣旨在奚从霜出发伏州前已经写好。
这一切都给了信王欣欣向荣的信号,他信心百倍地等着,谁知道等来这样的结果。
荀随凰惊讶:“还有这样的事?”
要是皇帝烧掉了封后圣旨,也不难理解一生谨慎的信王为什么能下定谋反的决心。 ↑返回顶部↑
放在史书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桀骜少年臣,要么功高震主,要么下场凄惨。
她在班师回朝后只要钱不要封赏,拿了钱安安心心窝在府邸里不出,依然没能改变来自皇帝的猜忌。
因为她根本不是忠君之臣,是忠天下之臣,无论皇位上是谁,荀随凰都会做那些事情,并不会因为皇位上坐着婴儿或是老头就改变想法。
偏偏对方还拥有能影响皇权的能力,没有人能看清楚她心里在想什么,或许并非不能看清,而是不接受所看见的事实。
荀随凰好笑:“我是怎样的人?”
“是我心上人。”奚从霜向她走近,“你现在还有没有更想做的事情?比如翻案?”
“翻案?”荀随凰奇怪,“你要为谁翻案?”
建兴帝在位十一年,前几年堪为守成之君,这几年疑心病越来越严重,手下不少冤假错案,烂账一堆。
连荀随凰也分不出奚从霜打算为谁翻案。
秦王?方太傅?还是方皇后?
忽略恩怨关系,吴王和信王也能榜上有名。
不过此刻的荀随凰不知道造成后者两位的死亡的罪魁祸首就在眼前,从她决定要从大理寺牢狱捞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两个人活不长久。
信王就更不用说,提前半年死了,结局从壮年暴毙变成谋反而死。
奚从霜也抬手碰上树干,触感粗糙,其中蕴含着生命力,再多血时日就会抽条发芽。
不过她矜持许多,不是和荀随凰一样,将掌心整个贴在树干上,袖中伸出的指尖轻轻一碰,便收回。
她对荀随凰说:“信王死了,婉贵妃还没有死。信王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已经写好了的册封诏书迟迟不下,甚至还烧掉了。”
当时信王还为此担心不已,后面就发生了吴王为皇帝引见老神仙敏真道人。
这更坐实了信王心中的忧虑,担心自己要彻底和东宫之位失之交臂。
由贵妃册封皇后,是没有继任大典的,但会有一封圣旨,那封圣旨在奚从霜出发伏州前已经写好。
这一切都给了信王欣欣向荣的信号,他信心百倍地等着,谁知道等来这样的结果。
荀随凰惊讶:“还有这样的事?”
要是皇帝烧掉了封后圣旨,也不难理解一生谨慎的信王为什么能下定谋反的决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