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3)
宿泱又将目光落在了赵襄宜身上,冷冽而又危险。
赵襄宜察觉到了宿泱眼底的那份危险,连忙出列道:“多谢众位大人的好意,只是下官才疏学浅,丞相一职还需能者居之。”
其余人却道:“赵大人过谦了,此前林大人可是都对您赞赏有加啊,您就别谦虚了。”
赵襄宜看着宿泱逐渐阴沉的脸色,冷汗都下来了。
宿泱在听到众人说林怀玉对赵襄宜赞赏有加时,气压朝沉了下来,他将手里的奏折扔了下去,底下的声音顿时停了,整个大殿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宿泱冷着声音道:“林怀玉的丞相之位朕从未罢黜过,他就还是大雍的丞相,此事不许再提!”
德福见状,连忙道:“退朝!”
宿泱转身就走,没管一众大臣在那里面面相觑。
他快步走到了沁春宫,将后面的德福关在了门外。
床榻上有一件紫色的衣袍,那是此前他为林怀玉做的,只是可惜上面没有林怀玉的气息。
但他还是将那件衣袍拥入怀中,道:“那些大臣都让朕重新选一个丞相了,朕都拦下了,老师,朕错了,朕不该囚着你不让你上朝,你回来吧,朕不想把丞相之位交给别人。”
他又自说自话了许久,抱着怀里的衣服,躺在床上,仿佛拥着林怀玉同床共枕。
“老师,朕今日看到了一个和你很像的人,一样的……为国为民,心里都没朕,他敬畏朕,但说到底心里想的也是国家百姓,和你一样,朕在老师的心里,也是最不重要的。”宿泱睡不着,总是每日都和林怀玉讲话,说一些事情。
他像是想起什么,又连忙道:“老师别误会,朕分得清的,朕想要的,只有你,朕很想你,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眼朕呢?”
宿泱说了半天,房间里也没人会回答他的话,他似乎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景。
第26章
皓月当空, 繁星相映,将所有人的夜幕都点上了闪烁的色彩,春日的夜里明媚得不像话。
新科状元的琼林宴是每一次春闱过后的必备节目。
御花园里摆了宴席, 文武百官皆来庆贺,十分热闹。
“我还以为今年的琼林宴, 陛下不想开了呢。”有官员趁着宿泱没来, 小声和人说着。
其他人也点头道:“下官也是这么以为的,不过自从春闱之后, 陛下甚至又开始上朝了,莫非是从林大人一事中走出来了?”
那人嗤了一声,道:“你们之前还同我说, 什么陛下身子每况愈下, 说的那么紧张,给我吓的, 原来只是陛下思念帝师,走不出来, 如今都过去一年了, 也该走出来了。”
又有人觉得不对劲, 道:“可我觉得不对, 陛下既然走出来了, 那各地的通缉令却仍旧没有撤下来啊,说来也奇怪, 林大人在那场大火中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陛下怎么就坚信不疑地觉得, 林大人一定还活着,还非要把人找到不可。”
也有人掺和了进来:“如今人没找到,陛下这算是……及时醒悟?”
“依我看……陛下对林大人的感情也太过头了点。”
“咱们陛下自幼丧母, 先帝对陛下……咳,林大人身为陛下的老师,还将陛下养大,自然感情深厚,也是无可厚非啊。”
“那也不至于如此……”
他们正小声议论着,门口恰好进来一道身影。
那人一身状元红袍,身姿颀长,谦逊有礼,让人眼前一亮。
方知许头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他虽然已在朝上见过各位大人,但这会儿仍有些紧张,倒是并非怯场,只是面对这么多视线,有些不自然。 ↑返回顶部↑
赵襄宜察觉到了宿泱眼底的那份危险,连忙出列道:“多谢众位大人的好意,只是下官才疏学浅,丞相一职还需能者居之。”
其余人却道:“赵大人过谦了,此前林大人可是都对您赞赏有加啊,您就别谦虚了。”
赵襄宜看着宿泱逐渐阴沉的脸色,冷汗都下来了。
宿泱在听到众人说林怀玉对赵襄宜赞赏有加时,气压朝沉了下来,他将手里的奏折扔了下去,底下的声音顿时停了,整个大殿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宿泱冷着声音道:“林怀玉的丞相之位朕从未罢黜过,他就还是大雍的丞相,此事不许再提!”
德福见状,连忙道:“退朝!”
宿泱转身就走,没管一众大臣在那里面面相觑。
他快步走到了沁春宫,将后面的德福关在了门外。
床榻上有一件紫色的衣袍,那是此前他为林怀玉做的,只是可惜上面没有林怀玉的气息。
但他还是将那件衣袍拥入怀中,道:“那些大臣都让朕重新选一个丞相了,朕都拦下了,老师,朕错了,朕不该囚着你不让你上朝,你回来吧,朕不想把丞相之位交给别人。”
他又自说自话了许久,抱着怀里的衣服,躺在床上,仿佛拥着林怀玉同床共枕。
“老师,朕今日看到了一个和你很像的人,一样的……为国为民,心里都没朕,他敬畏朕,但说到底心里想的也是国家百姓,和你一样,朕在老师的心里,也是最不重要的。”宿泱睡不着,总是每日都和林怀玉讲话,说一些事情。
他像是想起什么,又连忙道:“老师别误会,朕分得清的,朕想要的,只有你,朕很想你,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眼朕呢?”
宿泱说了半天,房间里也没人会回答他的话,他似乎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景。
第26章
皓月当空, 繁星相映,将所有人的夜幕都点上了闪烁的色彩,春日的夜里明媚得不像话。
新科状元的琼林宴是每一次春闱过后的必备节目。
御花园里摆了宴席, 文武百官皆来庆贺,十分热闹。
“我还以为今年的琼林宴, 陛下不想开了呢。”有官员趁着宿泱没来, 小声和人说着。
其他人也点头道:“下官也是这么以为的,不过自从春闱之后, 陛下甚至又开始上朝了,莫非是从林大人一事中走出来了?”
那人嗤了一声,道:“你们之前还同我说, 什么陛下身子每况愈下, 说的那么紧张,给我吓的, 原来只是陛下思念帝师,走不出来, 如今都过去一年了, 也该走出来了。”
又有人觉得不对劲, 道:“可我觉得不对, 陛下既然走出来了, 那各地的通缉令却仍旧没有撤下来啊,说来也奇怪, 林大人在那场大火中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陛下怎么就坚信不疑地觉得, 林大人一定还活着,还非要把人找到不可。”
也有人掺和了进来:“如今人没找到,陛下这算是……及时醒悟?”
“依我看……陛下对林大人的感情也太过头了点。”
“咱们陛下自幼丧母, 先帝对陛下……咳,林大人身为陛下的老师,还将陛下养大,自然感情深厚,也是无可厚非啊。”
“那也不至于如此……”
他们正小声议论着,门口恰好进来一道身影。
那人一身状元红袍,身姿颀长,谦逊有礼,让人眼前一亮。
方知许头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他虽然已在朝上见过各位大人,但这会儿仍有些紧张,倒是并非怯场,只是面对这么多视线,有些不自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