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网上说发生病变的骨髓,就像是荒芜的稻田里,杂草和庄稼混在一起,已经没法子直接除草。
  除非一把火,将田里的东西全烧了,撒入新种子,才能再长出庄稼。
  而毕然需要做的,就是捐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也就是“种子”。
  术前那几天,毕然天天打动员针。
  针尖入肉,冰凉的酸胀的感觉,顺血管往体内钻——
  “这是帮你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搬家,”为他打针的护士,总看着毕然就红了脸,声音也放得柔。她一边推药一边低了头,“它们往外周血里跑,回头才好采。”
  毕然体质不错,针打下去没怎么遭罪,检查数据出来,医生都笑着说:
  “年轻人底子好,省事!”
  直到手术那天,毕然都没有太紧张。他早已理解了手术的流程。
  医生把他血抽出来,机器滤出干细胞,剩下的血再回输进身体里。
  “三四个钟头就能完事。”
  所有人都这样告诉他,医生只补了一句,“没啥意外的话。"
  遗憾的是,意外来了。
  手术室里,机器的报警声炸响。
  医生和护士们竭力克制,却还是透出惊慌。
  骨髓分离仪器,竟在术中发生了故障。
  回忆起那天的手术室,毕然时时还会有冷汗冒出。
  他的血液被抽出后,由仪器分离提取干细胞,可在最后一步时——
  本该回输的血液,却不受控了。
  血,竟流向了抗凝袋。
  “医生和护士安慰我没事,但我能感觉到情况不好。他们压低了声音,可我还是隐约听清了他们的对话:那台仪器是国外的,他们虽然会用,可出问题了却不会修理。
  “他们当下就联系了维修人员,但那人在邻省的省会,最快的情况下,也得3天才能够赶过来。”
  这也不怪医院,这种高端设备,一个市一般也就三四台,不可能还都安排驻场的维修人员。
  毕竟平时小毛病什么的,医护就足够应对了。
  这种极其少见的意外,谁能想到呢?而那一天,血液没能及时回输到体内,毕然的脑袋开始发沉。嗡鸣声里,他发晕也发冷,虚汗顺着后背往下滴。
  他晕乎乎的,耳边全是仪器的蜂鸣声,还有医生急促的判断。
  “失血过多!”意识逐渐模糊时,他听记得这一句。
  医护们只能停了采集。
  血液被推回毕然体内,体温逐渐回升。
  然而这场意外带来的,却不仅是毕然的风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