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35节(3 / 4)
袁秀红这次寄的信内容多了一些,说是要抽调下乡,所以要将钥匙放到余凤敏那,还跟杜思苦,等她到了下乡的大队会再给杜思苦寄信过来的。
月底,袁秀红又寄来了一封信。
她离开机修厂卫生院了,不过这次不是下乡,而是去了人民医院,成了那边妇产科的一位医生。
杜思苦筒子楼的钥匙袁秀红留下了。
信中还说,人民医院的病人多,工作量比厂卫生院那边大多了。
尤其是妇产科的知识,袁秀红在这方面有些不足,正在拼命学习呢,而且,人民医院的院长跟工宣部都有革委会的影子,袁秀红在医院是半点不敢露中医的医术。
对了,现在人民医院统称医生为医务人员。
‘主任医师’跟‘教授’那都是要被批判的。
袁秀红是从机修厂过去的,勉强算是工人阶级。
杜思苦看着信想了很多,好端端的,袁秀红怎么会突然从厂卫生院调走呢?
谁的主意?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七月,天渐渐热了起来。
今年学校的课程多是政冶课跟军事训练,生产实践课被安排在了八月,这次杜思苦没法回机修厂了。
她写信给厂长说了。
八月,学校内部传来消息,九月学校要搬迁。
杜思苦打听后才知道,不是全部随迁,部分师生搬迁到分校,还有一部分师生留校。
“你去不去?”有相熟的同学过来问杜思苦。
杜思苦思索再三:“去。”
她的专业学科是要去的,虽然现在课程极少,但是近两个月学校工宣队的人明显变多了,恐怕留校之后,这边的政冶课会更多。
十月。
杜思苦跟部分老师同学们一起搬到了分校,到了分校,情况比想像中的好一些。这边开设了一些基础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半导体电路》等等。
《半导体电路》不是杜思苦专业的课,但是她去旁听了,老师们也愿意学生过来学习。
杜思苦搬到新校区后,给家人朋友们写了信,附上的自己的新地址。当然,给三哥寄去的信还是由袁秀红或者余凤敏转寄(交)的。
十二月。
袁秀红给余凤敏算的预产期是12月上旬,4号那天晚上,余凤敏就发动了。
好在她住在娘家,余母觉浅,女儿一呼痛她就醒了,赶紧叫醒余主任,让他去借车,又把大女儿喊过来看着余凤敏。
她自个去烧水了。
要是能送到医院最好,要是来不及,家里把得接生的东西准备好。
“妈,出血了!”余凤娇急得很。 ↑返回顶部↑
月底,袁秀红又寄来了一封信。
她离开机修厂卫生院了,不过这次不是下乡,而是去了人民医院,成了那边妇产科的一位医生。
杜思苦筒子楼的钥匙袁秀红留下了。
信中还说,人民医院的病人多,工作量比厂卫生院那边大多了。
尤其是妇产科的知识,袁秀红在这方面有些不足,正在拼命学习呢,而且,人民医院的院长跟工宣部都有革委会的影子,袁秀红在医院是半点不敢露中医的医术。
对了,现在人民医院统称医生为医务人员。
‘主任医师’跟‘教授’那都是要被批判的。
袁秀红是从机修厂过去的,勉强算是工人阶级。
杜思苦看着信想了很多,好端端的,袁秀红怎么会突然从厂卫生院调走呢?
谁的主意?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七月,天渐渐热了起来。
今年学校的课程多是政冶课跟军事训练,生产实践课被安排在了八月,这次杜思苦没法回机修厂了。
她写信给厂长说了。
八月,学校内部传来消息,九月学校要搬迁。
杜思苦打听后才知道,不是全部随迁,部分师生搬迁到分校,还有一部分师生留校。
“你去不去?”有相熟的同学过来问杜思苦。
杜思苦思索再三:“去。”
她的专业学科是要去的,虽然现在课程极少,但是近两个月学校工宣队的人明显变多了,恐怕留校之后,这边的政冶课会更多。
十月。
杜思苦跟部分老师同学们一起搬到了分校,到了分校,情况比想像中的好一些。这边开设了一些基础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半导体电路》等等。
《半导体电路》不是杜思苦专业的课,但是她去旁听了,老师们也愿意学生过来学习。
杜思苦搬到新校区后,给家人朋友们写了信,附上的自己的新地址。当然,给三哥寄去的信还是由袁秀红或者余凤敏转寄(交)的。
十二月。
袁秀红给余凤敏算的预产期是12月上旬,4号那天晚上,余凤敏就发动了。
好在她住在娘家,余母觉浅,女儿一呼痛她就醒了,赶紧叫醒余主任,让他去借车,又把大女儿喊过来看着余凤敏。
她自个去烧水了。
要是能送到医院最好,要是来不及,家里把得接生的东西准备好。
“妈,出血了!”余凤娇急得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