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3)
“颜色变浅了一点。”莫淮山尽力找不同,唯一发现的就是颜色,还只是一点点细微的差别。
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花时安四下环视一圈,看着依旧完整的瓶瓶罐罐,下意识屏住呼吸,将手伸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陶碗。
指腹摸到碗口,细腻的触感明显与泥土不同,花时安心跳漏了半拍,敛声屏息将碗拿起来。可陶碗刚刚离开地面,只听“咔嚓”一声响,一只完好的陶碗应声碎成两半,一半被花时安握在手中,另一半则掉落在地,摔成了渣。
这一摔把窑室摔安静了,一块跟着下来的岩秋雨、莫淮山顿时僵在原地,站在竹梯上的红勇也愣住了,三人大气都不敢出,只敢偷偷摸摸瞅花时安的神色。
花时安握着碎掉的陶碗将近一分钟没动,他们仨也跟着僵了一分钟。这样僵持下去好像也不是个事儿,莫淮山嘴唇微张,正要开口安慰,前方一动不动地花时安“扑哧”笑出声。
“不是,你们到底在干嘛,玩一二三木头人吗?”花时安乐坏了,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大幅度上扬,笑得肩膀颤抖。
“木头人是什么?”岩秋雨关注点跑偏了。
红勇还记得正事,握拳抵唇轻咳一声,委婉地安慰道:“时安没有不高兴就好,这次没烧好,我们下次再烧。”
“没烧好?谁说没烧好?”
花时安笑意收敛,顺手半个陶碗递给莫淮山,又从地上摸起一个陶罐。这一次陶罐没再裂开,完完整整地躺在掌心,花时安两指并拢轻轻扣了一下,“叮叮”两声脆响回荡在昏暗的窑室。
红勇呼吸一滞:“没有裂,声音不一样了……”
“这是,”岩秋雨声音拔高好几个度,“成了?”
“什么?!成了?”
木族长雀跃的呼喊声从头顶传来,霎时,窑炉变成了一个扩音喇叭,族人的欢呼声、议论声尽数倾斜下来。
“快快快,快往上搬呀祭司大人,勇哥!”
“太好了,我们有陶器用了,今晚就用陶锅煮肉!”
“就知道吃,那陶缸用来装水灌菜,简直不要太方便。”
“烧好的陶器到底长什么样,我好想看看!”
脑瓜子嗡嗡的,本来还想检查一遍的花时安:……
算了,边搬边检查,反正坏掉的也要弄出去。
下面递,上面接,很快,烧制好的陶器与碎裂的陶器碎片齐齐搬到草地。
从未接触过陶器的族人兴奋得不行,像是走进了批发市场,一人挑选两个抱着往回走,边走边研究陶器与陶坯到底哪里不同。
花时安抱着两个陶罐走在队伍末尾,默默计算损耗。
大致估算一下,这一批陶坯的损耗差不多五分之一,有点高了,尤其四个大陶缸烧坏了两个,花时安心在滴血,心疼得不行。
不过在这要啥啥没有的原始社会,五分之一的损耗其实不算高,一回生二回熟,窑炉挖好随时可以烧制,总之,部落不会再缺器具了。
素烧陶器与晒干的陶坯看起来并无太大差别,用起来却是天壤之别。泥巴遇水会软,会变形,陶器则随便装水,只有个别没烧好的陶器会出现渗漏。
经过渗漏检测,两个大陶缸、三个大陶锅,以及一些盘子碗、瓶瓶罐罐被搬回营地。稍大一点的,漏水没那么严重的次品丢在了田边,用来当浇水的容器,或是花盆什么的都可以。
碎裂的陶片统一堆放在营地后方树林中,碎渣残骸锋利,以免不小心踩到,划伤脚。
锅有了,肉也有了,忙忙碌碌一整日,该准备晚饭了。
干柴“噼里啪啦”地燃烧,新陶锅洗净装上清水,架在火塘上烧。烧个水而已,生怕锅被人偷走似的,木族长和岩知乐、红映兰寸步不离地守着陶锅,眼睛都看直了。 ↑返回顶部↑
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花时安四下环视一圈,看着依旧完整的瓶瓶罐罐,下意识屏住呼吸,将手伸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陶碗。
指腹摸到碗口,细腻的触感明显与泥土不同,花时安心跳漏了半拍,敛声屏息将碗拿起来。可陶碗刚刚离开地面,只听“咔嚓”一声响,一只完好的陶碗应声碎成两半,一半被花时安握在手中,另一半则掉落在地,摔成了渣。
这一摔把窑室摔安静了,一块跟着下来的岩秋雨、莫淮山顿时僵在原地,站在竹梯上的红勇也愣住了,三人大气都不敢出,只敢偷偷摸摸瞅花时安的神色。
花时安握着碎掉的陶碗将近一分钟没动,他们仨也跟着僵了一分钟。这样僵持下去好像也不是个事儿,莫淮山嘴唇微张,正要开口安慰,前方一动不动地花时安“扑哧”笑出声。
“不是,你们到底在干嘛,玩一二三木头人吗?”花时安乐坏了,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大幅度上扬,笑得肩膀颤抖。
“木头人是什么?”岩秋雨关注点跑偏了。
红勇还记得正事,握拳抵唇轻咳一声,委婉地安慰道:“时安没有不高兴就好,这次没烧好,我们下次再烧。”
“没烧好?谁说没烧好?”
花时安笑意收敛,顺手半个陶碗递给莫淮山,又从地上摸起一个陶罐。这一次陶罐没再裂开,完完整整地躺在掌心,花时安两指并拢轻轻扣了一下,“叮叮”两声脆响回荡在昏暗的窑室。
红勇呼吸一滞:“没有裂,声音不一样了……”
“这是,”岩秋雨声音拔高好几个度,“成了?”
“什么?!成了?”
木族长雀跃的呼喊声从头顶传来,霎时,窑炉变成了一个扩音喇叭,族人的欢呼声、议论声尽数倾斜下来。
“快快快,快往上搬呀祭司大人,勇哥!”
“太好了,我们有陶器用了,今晚就用陶锅煮肉!”
“就知道吃,那陶缸用来装水灌菜,简直不要太方便。”
“烧好的陶器到底长什么样,我好想看看!”
脑瓜子嗡嗡的,本来还想检查一遍的花时安:……
算了,边搬边检查,反正坏掉的也要弄出去。
下面递,上面接,很快,烧制好的陶器与碎裂的陶器碎片齐齐搬到草地。
从未接触过陶器的族人兴奋得不行,像是走进了批发市场,一人挑选两个抱着往回走,边走边研究陶器与陶坯到底哪里不同。
花时安抱着两个陶罐走在队伍末尾,默默计算损耗。
大致估算一下,这一批陶坯的损耗差不多五分之一,有点高了,尤其四个大陶缸烧坏了两个,花时安心在滴血,心疼得不行。
不过在这要啥啥没有的原始社会,五分之一的损耗其实不算高,一回生二回熟,窑炉挖好随时可以烧制,总之,部落不会再缺器具了。
素烧陶器与晒干的陶坯看起来并无太大差别,用起来却是天壤之别。泥巴遇水会软,会变形,陶器则随便装水,只有个别没烧好的陶器会出现渗漏。
经过渗漏检测,两个大陶缸、三个大陶锅,以及一些盘子碗、瓶瓶罐罐被搬回营地。稍大一点的,漏水没那么严重的次品丢在了田边,用来当浇水的容器,或是花盆什么的都可以。
碎裂的陶片统一堆放在营地后方树林中,碎渣残骸锋利,以免不小心踩到,划伤脚。
锅有了,肉也有了,忙忙碌碌一整日,该准备晚饭了。
干柴“噼里啪啦”地燃烧,新陶锅洗净装上清水,架在火塘上烧。烧个水而已,生怕锅被人偷走似的,木族长和岩知乐、红映兰寸步不离地守着陶锅,眼睛都看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