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3)
裴良瀚问:“买回来是什么意思?你的亲生父母呢?”
姜策朝他脸上吐出一口烟雾:“不用急,现在还早,故事要慢慢说。”
“我比真正的姜策大一岁,是别人丢在善堂里不要的,阳城那边多华侨多善堂,华侨豪绅捐钱建善堂,善堂背后又是各个不同的商会,偶尔当然也做点生意。养我这么多年,当然要卖个好价钱。”
“我爸掏光积蓄把我买回去,他说我和姜策鼻子长得像,我反正是没看出来。我妈,也就是我养母,她其实对我不错,最开始的时候她脑子不清楚,真的把我当成她的亲儿子,给我做一大堆她真儿子的爱吃的东西,晚上抱着我给我唱她真儿子爱听的歌。”
“后来她越来越清醒,也越来越不喜欢我,她知道我不是她儿子,就觉得我占了她儿子的位置,后来她疯了,说要带着我去找她儿子,让我跟他作伴。”
“她拉着我去跳河,最后她死了,我留了一条命回来。”
裴良瀚沉默,他从来没想过姜策会有这样的身世故事,他想追问更多细节,比如姜策的亲生父母是是什么人,但姜策已经疲于应付。
很多原本难以解释的事情有了答案,对不上的出生日期和血型,和这个意外出现的孩子。
香烟已经燃尽,姜策低低咳了几声:“后面的事情你也查过了,我顶着姜策的名字读书长大,直到现在,好了,这没什么可说的。”
他站起身,看在还在低头思索的裴良瀚,语气平淡:“你爱怎么想怎么做我管不着,我要去洗澡睡觉了,如果你想我滚出去,也请明天再通知我吧,晚安。”
短暂的掌控权退去后,他又要变回受裴良瀚完全支配的玩物。
姜策洗漱完后坐在床边发呆,这是他自己的房间,视野不算好,望出去是小区内部的住宅楼,远远看见各家暖黄的灯光。
故事里隐藏了很多细节,他七岁被亲生父母丢在善堂,九岁被养父带走。他记得父母的名字,甚至是他们要他背下来的那一串手机号码。
或许是今晚讲了太多过去的故事,姜策鬼使神差地拿起手机,拨打了记忆中那一串熟悉的电话。
嘟-嘟-嘟的等待声之后,一个童声忽然响起:“哈喽?”
姜策的手一抖,手机掉在了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第9章 旧故事
在善堂的时间不短不长,姜策在那里呆了两年左右。善堂开在老市区的深处,是一座旧旧的老式洋楼,听说是某个富商的祖宅,几十年前已经全家移民海外,为了回馈家乡,就捐出来开了善堂。
那时候的日子其实不难过,阳城人爱做慈善,善堂里从不缺肉和菜,住在周围的居民常常来帮忙照顾孩子。每月的初一十五是当地拜神的日子,每当这个时候,善堂里面就有一大堆的糖和水果。
孩子们排着队领,吃得牙齿都要坏掉了,最后普通的糖果已经没有人爱吃了。
善堂的地方不大,一般是两个孩子睡一张床。姜策分到和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孩子睡在一起,那时候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他们在善堂的角落里养了一只白猫,每天从自己的饭里面省下吃的带过去。
小孩子不懂猫能吃什么,总是捧着自认为最好吃的水果和饼干递到猫面前。
还好那是一只聪敏又健康的小猫,靠自己抓老鼠也能活下去,好脾气的陪着孩子们玩闹。
被养父姜昊接走的时候,姜策并不知道这又是一次离别。
他趴在出租车椅背上向后望,他最好的朋友的费力的举起已经长得健壮的小猫,大喊着他的名字说再见,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初中的时候姜策凭着记忆找到了这间善堂,那时候已经是人去楼空,大门半敞着,只有几个流浪汉东倒西歪躺着打牌。
“哎,小孩,你在这里做什么?”
一个骑车单车路过的中年女人叫住了他:“这里现在乱得很哦,快回家去!”
姜策看着她,从那张朴素的脸上看到了熟悉的轮廓:“淑君阿姨?” ↑返回顶部↑
姜策朝他脸上吐出一口烟雾:“不用急,现在还早,故事要慢慢说。”
“我比真正的姜策大一岁,是别人丢在善堂里不要的,阳城那边多华侨多善堂,华侨豪绅捐钱建善堂,善堂背后又是各个不同的商会,偶尔当然也做点生意。养我这么多年,当然要卖个好价钱。”
“我爸掏光积蓄把我买回去,他说我和姜策鼻子长得像,我反正是没看出来。我妈,也就是我养母,她其实对我不错,最开始的时候她脑子不清楚,真的把我当成她的亲儿子,给我做一大堆她真儿子的爱吃的东西,晚上抱着我给我唱她真儿子爱听的歌。”
“后来她越来越清醒,也越来越不喜欢我,她知道我不是她儿子,就觉得我占了她儿子的位置,后来她疯了,说要带着我去找她儿子,让我跟他作伴。”
“她拉着我去跳河,最后她死了,我留了一条命回来。”
裴良瀚沉默,他从来没想过姜策会有这样的身世故事,他想追问更多细节,比如姜策的亲生父母是是什么人,但姜策已经疲于应付。
很多原本难以解释的事情有了答案,对不上的出生日期和血型,和这个意外出现的孩子。
香烟已经燃尽,姜策低低咳了几声:“后面的事情你也查过了,我顶着姜策的名字读书长大,直到现在,好了,这没什么可说的。”
他站起身,看在还在低头思索的裴良瀚,语气平淡:“你爱怎么想怎么做我管不着,我要去洗澡睡觉了,如果你想我滚出去,也请明天再通知我吧,晚安。”
短暂的掌控权退去后,他又要变回受裴良瀚完全支配的玩物。
姜策洗漱完后坐在床边发呆,这是他自己的房间,视野不算好,望出去是小区内部的住宅楼,远远看见各家暖黄的灯光。
故事里隐藏了很多细节,他七岁被亲生父母丢在善堂,九岁被养父带走。他记得父母的名字,甚至是他们要他背下来的那一串手机号码。
或许是今晚讲了太多过去的故事,姜策鬼使神差地拿起手机,拨打了记忆中那一串熟悉的电话。
嘟-嘟-嘟的等待声之后,一个童声忽然响起:“哈喽?”
姜策的手一抖,手机掉在了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第9章 旧故事
在善堂的时间不短不长,姜策在那里呆了两年左右。善堂开在老市区的深处,是一座旧旧的老式洋楼,听说是某个富商的祖宅,几十年前已经全家移民海外,为了回馈家乡,就捐出来开了善堂。
那时候的日子其实不难过,阳城人爱做慈善,善堂里从不缺肉和菜,住在周围的居民常常来帮忙照顾孩子。每月的初一十五是当地拜神的日子,每当这个时候,善堂里面就有一大堆的糖和水果。
孩子们排着队领,吃得牙齿都要坏掉了,最后普通的糖果已经没有人爱吃了。
善堂的地方不大,一般是两个孩子睡一张床。姜策分到和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孩子睡在一起,那时候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他们在善堂的角落里养了一只白猫,每天从自己的饭里面省下吃的带过去。
小孩子不懂猫能吃什么,总是捧着自认为最好吃的水果和饼干递到猫面前。
还好那是一只聪敏又健康的小猫,靠自己抓老鼠也能活下去,好脾气的陪着孩子们玩闹。
被养父姜昊接走的时候,姜策并不知道这又是一次离别。
他趴在出租车椅背上向后望,他最好的朋友的费力的举起已经长得健壮的小猫,大喊着他的名字说再见,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初中的时候姜策凭着记忆找到了这间善堂,那时候已经是人去楼空,大门半敞着,只有几个流浪汉东倒西歪躺着打牌。
“哎,小孩,你在这里做什么?”
一个骑车单车路过的中年女人叫住了他:“这里现在乱得很哦,快回家去!”
姜策看着她,从那张朴素的脸上看到了熟悉的轮廓:“淑君阿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