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3)
陈均绎的突然闪回令孟九思目瞪口呆。
他怎么回来了?原本还可以骗李硯,说自己善心大发,为了挽救兵卒性命冒险来劝。现在突然冒出另一个人也能进入二层,接下去要怎么自圆其说?
廊道不足两丈宽,三人诡异的各站一边,李硯本能地拔刀相向,待看清楚来人,略迟疑道:“是你?”
陈均绎出众的相貌与少年时毫无二致,只是变得更高了。李硯小时候对陈均绎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刻,陈均绎的娘亲是李家人,他们实则是表兄弟。
陈均绎淡淡瞥了李硯一眼,看不清真正神色。
李硯的肩膀绷得紧紧的,用刀尖指向他:“陈大人是不是要给个解释,为何你会知晓此密道?”
不是李硯不肯叫他表哥,而是多年前一个雨夜,陈均绎大闹李家,扬言与李家恩断义绝!
“尔等鼠辈,自以为改头换面,跻身高门,何尝不是用无辜亲人的血去铸,命去填……”
李硯牢牢记得当年陈均绎忤逆长辈,引经据典卖弄文采,将父亲等一众族老驳得体无完肤。若不是陈均绎身上还流着一半相爷的血,父亲定会把他打死在李家祠堂前。
陈均绎眼睛从李硯身上扫过,似笑非笑,意味不明地说:“本官做事不需要跟李家人解释。”
李硯脸色变了,他一向听不得别人瞧不起李家,尤其是陈均绎,当下就要横刀逼压上前。
“小将军!”
银光一闪,孟九思忽然朝李硯射出数玫细针,全是从章益阳的飘带里翻出的好物。李硯全身心正被陈均绎牵动着情绪,对孟九思避闪不及,身子晃了晃,顿时跌倒。
镗朗!李硯用刀尖抵着地面,强撑着怒视二人:“你们是一伙的?”
孟九思心中转过数个念头,得给陈均绎也找个合理的借口。
她是发善心,那陈均绎……来不及思考后续,脱口冲陈均绎道:“你看你,非要跟来,我就说小将军明事理,知晓真相后不会杀我灭口,你怎么就是不放心呢。”
陈均绎去而复返的确是担心她的安危,可孟九思的言语多了一丝暧昧,硬是将陈均绎来此说成是追随自己的私情,说完她自己也脸红,这番信口开河,不知陈大人会如何思忖自己。
陈均绎半侧着身,眼眸波光浮动,端着完美无缺的微笑,倒是配合她的话。
孟九思松了口气,对李硯道:“针上涂的麻药,困不住小将军多久,你刚好可以想想,稍后该如何善后。”
说完,转身和陈均绎进入书房,双双离开烧山观。
贞娘常年被困在方寸之地,并未觉得此时多难熬,陈均绎很快扒开柴火垛将人找出,三人穿街过巷,往白马巷奔去。
廊道陷入一片黑暗,李硯的脸色冷得像铁。
他想起第一次出征,率领一小股士兵深入草原探刺敌情,骑着骑着迷了路,当时天色完全黑下来,他也是茫然无措地看着草地,不知道应该选择哪条路前进。
当时若选错了路,是自己回不来。
现在若选错了路,是会连累全族。
临行前,大哥拍着他的肩膀,重重叹了口气,叮嘱他回京后收敛锋芒,万事以家族为重,还说周旋于京城政事比带兵打仗艰难,上位者的心曲折复杂,很难分辨其真实意图,他们惯会玩弄权术谋取私利。
歇息片刻,李硯渐渐恢复力气,边走边盯着每一扇黑门,不知在琢磨什么。
眼前骤然冒出一片火光,一群士兵堵在台阶上,见李硯平安走出,纷纷大喊:“小将军,小将军出来了!”
一校尉迎上前,拉开与众人的距离,低声耳语李硯:“大将军来了,正带人去往后山。”
李硯一惊,想起少女说的后山陷阱,当下要追去,却听校尉继续道:“大将军知晓后山的埋伏,吩咐小将军将观内种种情形先报予相爷,至于该如何面圣,全权听相爷吩咐。” ↑返回顶部↑
他怎么回来了?原本还可以骗李硯,说自己善心大发,为了挽救兵卒性命冒险来劝。现在突然冒出另一个人也能进入二层,接下去要怎么自圆其说?
廊道不足两丈宽,三人诡异的各站一边,李硯本能地拔刀相向,待看清楚来人,略迟疑道:“是你?”
陈均绎出众的相貌与少年时毫无二致,只是变得更高了。李硯小时候对陈均绎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刻,陈均绎的娘亲是李家人,他们实则是表兄弟。
陈均绎淡淡瞥了李硯一眼,看不清真正神色。
李硯的肩膀绷得紧紧的,用刀尖指向他:“陈大人是不是要给个解释,为何你会知晓此密道?”
不是李硯不肯叫他表哥,而是多年前一个雨夜,陈均绎大闹李家,扬言与李家恩断义绝!
“尔等鼠辈,自以为改头换面,跻身高门,何尝不是用无辜亲人的血去铸,命去填……”
李硯牢牢记得当年陈均绎忤逆长辈,引经据典卖弄文采,将父亲等一众族老驳得体无完肤。若不是陈均绎身上还流着一半相爷的血,父亲定会把他打死在李家祠堂前。
陈均绎眼睛从李硯身上扫过,似笑非笑,意味不明地说:“本官做事不需要跟李家人解释。”
李硯脸色变了,他一向听不得别人瞧不起李家,尤其是陈均绎,当下就要横刀逼压上前。
“小将军!”
银光一闪,孟九思忽然朝李硯射出数玫细针,全是从章益阳的飘带里翻出的好物。李硯全身心正被陈均绎牵动着情绪,对孟九思避闪不及,身子晃了晃,顿时跌倒。
镗朗!李硯用刀尖抵着地面,强撑着怒视二人:“你们是一伙的?”
孟九思心中转过数个念头,得给陈均绎也找个合理的借口。
她是发善心,那陈均绎……来不及思考后续,脱口冲陈均绎道:“你看你,非要跟来,我就说小将军明事理,知晓真相后不会杀我灭口,你怎么就是不放心呢。”
陈均绎去而复返的确是担心她的安危,可孟九思的言语多了一丝暧昧,硬是将陈均绎来此说成是追随自己的私情,说完她自己也脸红,这番信口开河,不知陈大人会如何思忖自己。
陈均绎半侧着身,眼眸波光浮动,端着完美无缺的微笑,倒是配合她的话。
孟九思松了口气,对李硯道:“针上涂的麻药,困不住小将军多久,你刚好可以想想,稍后该如何善后。”
说完,转身和陈均绎进入书房,双双离开烧山观。
贞娘常年被困在方寸之地,并未觉得此时多难熬,陈均绎很快扒开柴火垛将人找出,三人穿街过巷,往白马巷奔去。
廊道陷入一片黑暗,李硯的脸色冷得像铁。
他想起第一次出征,率领一小股士兵深入草原探刺敌情,骑着骑着迷了路,当时天色完全黑下来,他也是茫然无措地看着草地,不知道应该选择哪条路前进。
当时若选错了路,是自己回不来。
现在若选错了路,是会连累全族。
临行前,大哥拍着他的肩膀,重重叹了口气,叮嘱他回京后收敛锋芒,万事以家族为重,还说周旋于京城政事比带兵打仗艰难,上位者的心曲折复杂,很难分辨其真实意图,他们惯会玩弄权术谋取私利。
歇息片刻,李硯渐渐恢复力气,边走边盯着每一扇黑门,不知在琢磨什么。
眼前骤然冒出一片火光,一群士兵堵在台阶上,见李硯平安走出,纷纷大喊:“小将军,小将军出来了!”
一校尉迎上前,拉开与众人的距离,低声耳语李硯:“大将军来了,正带人去往后山。”
李硯一惊,想起少女说的后山陷阱,当下要追去,却听校尉继续道:“大将军知晓后山的埋伏,吩咐小将军将观内种种情形先报予相爷,至于该如何面圣,全权听相爷吩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