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4)
“林淮叙,你什么时候开始吸烟的啊?”也不是讨厌吸烟,只是她身边吸烟的人很少,她爸也在她妈的胁迫下把烟戒了。
这毕竟不健康,她有点担心他年纪轻轻的肺。
“两年前吧。”轻描淡写的。
“为什么?”
她开始肆无忌惮地展现好奇心。
她好像知道自己今天披着战甲,手握兵刃,占据上风,于是一鼓作气攻城略地。
“压力大。”林淮叙果真随了她的意,不紧不慢地偏头,将烟雾吐向远离她的方向,待到没味道了,才正对着她。
“你这种大神也会压力大?”童安鱼挺惊讶,因为他明显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技术水平,而且他总是胸有成竹的,目的明确的,好像每一步都算准了,未来注定会按他预判的方向走。
她完全不担心他有解决不了的棘手事。
“你以为高考很容易?”林淮叙好笑道。
当时他别无选择,国内只认高考一条铁律,没人会因为他曾经被斯坦福录取过而给他任何优待。
他从高中开始接受国际教育,走的完全是另一套考核体系,高考对他来说是完全未知的东西,他必须面对有可能从世界一流大学跌落国内三流大学的现实。
不想接受现实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把时间做到效率最大化。
他查了国内的高考政策,发现顶尖大学为了吸引理工科人才,推出了强基计划,只要数学物理能拿满分,就有资格参加面试,获得提前录取的资格。
每一步都很难,但能够走得通。
英语他不需要学,语文全靠初中基础,化学生物草草略过,他用一年时间消化了三年的物理数学考点,然后开始海量刷题,尽可能提高满分的概率。
这期间还要面对家里破产后来自各方的压力。
几乎没什么睡觉时间,也分不清黑天白夜,到最后习惯性神经痛,心律失常,他不得不想办法缓解压力。
童安鱼又想起蒋晓英说的,他家里破产,断供回国,重新参加高考,还因为父亲曾经开过公司,母亲留在国外申请不到奖学金。
大概是林淮叙表现得太情绪稳定,她从没仔细思考过这到底有多难。
这么一想,他的人生其实因此耽搁了三年。
而且一个不慎,他就可能与T大失之交臂,那耽搁的或许就不止三年,而是整个人生。
童安鱼后知后觉地感到惊心动魄,他几乎连停下来消化伤感的时间都没有,他必须一刻不停的,救自己于水火。
“那你什么时候会不吸烟了呢?”童安鱼问。
或者说什么时候,他会认为自己已经脱离水火了?
“不喜欢?”林淮叙打量她在橘光中担忧且探寻的眼睛,开始思考吸烟的重要性。
他现在买不起上档次的烟,味道大概率不会很好闻。
她这样的,可能出生十七年都没机会闻到这类烟味。
“不是,感觉你身体比较弱。”那么容易就感冒,也不注意买几件厚实的衣服,每天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似的,兼职赚的钱不知道花哪儿去了,简直集齐了早年猝死的所有必备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