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年纪小,记性才是最好的。年纪大了,在理解方面会更出色一点。
  在这不大不小的年纪,记性和理解力都在水平线上了。
  云岚这解释让小太子不是很明白,却也盲目觉得,皇阿玛都认为姐姐选定的年纪不错,那就肯定没问题。
  大阿哥也是这么想的,反正姐姐说的都是对的!
  云岚看两个弟弟没有刨根问底,心里偷偷松口气,又说道:“你们担心的不会有,这年纪的孩子并不多。”
  如今古代的医疗不好,孩子的夭折率一直居高不下。
  连高门大户都是这样,连皇宫里的孩子都不例外,更别提这些贫寒家庭的孩子了,那夭折的就更多了。
  所以虽然提出在京城这个年龄段的八旗子弟都能来考核,实际上人数却不会特别多。
  正如云岚所想的,最后来的不过是几十个孩子,考核过后,就剩下三十个不到。
  附属学校是用一个被抄家官员的府邸,简单修缮后启用的。
  正好这官员的宅子还算大,房间也算宽敞,直接改成教室是绰绰有余了。
  这些孩子里头,大多基础都不好,全混在一起上课就足够了,压根不需要分班。
  还有很多空房,直接弄了大通铺,让孩子们一起住就行了。
  刚开始说要住宿,每天吃得也不是很丰盛,但是不要钱,这些孩子再小,家长都很乐意把孩子送来。
  家里能少一份支出就挺好的,尤其那些半大的孩子能吃穷家里,来学校住着是再合适不过了。
  只是丑话也说在前面,一个月的考核没能通过,就要回家去了。
  家长们其实很多并不知道读书有没用,只是想着这么大的便宜不能不占,都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尽全力留在学校里头,以后说不定能上国子监呢!
  他们想的挺好的,也就想想而已。
  不过附属学校的老师却是个问题,国子监的先生并不适合去当启蒙老师,也太浪费人才了。
  皇帝原本想让翰林院一些刚进来的翰林去当启蒙先生,但是想到他们上课的水平,宫里的孩子都十分嫌弃,于是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但是学生都进学校了,先生却一直没能确定下来,实在叫皇帝有点头疼。
  最后还是于成龙给皇帝提了意见,让京城里落榜的书生进学校当先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