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背得最多的,自然是记忆里最好的人。哪怕暂时不识字,以后学习了就能一日千里。
  二是专注力和耐心,于成龙会让人动手,在小木板上按照标记,用针戳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孔。
  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孔,需要耐心和专注才能戳中。那么多的小孔,要是都能戳在标记内,没有歪一点,证明此人手稳、心稳,还有眼力也好。
  因为视力不好,后边就无法练习骑射了,一个不会骑射的官员,哪怕学识再好,连木兰位围猎都无法参加,实在说不过去。
  另外这份内心和专注力,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就能事半功倍了。
  云岚看过后不由赞叹,于成龙这两个考验的方式真是别具一格。
  尤其他还考虑到孩子可能有特长,另外给了对方展示的机会。
  如果是非常突出的特长,还可能被破格录取。
  其实在朝廷当中,也有些官员是破格提拔的,比如戴梓就是了。
  他并没有通过科考被提拔,而是因为徒手改良武器被人推荐到皇帝跟前。
  皇帝看过后,当场就拍板将戴梓提拔。
  他先进的是翰林院,后来被皇帝调入南书房,之后皇帝特地为戴梓建了一个新部门,就是造办处了。
  然后交给戴梓来负责,造办处更是挂在乾清宫名下,是皇帝的直属部门。
  戴梓在少年的时候,就已经迷上了机械制造,曾独自制造过一种能击中百步内目标的小型武器。
  显然他从小就有这方面的天赋,如今造办处还只有戴梓一人,要是能找到一些有一样天赋的孩子。
  等他们学习几年后能加入到造办处,那就如虎添翼,不用担心戴梓之后再没有武器天才,变得青黄不接了。
  第115章
  第115章
  皇帝认为努力比天赋更重要,毕竟天赋再好,不努力的话也不会有所成就。
  但是这一批人考核过后,刚开始进入的只是预选,考核时间在一个月左右。
  如果进去后,先生们一致觉得对方不合适继续留下,就会劝退了。
  一个月后,这些学生才会正式进入附属学校开始学习。
  云岚觉得皇帝这安排挺好的,一是让这些学生进去后,明白并不是考核进去就是成功,以后在学校里摆烂也可以,还得继续考核才行。
  当然,这次一个月的预选考核,学生们是不知道的。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进行考核,才更能看清楚一个人的品性和能力。
  二是附属学校不可能无限制招生,不合格的人被劝退,剩下的才是最优选了。
  甚至皇帝打算以后每月考核,持续多久依旧没能合格的,也会劝退。
  主打的一个让人时刻保持紧张状态,不要想着偷懒,进去后就不用努力了。
  皇帝宣布这件事的时候,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臣对此的意见分歧挺大的,有赞成的,觉得从八旗子弟里选拔人才,确实应该不拘一格,让所有人都有机会。
  云岚听说后,知道赞成的人必然也曾是贫寒子弟,所以才会感同身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