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3)
既然你不要着天子迎军的荣光,那我秦某人又何必三番五次的强求!
送走了秦峰,苗泰林闪身入了后账。
因为是临时的行军驻营,后账也不过简单的一张行军床,一张简易的桌案,以及三两样挂甲挂剑的木架。
“伤重”的池牧,正坐于桌案前,一手执了笔,在桌案上书写着什么。
听闻脚步声入账,头也不抬的问了句:“走远了?”
苗泰林:“是的,将军。”
“行,你回去吧,叫人在帐外继续拦着就行。”池牧道。
苗泰林先是应了喏,却磨磨蹭蹭的拖着步子不愿利索走。
池牧耳听着他拖拖拉拉的脚步声,重新抬起头瞥了他一眼。本就是半转着身子,眼珠子仍然挂在背后他们家将军身上的苗泰林,眼神猛地一亮。
那一脸期待池牧叫住他的样子,不要太明显。
池牧微微挑眉看他,搁了笔道:“回来,坐下。”
“嗳!”
苗泰林闻言“嗖”的一下,半点不带磕绊的转回来,一屁股坐在池牧对面。
“有什么话说。”池牧问他。
苗泰林一脸八卦之欲终于可以得到释放的样子,瞪着兴奋的眼珠子问:“将军你自打回军开始,就日日在这桌案前写写画画。就是再多的奏报和书信,也该早就写完了啊!所以,将军您到底是在写什么?跟末将透露透露呗!”
池牧听他这一连串的问话:“所以,你憋了这些日子,想问的就是这?”
“那可不是!这行军的这么久,跟着将军这些年,从没见将军什么时候,跟那些文臣士子似的,放着刀箭不练,反倒日日作文了。难不成将军您想著兵书?”
池牧白了他一眼:“著什么兵书,我哪来的资历写?”
不待苗泰林说什么,池牧又道:“更何况我现在‘伤重卧床’,刀剑弓马也不得练的。”
说完,他将自己方才正在写着的纸页捡了一沓,递给苗泰林:“自己看吧。”
苗泰林兴奋的捧过来:“多谢将军。”
初时,他还有些疑惑,这一叠纸上,写的也不是私信、也不是奏报,更不是什么兵法、日记。
渐渐的,苗泰林终于看明白:“这……这是将军您在西关郡的所闻所见!”
池牧点头。
苗泰林得了认可,又开始一张一张翻看起来。
只见这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他们作为探路队,在西关郡看到的一切不同寻常的记录。甚至将那些当时惊煞众人的白汽车马、田间的风力灌溉水系、播种收割耕犁农机、“飞梭”纺织机,还有一些被叫做各式工程机的器件,池牧都一一根据当时的观察,画了形貌出来。
除此以外,还有那些虞城各地新式的家宅、园区的规划等等。
……
“怪不得将军您日日奋笔疾书,原来为得是这个!”
池牧将他这些日子的成果随手整理,意有所指的道:“当初,我与西关小侯爷之间的约定是,在大周军队越境之际,使大军不会当即发现端倪。使她可以暂时从秦峰的大军之下,免于暴露,得以喘息。” ↑返回顶部↑
送走了秦峰,苗泰林闪身入了后账。
因为是临时的行军驻营,后账也不过简单的一张行军床,一张简易的桌案,以及三两样挂甲挂剑的木架。
“伤重”的池牧,正坐于桌案前,一手执了笔,在桌案上书写着什么。
听闻脚步声入账,头也不抬的问了句:“走远了?”
苗泰林:“是的,将军。”
“行,你回去吧,叫人在帐外继续拦着就行。”池牧道。
苗泰林先是应了喏,却磨磨蹭蹭的拖着步子不愿利索走。
池牧耳听着他拖拖拉拉的脚步声,重新抬起头瞥了他一眼。本就是半转着身子,眼珠子仍然挂在背后他们家将军身上的苗泰林,眼神猛地一亮。
那一脸期待池牧叫住他的样子,不要太明显。
池牧微微挑眉看他,搁了笔道:“回来,坐下。”
“嗳!”
苗泰林闻言“嗖”的一下,半点不带磕绊的转回来,一屁股坐在池牧对面。
“有什么话说。”池牧问他。
苗泰林一脸八卦之欲终于可以得到释放的样子,瞪着兴奋的眼珠子问:“将军你自打回军开始,就日日在这桌案前写写画画。就是再多的奏报和书信,也该早就写完了啊!所以,将军您到底是在写什么?跟末将透露透露呗!”
池牧听他这一连串的问话:“所以,你憋了这些日子,想问的就是这?”
“那可不是!这行军的这么久,跟着将军这些年,从没见将军什么时候,跟那些文臣士子似的,放着刀箭不练,反倒日日作文了。难不成将军您想著兵书?”
池牧白了他一眼:“著什么兵书,我哪来的资历写?”
不待苗泰林说什么,池牧又道:“更何况我现在‘伤重卧床’,刀剑弓马也不得练的。”
说完,他将自己方才正在写着的纸页捡了一沓,递给苗泰林:“自己看吧。”
苗泰林兴奋的捧过来:“多谢将军。”
初时,他还有些疑惑,这一叠纸上,写的也不是私信、也不是奏报,更不是什么兵法、日记。
渐渐的,苗泰林终于看明白:“这……这是将军您在西关郡的所闻所见!”
池牧点头。
苗泰林得了认可,又开始一张一张翻看起来。
只见这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他们作为探路队,在西关郡看到的一切不同寻常的记录。甚至将那些当时惊煞众人的白汽车马、田间的风力灌溉水系、播种收割耕犁农机、“飞梭”纺织机,还有一些被叫做各式工程机的器件,池牧都一一根据当时的观察,画了形貌出来。
除此以外,还有那些虞城各地新式的家宅、园区的规划等等。
……
“怪不得将军您日日奋笔疾书,原来为得是这个!”
池牧将他这些日子的成果随手整理,意有所指的道:“当初,我与西关小侯爷之间的约定是,在大周军队越境之际,使大军不会当即发现端倪。使她可以暂时从秦峰的大军之下,免于暴露,得以喘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