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当他们从排队开始,就感受到这招工点的人,对待他们平和又周全,根本没有往日里那种当他们是畜生一般的斥责打骂。
  让他们感到,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面对的是虽然面目不算熟稔,却是乡亲熟人那般的自在与落叶归家感。
  为了提高效率,这最初的登记,被管事的尽量简化。
  只着重在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做了初步筛查,对需要医治、或者需要先暂时观察的来人单独分隔了开来,登记了每个人的籍贯与姓名,再一一对应放了号牌,就可以跟着指引找到自己的临时居所与床位。
  这些人在深秋的山林之中飘零了如此之久,如今能得片瓦遮顶,能有自动在头顶汩汩流下的热水清洗脏污的身体,能得一方暖和柔软的被褥安枕休息,直觉如入梦中。
  待的在营地之中见到失散的旧友与亲朋,无不抱头痛哭。
  他们这些人,有的是为军队修筑工事或者运送粮草等杂活的役夫,有的是有正式编制的兵士。兵士也分两种,一种是为了这一次百万大军征伐,临时征调入伍的,在入军之前不过就是或务农或做些小手艺的普通百姓。
  还有一种,则本就是被从各地军旅调遣而来的中军、府兵的固有成员,家中多是世代为兵。
  若非此次战事失利,担心回了军只有被斩惩戒的下场,不得不流离在外。
  不过三五日,这一批批被招纳到安置营地的人数已达千人之多,而这一批世代为兵之人,也很快就与那些平头百姓出身之后,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区隔。
  这些人似气味相投一般,自动就能识别出自己的同类,聚集在一起。
  旁的人,有的受过他们当中人的直接欺压,有的则是打骨子里厌憎他们那一身的兵痞强盗气,更将他们当做是异类,行走坐卧能躲则躲。
  这些曾经的兵士,现而今在此地聚头,皆心知肚明他们都已经成了身犯死罪的朝廷逃兵。
  互相反倒没什么好遮掩,一见面都开诚布公的论起曾经的军卫出身与军衔等级来。
  如今赫然充当了这一群人的头领的,便是曾经中军三卫的营级校尉。
  凡有入了营区的军属兵士,俱都要来他这里拜一拜码头的。这些人如今虽落到这等境地,可大多人身上那股子豪横之气,仿佛是刻在了骨子里的,凶蛮惯了,普通百姓自是人人退避,生怕触到这些心黑手狠之人的霉头。
  至于其他百姓,也自发的因为家乡所在的郡城,有了亲近的结交对象,聊以互相慰藉,乃至结伙自保。
  又过两日,营区终于有除了送吃用以外的人前来。
  为整个营区收留下的流民与溃兵,一人发了一张纸单。上面用简明易懂的图画形式,印上了许多图形,供每个人勾选。
  一是叫他们勾选每人所擅长,二是叫他们勾选招工意愿与方向。
  那位中军的校尉朱冰自然是识字的,便也能看得懂纸单上印的说明文字。
  他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这张纸,无论是种地、打绳、泥瓦、铁器、木器还是烧陶筑砖酿酒,竟然没有一个是他能选上的。一张纸单,被从头到尾的空落落的,半晌无从下笔。
  他往自己近边或蹲或坐的老兵们看看,大多与他一般无二,愠怒又羞愤的无从下笔。
  只是少数本就是在军中做过修筑工事或者打造军械的兵士,带着隐隐的骄傲感,在纸上勾画了一两项。原本他们这些主务后勤的士兵,即使混在这兵员队伍里,也有些低人一等。
  然而,这一张纸填下来,让他们头一次有了扬眉吐气之感。
  连这些人都如此,更别提那些普通百姓了。
  这些百姓被从各地征调而来,就算从前不会,这一两年的时间,谁还不会干点什么工活了?况且,这上面可还有种地呢!再不济,也都种过一把地的呀!无论如何,这一张纸便也不会空下了。
  大伙儿带着点雀跃,欢快的填完了发到手中的纸单,排队前往登记台上交。
  经过那一波波垂头丧气的兵痞子们是,忍不住昂头挺胸,再拿眼角用力夹一夹他们。
  仿佛在说:看你们这帮屁本事没有、只会舞刀弄枪作威作福的废物点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