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3 / 4)
原本熙王默许苏蘅沂亲近景饲生,是想让景饲生对王宫生出牵绊。未料苏蘅沂真心相待,不仅与其一同读书练武,更屡次违禁与他出宫游玩,独爱接触些新鲜事物。两个尚且年幼的孩子,景饲生沉默寡言,苏蘅沂知礼活泼,只有面对对方时,才发自内心的展颜侃谈。
这般情状,连老宦官都暗叹,“倒似真兄弟”。
而转折始于质子计定那夜。
苏蘅沂途径暖阁,恰闻熙王对景饲生道:“伏地苦寒,若思念阿沂与孤,可设法常写信来。”
景饲生叩恩。
檐下风灯轻晃,苏蘅沂伫立阁外,紧攥着拳垂下眼,直到一线水光滑过脸,眼中的光一定,做了决定。
三日后朝会,苏蘅沂冲入宣政殿,当众递还嗣君玉印:“儿臣愿赴伏国!”
满殿哗然。
朝臣各执己见,乱成一片。熙王掩嘴咳嗽,看清了死局。
若强送景饲生,只怕没有意义——伏王不会认,朝臣与百姓也会知王帝为保子嗣送忠烈之子入虎狼之地;若真让苏蘅沂去,景饲生留在王都,甚至是留在王宫,来日若知晓生母含恨旧怨,将成祸患。
最终熙王只能道:“你二人同去。”
这“同去”二字精妙,既全了史官笔下“嗣君坦荡仁德”的美名,又让质子互为牵制。
雪夜离宫,景饲生默然回头。
朱红宫门缓缓闭合,缝隙里依稀可见熙王玄色冕服。
苏蘅沂紧握他冰凉的手:“别怕。你我二人一起,前路惊险亦是游乐。”
然而现实远比言语残酷。为质十年,受尽屈辱。
所以。
“我一定要带王嗣回国。”
这是景饲生的承诺,或许带着少年意气,或许缺乏周全谋划。又或许,那个所谓的“家”,早已不是归处。
-
幻象戛然而止。
视线前的画面消失后,便露出了一片景象——那位给过她麻绳的妇人,此刻正被吊在半空中!
是质子的奶娘!
虞戏时慌忙起身,踉跄着就要冲过去。
方存负手从不远处走出。
“怎么是你?景饲生人呢?”
第16章
奶娘血衣褴褛,面容却出奇地干净,连半点泥污都不曾沾染,倒像是刻意要人认出这是谁来。
河水不深,虞戏时跌跌撞撞地蹚进水里。碎石子硌着早已破烂的草鞋,在脚底划开几道口子。她浑然不觉,只顾往对岸奔去。
要说与奶娘有多深的情分,倒也未必。现在的慌张,全因想到了景饲生。方才在画面中所见历历在目——奶娘与质子这些年的相依为命。她记得真切,当年苏蘅沂赴伏地为质时,与景饲生年岁相仿,本不需奶娘随行。是这位被唤作“幺姆”的妇人——也不知幺姆是职称还是名字,只知她舍了自己的骨血,执意要跟去伏国,照料苏蘅沂。 ↑返回顶部↑
这般情状,连老宦官都暗叹,“倒似真兄弟”。
而转折始于质子计定那夜。
苏蘅沂途径暖阁,恰闻熙王对景饲生道:“伏地苦寒,若思念阿沂与孤,可设法常写信来。”
景饲生叩恩。
檐下风灯轻晃,苏蘅沂伫立阁外,紧攥着拳垂下眼,直到一线水光滑过脸,眼中的光一定,做了决定。
三日后朝会,苏蘅沂冲入宣政殿,当众递还嗣君玉印:“儿臣愿赴伏国!”
满殿哗然。
朝臣各执己见,乱成一片。熙王掩嘴咳嗽,看清了死局。
若强送景饲生,只怕没有意义——伏王不会认,朝臣与百姓也会知王帝为保子嗣送忠烈之子入虎狼之地;若真让苏蘅沂去,景饲生留在王都,甚至是留在王宫,来日若知晓生母含恨旧怨,将成祸患。
最终熙王只能道:“你二人同去。”
这“同去”二字精妙,既全了史官笔下“嗣君坦荡仁德”的美名,又让质子互为牵制。
雪夜离宫,景饲生默然回头。
朱红宫门缓缓闭合,缝隙里依稀可见熙王玄色冕服。
苏蘅沂紧握他冰凉的手:“别怕。你我二人一起,前路惊险亦是游乐。”
然而现实远比言语残酷。为质十年,受尽屈辱。
所以。
“我一定要带王嗣回国。”
这是景饲生的承诺,或许带着少年意气,或许缺乏周全谋划。又或许,那个所谓的“家”,早已不是归处。
-
幻象戛然而止。
视线前的画面消失后,便露出了一片景象——那位给过她麻绳的妇人,此刻正被吊在半空中!
是质子的奶娘!
虞戏时慌忙起身,踉跄着就要冲过去。
方存负手从不远处走出。
“怎么是你?景饲生人呢?”
第16章
奶娘血衣褴褛,面容却出奇地干净,连半点泥污都不曾沾染,倒像是刻意要人认出这是谁来。
河水不深,虞戏时跌跌撞撞地蹚进水里。碎石子硌着早已破烂的草鞋,在脚底划开几道口子。她浑然不觉,只顾往对岸奔去。
要说与奶娘有多深的情分,倒也未必。现在的慌张,全因想到了景饲生。方才在画面中所见历历在目——奶娘与质子这些年的相依为命。她记得真切,当年苏蘅沂赴伏地为质时,与景饲生年岁相仿,本不需奶娘随行。是这位被唤作“幺姆”的妇人——也不知幺姆是职称还是名字,只知她舍了自己的骨血,执意要跟去伏国,照料苏蘅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