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3)
来人是陈平,她的另一个老师。
“长公主,别来无恙啊。”
男子一身绿袍,头戴冠,腰配书刀,手执笏板,耳边还簪着白笔,姿态是说不出的雅逸风流。
“承蒙老师挂念,您一切可安好?”
刘元讶异于他的这幅正式打扮,简直像是刚散朝的样子……有必要吗?
但刘元急着去寻刘邦,她礼貌微笑:“改日弟子再去寻老师,我这边还有些事情,就不与您闲话了。”
刘元刚走出两步,就听见耳边响起一道温和的声音:“可是为了李左车一事?”
她恍然大悟,这事情跟陈平这厮脱不开关系。
“我还当是谁,原来是老师所为。”刘元转身看向陈平,“我知道您最是擅长谋略,李左车的长处在于用兵,您又何苦逼迫他至此,让他的抱负不能施展呢?”
刘元向来知道,看起来最是儒雅良善的陈平,远不如他表现出来的这般。
“说来倒也奇怪,韩信是大将军,他教你兵法,你护着他;李左车是赵国降将,你与他相识不久,也护着他;如何到了我这里,你便要这样揣度我呢?看来公主,并不是真心把我当做老师的啊!”
陈平一副受伤的模样:“我这个老师,在长公主心中,便是这般嫉贤妒能之人吗?到底是何时何事给了你这样的错觉呢?我是汉王的臣子,自然要为他谋划,急他所急,想他所想,如此而已。”
……
“是元错了,老师切莫记在心里,那究竟是为何呢?”刘元上前挽着陈平的胳膊,亲切道,“弟子愚钝,还请您指点一二。”
“你是为何会让张敖去河东郡做主官?”陈平面色平静,似乎一下子就不生气了。
“自然是为了牵制张耳。”
陈平继续问道:“汉王为何让诸侯王、诸位臣子的子侄们都到荥阳做侍卫?萧丞相在关中,为何他的子侄都在荥阳?”
“汉王是为了制衡,萧丞相他们是为了表忠心。”刘元若有所思。
“那么,你凭什么认为,大将军韩信不需要被制衡,他又不需要表忠心呢?”
刘元愣住了,她明白迟早会有矛盾出现,也看得出刘邦在调兵之时的制衡之意,但韩信对自己这阿翁是真的忠心耿耿。
“你是不是觉得,他是你的老师,如同是和你绑在一处,也就如同与汉王表了忠心?那张耳陈余曾经是一段佳话,汉王与项羽也是结拜兄弟,他们相安无事了吗?”
也对,经过陈平的这一番话,刘元这才惊觉,是她当局者迷了。不论韩信是否忠心,他手中的权力是真的,他的威胁也是真的,他无父母妻子也是真的……
“多谢老师赐教,元谨记在心。”刘元真情实意地同陈平道谢,而后急匆匆跑到了刘邦的营帐中。
刘元在门前,平复了一番略显急促的呼吸,见到门口有个颜色颇好的侍女,想来是李左车同她说得“雨”。
不出意料,她又听见戚夫人正同刘邦撒娇,那宛若黄莺般的笑声颇具感染力。
“妾以为,这代国,应当给咱们如意做封地。如今大王只有如意与盈两个孩子,盈是太子不需要这些,可不得紧着咱们如意了?总好过便宜了外人。”
刘邦语气中带着宠溺:“你呀你,如意是我的亲儿子,我总不会亏待他的。我再想想,这事也得问问元的意见,毕竟是她打下来的地盘,总得她愿意才是。”
“元迟早要嫁人的,她一个公主罢了,你才是大王,如何就要听她的?”戚夫人话里话外是对刘元的不满,“大王,如意可是最像您的孩子,这是您亲口说得,您可得疼他呢!”
“大王,我也想为您分忧呢,只可惜吕姐姐总是逞强,要一个人做事,她这么累我也心疼……”
听到戚夫人阴阳怪气编排吕雉,刘元再也忍不住了,她掀开帘子,走了进去,戚夫人则麻溜地从刘邦腿上下来,没好气地白了刘元一眼。 ↑返回顶部↑
“长公主,别来无恙啊。”
男子一身绿袍,头戴冠,腰配书刀,手执笏板,耳边还簪着白笔,姿态是说不出的雅逸风流。
“承蒙老师挂念,您一切可安好?”
刘元讶异于他的这幅正式打扮,简直像是刚散朝的样子……有必要吗?
但刘元急着去寻刘邦,她礼貌微笑:“改日弟子再去寻老师,我这边还有些事情,就不与您闲话了。”
刘元刚走出两步,就听见耳边响起一道温和的声音:“可是为了李左车一事?”
她恍然大悟,这事情跟陈平这厮脱不开关系。
“我还当是谁,原来是老师所为。”刘元转身看向陈平,“我知道您最是擅长谋略,李左车的长处在于用兵,您又何苦逼迫他至此,让他的抱负不能施展呢?”
刘元向来知道,看起来最是儒雅良善的陈平,远不如他表现出来的这般。
“说来倒也奇怪,韩信是大将军,他教你兵法,你护着他;李左车是赵国降将,你与他相识不久,也护着他;如何到了我这里,你便要这样揣度我呢?看来公主,并不是真心把我当做老师的啊!”
陈平一副受伤的模样:“我这个老师,在长公主心中,便是这般嫉贤妒能之人吗?到底是何时何事给了你这样的错觉呢?我是汉王的臣子,自然要为他谋划,急他所急,想他所想,如此而已。”
……
“是元错了,老师切莫记在心里,那究竟是为何呢?”刘元上前挽着陈平的胳膊,亲切道,“弟子愚钝,还请您指点一二。”
“你是为何会让张敖去河东郡做主官?”陈平面色平静,似乎一下子就不生气了。
“自然是为了牵制张耳。”
陈平继续问道:“汉王为何让诸侯王、诸位臣子的子侄们都到荥阳做侍卫?萧丞相在关中,为何他的子侄都在荥阳?”
“汉王是为了制衡,萧丞相他们是为了表忠心。”刘元若有所思。
“那么,你凭什么认为,大将军韩信不需要被制衡,他又不需要表忠心呢?”
刘元愣住了,她明白迟早会有矛盾出现,也看得出刘邦在调兵之时的制衡之意,但韩信对自己这阿翁是真的忠心耿耿。
“你是不是觉得,他是你的老师,如同是和你绑在一处,也就如同与汉王表了忠心?那张耳陈余曾经是一段佳话,汉王与项羽也是结拜兄弟,他们相安无事了吗?”
也对,经过陈平的这一番话,刘元这才惊觉,是她当局者迷了。不论韩信是否忠心,他手中的权力是真的,他的威胁也是真的,他无父母妻子也是真的……
“多谢老师赐教,元谨记在心。”刘元真情实意地同陈平道谢,而后急匆匆跑到了刘邦的营帐中。
刘元在门前,平复了一番略显急促的呼吸,见到门口有个颜色颇好的侍女,想来是李左车同她说得“雨”。
不出意料,她又听见戚夫人正同刘邦撒娇,那宛若黄莺般的笑声颇具感染力。
“妾以为,这代国,应当给咱们如意做封地。如今大王只有如意与盈两个孩子,盈是太子不需要这些,可不得紧着咱们如意了?总好过便宜了外人。”
刘邦语气中带着宠溺:“你呀你,如意是我的亲儿子,我总不会亏待他的。我再想想,这事也得问问元的意见,毕竟是她打下来的地盘,总得她愿意才是。”
“元迟早要嫁人的,她一个公主罢了,你才是大王,如何就要听她的?”戚夫人话里话外是对刘元的不满,“大王,如意可是最像您的孩子,这是您亲口说得,您可得疼他呢!”
“大王,我也想为您分忧呢,只可惜吕姐姐总是逞强,要一个人做事,她这么累我也心疼……”
听到戚夫人阴阳怪气编排吕雉,刘元再也忍不住了,她掀开帘子,走了进去,戚夫人则麻溜地从刘邦腿上下来,没好气地白了刘元一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