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惊得从躺椅上直起身,茶盏翻倒在膝头都浑然不觉。
  他一向稳得住气,唯独这一刻是真的失了色。
  “糊涂!现在拆穿这些,让天下人知道先帝是这等昏君,大宸的人心岂不更散?”
  顾怀玉额角隐隐发紧,一时之间心绪纷乱,此刻的民心固然如潮水般涌向他,但他看到的却是更深处的危机——
  与东辽开战在即,他现在还没找到能将大宸上下拧成一股绳的那个人。
  元琢太嫩,不够稳,裴靖逸又太锐,如今先帝名声扫地,该由谁来凝聚这破碎山河?
  第78章 扯头花。
  那日陈太后得知顾怀玉被公投罢相, 气得当场拂袖而去,只给天子留下一句冰冷的命令:“三日之内,你去把顾相请回来, 若请不回,便跪在他门前谢罪。”
  说罢便闭门念佛, 再不见人。
  今日正是最后期限。
  这三天里,整个京城天翻地覆。
  先是太皇太后凤驾回銮, 紧接着“治国论”真相大白, 秦子衿行刑、董太师流放,清流党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更有大理寺一纸公告, 铁证如山,坐实顾相多年背锅之实。
  昔日文人士子曾对这位宰执大人毁誉参半, 如今再无人敢口出轻狂之语。
  有的人同情,有的人悔恨, 但更多的人,是由衷地敬佩与折服——
  能在满朝非议、举国唾骂之下, 依旧为大宸扛下千钧重负,这份魄力与隐忍, 世所罕见。
  到这一步,朝堂内外已无人再敢反对“请顾相还朝”,甚至可以说, 从天子到庶民,从勋贵到小吏, 都在等着那位宰执的归来。
  但元琢心头那股郁气却仍未消散。
  秦子衿虽已伏诛, 可这些天他仍然懊悔地彻夜难眠,他满心满眼都是怀玉哥哥,却从未真正看清过那人身上的不对劲。
  睿帝是什么德行, 他这个做儿子的最清楚。
  那个沉迷酒色、挥霍无度的男人,哪有一星半点帝王之才?
  可偏偏这九年来,大宸竟能维持着表面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那不是天佑元家。
  元琢根本不需要陈太后逼迫,若说这京城里谁最盼着顾怀玉归来,非他莫属。
  但他不愿在这个节骨眼像个莽撞孩童般贸然登门,不愿像断奶的孩子一样哭着喊着求哥哥回来。
  他本想将所有真相都查清之后,再郑重地请顾怀玉回来,不料大理寺聂晋先发制人。
  一纸《昭雪文书》如惊雷炸响,将先帝的昏聩荒唐尽数抖落。
  元家宗亲连夜入宫哭求,要他严惩聂晋、撤回公告,保全皇室颜面。
  “颜面?”元琢气极冷笑,“若没有顾相,早就亡国了,谈什么颜面?”
  他非但没阻拦,反而暗中命人将昭雪文书誊写抄送各州府县衙门,叫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