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4)
说到底,喊口号是一回事,真开战是另一回事,朝廷大部分官员并不想打仗。
如今朝堂局势稳定,文人的日子过得舒坦。
一旦开战,兵荒马乱、物价飞涨,世道动荡,首当其冲被踢出局的就是他们这些文人。
更叫他们夜不能寐的,是顾怀玉本人。
如今的顾相,已是权倾朝野,若再借战事之名执掌军政大权,朝局将再无人能制。
清流党都是读书人,别的不懂,这还能不懂?战时宰执的权力可是非同小可。
调兵遣将、征粮征税,乃至官员任免,都能一言而决。
若是让顾怀玉尝到甜头,日后想要收回这些权力,只怕难如登天。
可若反对开战,又恐背上畏战怯敌的骂名。
这局面着实讽刺。
当年他们骂顾怀玉卖国,如今却要担心他太过激进。
清晨的风掠过紫宸殿前的玉石台阶,远处天光初白,殿门紧闭。
董太师立于丹墀之下,神色凝重,时不时地叹一口气。
他身侧站着秦子衿,自从接到议会后便彻夜难眠,眼下淡青,神情却一贯温文尔雅。
再往后,是一众清流旧臣,各部司郎中、御史、侍讲,俱是平日里高谈阔论、意气风发之辈,此刻却个个神色讳莫如深。
众人沉默如铁。
人人心知肚明,待会儿殿门一开,龙椅上的少年天子不会替他们说话,满朝朱紫十之七八已姓了顾。
就连清流党的老臣曹参,因受了顾怀玉的恩惠,从此对他们避而不见。
如今朝堂之势,已然天平向顾党倾斜。
他们能倚仗的,只剩这三瓜两枣的人了。
其实该怎么对付顾怀玉,众人昨夜已经商讨过了。
在董太师府邸灯火通明的一夜,几位清流中坚人物秘密会晤,密议良久。
终于制定出了一套滴水不漏的对策——要在今日紫宸殿上,全方位围剿顾怀玉。
天光乍亮时,董太师问道:“都还记得一会儿要说什么?”
众人纷纷点头。
上次在紫宸殿,他们说大宸仁义之邦,信守承诺,不与蛮夷计较。
被顾怀玉骂得狗血喷头,自惭形秽,今日便不能扯着这面最好用的旗。
于是他们转而准备从三方面下手:
一是陛下新登基,根基未稳,正该休养生息、安抚民心,顾怀玉此时主战,是祸国之举。
二是顾怀玉破坏祖制,先是废文武之别,如今又欲擅动干戈—— ↑返回顶部↑
如今朝堂局势稳定,文人的日子过得舒坦。
一旦开战,兵荒马乱、物价飞涨,世道动荡,首当其冲被踢出局的就是他们这些文人。
更叫他们夜不能寐的,是顾怀玉本人。
如今的顾相,已是权倾朝野,若再借战事之名执掌军政大权,朝局将再无人能制。
清流党都是读书人,别的不懂,这还能不懂?战时宰执的权力可是非同小可。
调兵遣将、征粮征税,乃至官员任免,都能一言而决。
若是让顾怀玉尝到甜头,日后想要收回这些权力,只怕难如登天。
可若反对开战,又恐背上畏战怯敌的骂名。
这局面着实讽刺。
当年他们骂顾怀玉卖国,如今却要担心他太过激进。
清晨的风掠过紫宸殿前的玉石台阶,远处天光初白,殿门紧闭。
董太师立于丹墀之下,神色凝重,时不时地叹一口气。
他身侧站着秦子衿,自从接到议会后便彻夜难眠,眼下淡青,神情却一贯温文尔雅。
再往后,是一众清流旧臣,各部司郎中、御史、侍讲,俱是平日里高谈阔论、意气风发之辈,此刻却个个神色讳莫如深。
众人沉默如铁。
人人心知肚明,待会儿殿门一开,龙椅上的少年天子不会替他们说话,满朝朱紫十之七八已姓了顾。
就连清流党的老臣曹参,因受了顾怀玉的恩惠,从此对他们避而不见。
如今朝堂之势,已然天平向顾党倾斜。
他们能倚仗的,只剩这三瓜两枣的人了。
其实该怎么对付顾怀玉,众人昨夜已经商讨过了。
在董太师府邸灯火通明的一夜,几位清流中坚人物秘密会晤,密议良久。
终于制定出了一套滴水不漏的对策——要在今日紫宸殿上,全方位围剿顾怀玉。
天光乍亮时,董太师问道:“都还记得一会儿要说什么?”
众人纷纷点头。
上次在紫宸殿,他们说大宸仁义之邦,信守承诺,不与蛮夷计较。
被顾怀玉骂得狗血喷头,自惭形秽,今日便不能扯着这面最好用的旗。
于是他们转而准备从三方面下手:
一是陛下新登基,根基未稳,正该休养生息、安抚民心,顾怀玉此时主战,是祸国之举。
二是顾怀玉破坏祖制,先是废文武之别,如今又欲擅动干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