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4)
晨起, 天还未亮,裴瓒迷迷糊糊地听到几声动静,似乎就在门外, 有人在争吵。
那声音很熟悉,是昨夜让他又爱又恨的人。
裴瓒寻着声,扒开床帘,眯着眼从缝隙里瞧出去,果然是还未穿戴整齐的沈濯在门口堵人。
听对方称呼, 堵的还是青阳。
“寻常的上朝时间, 大人该起了。”
“他不必上朝。”
沈濯斜倚着门框, 看着并不魁梧的身材却将门堵的严严实实的,裴瓒瞧了几眼, 只能瞥见青阳的衣角, 他也就放心了, 撂下帘子,安然地阖上眼皮。
不过未等他再度入睡,就听见青阳说:“殿下请大人过去说说话。”
裴瓒顿时瞪起了眼睛,从床上弹起来。
他腰间一酸, 脸上浮现些尴尬的神色,但是不敢不应长公主的邀请,只能愤恨地磨了磨牙, 掀开帘子。
裴瓒赤脚站在地上:“劳烦青阳姑姑了。”
声音一出,沈濯便立刻回头瞧他。
与此同时, 青阳的视线也落到他身上, 先是泛红的脸颊,再是斑驳的脖颈,微微敞开的里衣领口内, 还能看见红粉不一的皮肤。
青阳稳重,只当没看见,直接绕进屋里。
沈濯意识到过会儿可能会挨骂,便悻悻地低着头跟进去,从衣架上取下他提前选好的衣裳,率先给人披好:“你不用着急的,昨夜休息的晚,不妨再睡会?”
裴瓒白了他一眼,对着青阳道:“殿下一早来请,想必是有要事。”
青阳:“殿下说,她不在庄中久住,正午前便要回去了,有些话要同大人细说,所以才一早就命奴婢来打搅。”
“殿下有话要说?”
裴瓒有些摸不清现状。
宫中之事,长公主多半也都清楚,处在这个节骨眼上,想要问的,绝对不是“他在宫里干了什么”这么简单。
应当是别的……譬如,皇帝宠爱臣子,到了性命枉顾的地步,他会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裴瓒心里已有答案,但不能对着长公主明说,毕竟,他也很难保证,长公主不是始作俑者,不是坐享其成的推手。
就他眼下掌握的一切来说,长公主并不是那么可疑。
可偏偏处处都有她的影子。
便显得,哪怕桩桩件件都与长公主无关,可长公主也是真真切切的身在其中了。
而这整个局,很明显还有很多裴瓒没弄清的地方,他总觉得,在明怀文和那些戏班之间存在着一个关键人物,而这个关键之人又与长公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立场鲜明的三个点,总要有个中心才对。
闭目沉思间,青阳已经为他梳好了头发。
不是他平时的那种全部挽在发顶,需配着官帽的发型,而是同沈濯类似,只用竹簪挽了缕头发,剩下大半墨丝都垂散着。
加上沈濯为他选得衣裳,终于摒弃了沈濯自己所钟爱的艳丽颜色,换回了那清雅的,就连衣摆上的装饰都不多,只有几道银线绣竹,衬得整个人雅致清秀,不似俗景。 ↑返回顶部↑
那声音很熟悉,是昨夜让他又爱又恨的人。
裴瓒寻着声,扒开床帘,眯着眼从缝隙里瞧出去,果然是还未穿戴整齐的沈濯在门口堵人。
听对方称呼, 堵的还是青阳。
“寻常的上朝时间, 大人该起了。”
“他不必上朝。”
沈濯斜倚着门框, 看着并不魁梧的身材却将门堵的严严实实的,裴瓒瞧了几眼, 只能瞥见青阳的衣角, 他也就放心了, 撂下帘子,安然地阖上眼皮。
不过未等他再度入睡,就听见青阳说:“殿下请大人过去说说话。”
裴瓒顿时瞪起了眼睛,从床上弹起来。
他腰间一酸, 脸上浮现些尴尬的神色,但是不敢不应长公主的邀请,只能愤恨地磨了磨牙, 掀开帘子。
裴瓒赤脚站在地上:“劳烦青阳姑姑了。”
声音一出,沈濯便立刻回头瞧他。
与此同时, 青阳的视线也落到他身上, 先是泛红的脸颊,再是斑驳的脖颈,微微敞开的里衣领口内, 还能看见红粉不一的皮肤。
青阳稳重,只当没看见,直接绕进屋里。
沈濯意识到过会儿可能会挨骂,便悻悻地低着头跟进去,从衣架上取下他提前选好的衣裳,率先给人披好:“你不用着急的,昨夜休息的晚,不妨再睡会?”
裴瓒白了他一眼,对着青阳道:“殿下一早来请,想必是有要事。”
青阳:“殿下说,她不在庄中久住,正午前便要回去了,有些话要同大人细说,所以才一早就命奴婢来打搅。”
“殿下有话要说?”
裴瓒有些摸不清现状。
宫中之事,长公主多半也都清楚,处在这个节骨眼上,想要问的,绝对不是“他在宫里干了什么”这么简单。
应当是别的……譬如,皇帝宠爱臣子,到了性命枉顾的地步,他会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裴瓒心里已有答案,但不能对着长公主明说,毕竟,他也很难保证,长公主不是始作俑者,不是坐享其成的推手。
就他眼下掌握的一切来说,长公主并不是那么可疑。
可偏偏处处都有她的影子。
便显得,哪怕桩桩件件都与长公主无关,可长公主也是真真切切的身在其中了。
而这整个局,很明显还有很多裴瓒没弄清的地方,他总觉得,在明怀文和那些戏班之间存在着一个关键人物,而这个关键之人又与长公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立场鲜明的三个点,总要有个中心才对。
闭目沉思间,青阳已经为他梳好了头发。
不是他平时的那种全部挽在发顶,需配着官帽的发型,而是同沈濯类似,只用竹簪挽了缕头发,剩下大半墨丝都垂散着。
加上沈濯为他选得衣裳,终于摒弃了沈濯自己所钟爱的艳丽颜色,换回了那清雅的,就连衣摆上的装饰都不多,只有几道银线绣竹,衬得整个人雅致清秀,不似俗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