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3)
然而……裴瓒的脑海中浮现沈濯的影子。
这人跟北境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身上还淌着北境细作的血。
裴瓒细细一想,情不自禁地将眉毛皱紧了。
他觉得这事不能经由沈濯去办,寻找能人异士的事情也不能告诉沈濯,甚至连一丝消息都不能被幽明府的人知道。
不动声色地提起一口气,再看向俞宏卿时,对方脸上却是同他一样的惆怅。
裴瓒立刻觉得是自己的皱眉让对方多心了。
“天色已晚,进城去吧,有什么事明日再议,反正急也急不得。”
俞宏卿郑重地点点头,粗略地跟施粥的小厮衙役交代了几句,叮嘱着将米粮袋子收拾好后,便将众人遣散。
他本想学某人,担当起牵马官,不料裴瓒不再上马,只是随他静静漫步。
夜色深重,城中静谧无声,家家户户都熄了灯,除了俞宏卿手中的灯笼,也就只有头顶明月如旧,而在二人身后,马蹄声哒哒,混杂着细声低语,一下下地扣在石板上。
大概是为着先前的点拨之情,和裴瓒不日就要离开寒州的缘故,俞宏卿今日似乎格外珍惜裴瓒的话,仔细的侧耳倾听着,一句也不肯落下。
不过,裴瓒说得大多是些寻常事。
在京都朝堂上的点滴,又或是来到寒州之后的见闻,算不得他身在官场的宝贵经验,也无法再为俞宏卿提点些什么。
只是,像今夜这般的月色不会再有。
第97章 威胁
裴瓒并没有在俞宏卿那里停留太久
只有一夜半日, 见过了原来的老县令和客栈老板,凑了桌粗茶淡饭,简简单单地畅谈几句, 让他原本对俞宏卿放不下的心思,彻底安稳下来。
有老先生那般处处周到的前辈领着,难怪俞宏卿心细远非常人能及。
只可惜老先生年事已高,花白银发,身形佝偻, 被迫离任的十年也让现如今的他没了再担任一方父母官的精力。否则, 裴瓒怎么说也要在皇帝面前举荐一番。
零零碎碎地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 辞别了几位之后,裴瓒再度领着幽明府的那些人赶回兵马总督府去。
他并不心急, 也有四处走走瞧瞧的想法, 于是拢共用了四五日的时间, 将顺路的县城都仔仔细细走了一遍,该敲打的敲打,该提点的提点,就算是那些偏远些的, 并不顺路的,裴瓒也以巡按御史的名义向他们发去了信函。
裴瓒猜测,这些地方官中有不少是受杨驰胁迫的, 但也会有几个本就心思不轨的,他本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上下彻查一番, 可是没想到, 朝廷的旨令来得那么快。
尚不到半个月,皇帝的旨意就快马加鞭地送到了裴瓒面前。
天气晴明,萧瑟的风吹过, 透着丝丝寒意,杨驰被擒后,兵马总督府里的人员被遣散了大半,只留了守卫厨娘一干人等,寻常时候在偌大的园子里瞧不见多少人,很是空旷,可圣旨降下,全府上下跪在院中接旨,瞧着仍是有不少人。
裴瓒在最前方,恭恭敬敬的。
身前宣旨的人却不同于以往那些拖着尖锐嗓子的公公太监,而是千里迢迢策马而来的御前尉官。整个人站在那,气宇轩昂,很是不凡。
圣旨上的内容被一字一句地宣读着,光是静静侯着聆听,大多人便不由自主地震颤着。
不过裴瓒尚且还算淡定。
他领了旨意,眼前的尉官亲自将他扶起。
虽然圣旨上未曾提及裴瓒升官进爵的事,大多话语也都在痛斥杨驰,并没有多少来褒奖他的,可尉官表现得十分恭敬,与裴瓒从前在宫里偶尔瞥见时的冷淡完全不同。 ↑返回顶部↑
这人跟北境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身上还淌着北境细作的血。
裴瓒细细一想,情不自禁地将眉毛皱紧了。
他觉得这事不能经由沈濯去办,寻找能人异士的事情也不能告诉沈濯,甚至连一丝消息都不能被幽明府的人知道。
不动声色地提起一口气,再看向俞宏卿时,对方脸上却是同他一样的惆怅。
裴瓒立刻觉得是自己的皱眉让对方多心了。
“天色已晚,进城去吧,有什么事明日再议,反正急也急不得。”
俞宏卿郑重地点点头,粗略地跟施粥的小厮衙役交代了几句,叮嘱着将米粮袋子收拾好后,便将众人遣散。
他本想学某人,担当起牵马官,不料裴瓒不再上马,只是随他静静漫步。
夜色深重,城中静谧无声,家家户户都熄了灯,除了俞宏卿手中的灯笼,也就只有头顶明月如旧,而在二人身后,马蹄声哒哒,混杂着细声低语,一下下地扣在石板上。
大概是为着先前的点拨之情,和裴瓒不日就要离开寒州的缘故,俞宏卿今日似乎格外珍惜裴瓒的话,仔细的侧耳倾听着,一句也不肯落下。
不过,裴瓒说得大多是些寻常事。
在京都朝堂上的点滴,又或是来到寒州之后的见闻,算不得他身在官场的宝贵经验,也无法再为俞宏卿提点些什么。
只是,像今夜这般的月色不会再有。
第97章 威胁
裴瓒并没有在俞宏卿那里停留太久
只有一夜半日, 见过了原来的老县令和客栈老板,凑了桌粗茶淡饭,简简单单地畅谈几句, 让他原本对俞宏卿放不下的心思,彻底安稳下来。
有老先生那般处处周到的前辈领着,难怪俞宏卿心细远非常人能及。
只可惜老先生年事已高,花白银发,身形佝偻, 被迫离任的十年也让现如今的他没了再担任一方父母官的精力。否则, 裴瓒怎么说也要在皇帝面前举荐一番。
零零碎碎地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 辞别了几位之后,裴瓒再度领着幽明府的那些人赶回兵马总督府去。
他并不心急, 也有四处走走瞧瞧的想法, 于是拢共用了四五日的时间, 将顺路的县城都仔仔细细走了一遍,该敲打的敲打,该提点的提点,就算是那些偏远些的, 并不顺路的,裴瓒也以巡按御史的名义向他们发去了信函。
裴瓒猜测,这些地方官中有不少是受杨驰胁迫的, 但也会有几个本就心思不轨的,他本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上下彻查一番, 可是没想到, 朝廷的旨令来得那么快。
尚不到半个月,皇帝的旨意就快马加鞭地送到了裴瓒面前。
天气晴明,萧瑟的风吹过, 透着丝丝寒意,杨驰被擒后,兵马总督府里的人员被遣散了大半,只留了守卫厨娘一干人等,寻常时候在偌大的园子里瞧不见多少人,很是空旷,可圣旨降下,全府上下跪在院中接旨,瞧着仍是有不少人。
裴瓒在最前方,恭恭敬敬的。
身前宣旨的人却不同于以往那些拖着尖锐嗓子的公公太监,而是千里迢迢策马而来的御前尉官。整个人站在那,气宇轩昂,很是不凡。
圣旨上的内容被一字一句地宣读着,光是静静侯着聆听,大多人便不由自主地震颤着。
不过裴瓒尚且还算淡定。
他领了旨意,眼前的尉官亲自将他扶起。
虽然圣旨上未曾提及裴瓒升官进爵的事,大多话语也都在痛斥杨驰,并没有多少来褒奖他的,可尉官表现得十分恭敬,与裴瓒从前在宫里偶尔瞥见时的冷淡完全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