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寒酥沉默着。
  扫帚声又动了,这次扫得极快,“小郎君听说是染了些风寒,亥时三刻不妨寻一寻药。”
  话音落了、扫帚声便渐远,仿佛刚才的对话从未发生。
  寒酥立在窗前掌心已沁出薄汗,唇角的笑意却深了些。
  夜,宫城内书房,明黄帐幔后传来天家的问话。
  “寒酥回京这几日,做了些什么?”
  侍立在侧的太监忙躬身,“回陛下,那小郎君瞧着是被流放地磨平了性子,没出过外东厢院儿。”
  “今日呢?”烛芯爆了个灯花,照得天家鬓角的霜色愈发清晰。
  “今日更安分。”太监笑得愈发恭顺,“晌午在院里晒暖,捏着半块冷糕喂野雀。喂完就回屋翻旧书了。奴才特意让盯梢的凑近了看,原是本《南华经》。”
  “颐国府那边没动静儿?”天家又问。
  “倒是有的,”太监身子又弓低了些,“国舅府的马车这几日往南宫跑了三趟,每回都停在角门外,是想递牌子通传的,回回都被人拦住。奴才的手下悄悄跟着瞧,头两回马车帘没掀,直到今早才看清,里头坐着的是国舅府里嫡长女。至于那拦牌子的人,是皇后娘娘的手下。”
  “她倒还惦记着。”天家忽然笑了声。国舅府嫡长女与寒酥的婚约是早年定的,只是出事后悬了起来。其中最大的阻力自然是高皇后,她可不愿自己娘家再走下坡路。
  太监不敢接话,只垂着手听着。
  天家的指尖在奏折上无意识地划着圈。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当年寒酥才及膝高,奶声奶气地喊他叔父。
  那时他还不是皇帝,寒酥的父亲还是那个挥斥方遒的将军,兄弟俩常并肩站在边关,说若有一日……要共治这万里河山。
  谁曾想河山是得了,但“功高盖主”四个字像根刺,让他坐进了这龙椅也还是不觉踏实。
  兄长当年手握兵权,朝堂上一半官员都听他号令,就连边关将领见了萧王令牌都要先行礼再奏报。这江山,到底是没办法共享的。
  可寒酥不一样。这孩子自小就透着股韧劲。明日宣他觐见,该说些什么?
  天家心中有不忍、有忌惮,更有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盼:盼那孩子真能放下过往,也盼他……别像他父亲那般,走到绝路。
  长叹一声,天家摆了摆手,“明日宣。至于那些年轻人的事,由着他们折腾。”
  太监应喏,心里跟明镜似的。皇上这话听着像是松了口,实则是把这桩婚事当成了新的眼线。那国舅爷本身得的也是个靠边站的闲职,若嫡长女再嫁了寒酥,天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寒酥留在京城。
  儿子在京城了,白川府那位纵有天大的本事,有生之年自然也不会再有什么轻举妄动。
  ******
  那晚待亥时三刻临近,南宫外东厢倒是有了点儿动静儿,盯梢的后来往宫里回报,说打白川府过来的小郎君终是受不住东厢寒气,夜寒咳嗽了起来。
  外东厢小厮再怎么狗眼看人低,也不敢在天子脚下做得太过份,还是多提了两盏灯笼送药过去。
  盯梢的人便也往西侧耳房看,情况属实,且那小郎君服了药便睡下了,没再生事。
  可他万万也没想到提灯笼出来的却不是送药小厮……
  寒酥那晚得了几个重要的信息,一是萧王旧部暗中掌控了的三处粮仓位置、二是可调动的人手、三是兵器藏匿处。
  另还有封密信,是北境守军换防日期,以及旧部在白川府附近的驿站安插了驿卒,都是能随时通报消息的亲信。
  寒酥这才知道,父亲打算起事的消息早在嘉年华前就递出来了,是借着帮白水村采买的由头送下山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