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陵一边咬着吸管,暴风吸食皮蛋瘦肉粥,一边想着待明年,严教授不会又上周一早八课吧?
  “铛铛铛”,上课铃声响起。
  严教授碰了碰脖子上挂着的小话筒,温声开口,“欢迎各位同学来到燕京大学历史学院。我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严辞,承担本学期中国古代史教学任务,讲述时代从史前到魏晋南北朝。PPT上是第一课——中华民族的古老起源。”
  果然简单!只有四个字!江陵转眸望着PPT。
  “同学们,我们即将开始本学期,也是你们大学四年的第一课。上课前,我们理应有深入交流,探讨一些基本观念。譬如你们对历史的看法,老师对你们的期望。但依照我的教学习惯,这个交流可以放到随后三节课。大家需要熟悉我的讲课风格、讲课习惯。在大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讲课方法。在大学,没有标准教案、也没有标准答案。你听某位老师的课,就是听他对历史怎么看。”
  没有标准答案?江陵脑中浮现一张张满分试卷。
  “于你们而言,中学学习只要记住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考试时如实填写即可。但大学阶段不同,你们的学习任务,不再是等待老师给出答案,而是寻找自己的答案,寻找每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你们需牢记,大学没有标准答案,就像真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元的。”
  这个道理,江陵明白一点。高中政治课有学,真理会根据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转移。
  “譬如关于历史分析,会有多种答案。每位老师的答案都不同,随着学习深入,你们也会有自己的答案。我们不能武断地评判,哪种是对,哪种是错。对于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无谓对错。”
  没有对错?江陵怔怔盯着严教授,满面疑惑。
  严教授笑了笑,“以宇宙举例。科学角度,它起源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但那只是科学意义上的宇宙观而已,还可以有其它说法。西方认为是上帝创造,东方有盘古开天地之说。当然,我知道,你们认为宗教的说法不是科学。”
  江陵更为疑惑:就是不科学呀。
  严教授笑容更深,包容睿智,“同学们,你可以说它们不科学,但不能认为它们对人类生活没有意义。世界上有诸多信教徒,他们有自己信仰、宇宙。若我们坚持认为他们迷信,愚昧,而我们活在真理中,这即是缺乏基本尊重。他们人数众多,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对世界有自己的理解。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理解。”
  江陵眨眨眼: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严教授总结陈词,“有科学意义上的宇宙,也有心理意义上的宇宙,更有艺术上的宇宙。对于一个宇宙,有多种认识途径、解释方法。”
  江陵恍然大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宇宙,没有谁比谁的宇宙高级。
  严教授目露期许,“没有唯一正确的东西,我们必须学会对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从中学到大学,思维方式要发生变化。燕京大学是研究性大学,历史学院培养研究性人才。”
  历史课连上两堂,之后是大学英语,下午前两节是马原,后两节是江陵期待已久的《考古学导论》。
  主讲人是池教授。与严教授提点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池教授先行讲述燕大考古系辉煌历史。
  民国年间,马衡、向达先生以及知名历史人物——胡适,共同开风气之先,成立国内大学第一个考古研究室;建国后,苏秉琦、宿白先生等前辈继续发展扩大考古系,培养近2000名考古、文物事业人才。
  众毕业生,散落五湖四海、大江南北,铺就新时代的文化赞歌。
  相较其它课程繁多的院系,考古系从大一起便注重实践。院里将新生所有课程安排在周一-周三,周四周五全天无课,任学生自由行动。
  周四,江陵等人走进赛克勒。
  赛克勒是本院博物馆,全称为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既供学生实践,又对外开放。1993年建成后,既设有常规展览,又有师生策划的特展,吸引全球各地人员参观,接待过大量国际要人。
  江陵来时,张思佳在此策划敦煌285号窟复原展,另三名博物馆专业研究生与隔壁华大美院研究生合作策划一场18世纪的中外对比画展。
  大雪双眸亮亮,“陵陵,我要和你一起留在历史学院!”
  “真的?”,江陵不可思议,三位舍友均有大一学年结束后转专业想法,尤以大雪最为强烈。
  大雪望着一幅幅复制画作,瞧见巴洛克的恢弘,洛可可的柔美,感受新古典主义的理想,启蒙思想的光辉,“我可以学考古,再申请博物馆专业研究生。”
  历史学院共有三个系,历史系、考古系、文化遗产系。文化遗产系有博物馆、文物保护等专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