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3)
“一个罪魁祸首的儿子,一个名义凶手的儿子,一个遇难者的女儿。”凤衡勉强笑笑,“他们自动以为我们天然无法相处,所以并没有对我们有什么提防。”
“提防?”陈冶秋注意到凤衡的用词。
“除了他们自己人之外,所有人都值得被提防。”凤衡说,“凤岳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然他不会同意把喃喃带回北京,也不会杀死小光……”
提到辉子,陈冶秋心里其实五味杂陈。
他发现自己始终无法描摹辉子这个人,他对辉子的所有认识,都是辉子愿意展示给他看的,和凤栖梧一模一样。
“他们对我们放松了警惕,我们就有机会偷偷出来见面。”凤衡看向陈冶秋,从他的目光中读出了疑惑,便解释道,“你想问我们为什么见面?因为小光在医院里和我们说,他的父亲李占军是个很好的人,从来不喝酒,更是连烟都不碰。他们说坠机是因为他父亲吸了毒又喝了酒导致的,他不信,更不认。”
“你为什么相信他的话?”陈冶秋问。
“我也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在家里时,姑姑、四叔恶狠狠地和老太太编排我父亲的样子。”凤衡咬了咬牙,凤岭涂着猩红指甲油的手在纸上点点画画、凤岱紧攥着拳头挥在空中、老太太捻着念珠说她都安排好了时眼角的皱纹似乎又出现在眼前,“我很难不怀疑。”
回到寨子后,凤衡和李光会在半夜偷偷溜出寨老的竹楼去找玉喃。
李光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连个大人都没有,他又拒绝和所有人接触,只自己在寨子里东躲西藏。他不是个重要的人,不过是个机长的儿子,所以没有人在意他。
而凤衡,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谁也不认为他会偷跑出去。
所以,他们去玉喃家时,并没有人注意。
只是玉喃并不愿意见到他们。
上门的第一天,玉喃尖叫着对他们又打又踢,还朝他们丢东西。李光不想他们被邻居t发现,就上去拉她,手被她咬得鲜血淋漓也不肯松开。
后来的几天,他们还是悄悄去,慢慢从竹楼外进了院子,然后进了屋子。
最后,凤衡把一块玉观音放在玉喃面前,他们终于一块儿坐到了火塘前。
那时他们互相沟通不了,玉喃没到上学的年龄,不会说汉语,凤衡和李光更不会说傣语,但他们依旧靠着比比划划和乱涂乱写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玉喃用烧焦了的木棍在地上画了她从波岩洼那儿听到的只言片语,画完,她用脚抹掉。李光也比划着,说这一切都是人为的,他父亲的安全飞行记录有目共睹。
凤衡摸摸玉喃的头,端了水给她洗脚,然后说,他的奶奶、姑姑、四叔和哥哥,或许就是始作俑者。
三个孩子都沉默了,火塘里燃着的火焰似乎烧进了他们的眼中。
“她怎么知道坠机不是意外?”陈冶秋疑惑地问道。
“当时处理事故的警察说漏嘴了。”凤衡解释道,“所以我们来找喃喃时她不愿意见我们,一是因为我们的父母确实害死了她的家人,她很痛苦。二来是她听到那些话,本能地觉得我们很危险,可能和警察口中的那些人是一伙儿的,所以她不想我们靠近。”
凤衡离开前两天,他们还是来玉喃家坐了一整晚。清晨时,凤衡提出,要把玉喃带走,去北京。
玉喃有些犹豫,最终举起胸前的玉观音,说如果观音让她去,她就去。
然后,她把玉观音丢出竹楼。
玉观音在空中划出一个利落的弧度,很快要坠地。但李光比它更快,混不在意似地从二楼直直飞了出去,打着滚,接住了玉观音。
手在胳膊上抹了一下,胜利般抬了起来,玉观音被攥在手指上,毫发无损,只是沾了血。
他说,玉喃,你的命运是能改变的。
那一天,李光的手骨折了。痊愈后,右手侧面有两块骨头突出,二十年后成了他的催命符。
也是那一天,李光说服了他们报仇。 ↑返回顶部↑
“提防?”陈冶秋注意到凤衡的用词。
“除了他们自己人之外,所有人都值得被提防。”凤衡说,“凤岳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然他不会同意把喃喃带回北京,也不会杀死小光……”
提到辉子,陈冶秋心里其实五味杂陈。
他发现自己始终无法描摹辉子这个人,他对辉子的所有认识,都是辉子愿意展示给他看的,和凤栖梧一模一样。
“他们对我们放松了警惕,我们就有机会偷偷出来见面。”凤衡看向陈冶秋,从他的目光中读出了疑惑,便解释道,“你想问我们为什么见面?因为小光在医院里和我们说,他的父亲李占军是个很好的人,从来不喝酒,更是连烟都不碰。他们说坠机是因为他父亲吸了毒又喝了酒导致的,他不信,更不认。”
“你为什么相信他的话?”陈冶秋问。
“我也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在家里时,姑姑、四叔恶狠狠地和老太太编排我父亲的样子。”凤衡咬了咬牙,凤岭涂着猩红指甲油的手在纸上点点画画、凤岱紧攥着拳头挥在空中、老太太捻着念珠说她都安排好了时眼角的皱纹似乎又出现在眼前,“我很难不怀疑。”
回到寨子后,凤衡和李光会在半夜偷偷溜出寨老的竹楼去找玉喃。
李光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连个大人都没有,他又拒绝和所有人接触,只自己在寨子里东躲西藏。他不是个重要的人,不过是个机长的儿子,所以没有人在意他。
而凤衡,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谁也不认为他会偷跑出去。
所以,他们去玉喃家时,并没有人注意。
只是玉喃并不愿意见到他们。
上门的第一天,玉喃尖叫着对他们又打又踢,还朝他们丢东西。李光不想他们被邻居t发现,就上去拉她,手被她咬得鲜血淋漓也不肯松开。
后来的几天,他们还是悄悄去,慢慢从竹楼外进了院子,然后进了屋子。
最后,凤衡把一块玉观音放在玉喃面前,他们终于一块儿坐到了火塘前。
那时他们互相沟通不了,玉喃没到上学的年龄,不会说汉语,凤衡和李光更不会说傣语,但他们依旧靠着比比划划和乱涂乱写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玉喃用烧焦了的木棍在地上画了她从波岩洼那儿听到的只言片语,画完,她用脚抹掉。李光也比划着,说这一切都是人为的,他父亲的安全飞行记录有目共睹。
凤衡摸摸玉喃的头,端了水给她洗脚,然后说,他的奶奶、姑姑、四叔和哥哥,或许就是始作俑者。
三个孩子都沉默了,火塘里燃着的火焰似乎烧进了他们的眼中。
“她怎么知道坠机不是意外?”陈冶秋疑惑地问道。
“当时处理事故的警察说漏嘴了。”凤衡解释道,“所以我们来找喃喃时她不愿意见我们,一是因为我们的父母确实害死了她的家人,她很痛苦。二来是她听到那些话,本能地觉得我们很危险,可能和警察口中的那些人是一伙儿的,所以她不想我们靠近。”
凤衡离开前两天,他们还是来玉喃家坐了一整晚。清晨时,凤衡提出,要把玉喃带走,去北京。
玉喃有些犹豫,最终举起胸前的玉观音,说如果观音让她去,她就去。
然后,她把玉观音丢出竹楼。
玉观音在空中划出一个利落的弧度,很快要坠地。但李光比它更快,混不在意似地从二楼直直飞了出去,打着滚,接住了玉观音。
手在胳膊上抹了一下,胜利般抬了起来,玉观音被攥在手指上,毫发无损,只是沾了血。
他说,玉喃,你的命运是能改变的。
那一天,李光的手骨折了。痊愈后,右手侧面有两块骨头突出,二十年后成了他的催命符。
也是那一天,李光说服了他们报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