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2)
姚舜君固然坦诚,但和人打交道用钱做战略,必定是老狐狸。
翁如晤终于凑齐了图片,把姚舜君送花的照片放在了九宫格中间,犹豫着点击发送的时候还在和他打趣:“我的演出有这么好吗?你这个心态像是追星啊。而且我站在
角落,只是在谢幕的时候出来鞠躬,加在一起的戏份都没有十分钟,也只有你会觉得这是个专属于我的舞台……”
“那就当我是追星。”
翁如晤摘掉眼镜,就像同事们说的,她不戴眼镜的时候会更漂亮。她还没卸妆,冲着姚舜君眨了眨眼睛:“那你想要什么奖励,我可以给你饭撒。趁着我粉丝还不多,还愿意媚粉,我可以给你一些特殊奖励,拍立得合影?签名?独家小卡?还是……”
她忽然被拉了一把,跌进一个满是寒意的怀抱,防光眼镜和花都失手掉在地上,手机似乎碰到了发送键,也许没碰到,但她在有些窒息的怀抱里才如梦初醒,暧昧,太暧昧了。姚舜君拥抱得太紧,她还没有反应过来是否该回抱,身体先跟着温暖了。姚舜君贴在耳边,声音有压制不住的急迫,也有焦虑的泄气。
“应该早点找到你的。”
☆、
第39章 Chapter39谁说我要抢男人?我只抢男人的饭碗
在翁如晤的印象里,她初中时曾经参加过一次文艺汇演,唱的是可米小子的《青春纪念册》。她不擅长交朋友,初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被友谊打动,她临时的同桌皮肤很白声音甜腻,心地也柔软,喜欢穿红色,班级里的男孩都暗恋她。在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称呼彼此的年纪,叫同学“男孩”“女孩”——温柔的称呼就像春风,轻易地就可以把人聚在一起。翁如晤完全不会唱歌,但也不跑调,在她反复问“要不要和男孩一起走到台中央去唱一段”的时候,翁如晤委婉地拒绝了。那首歌五分钟,暗恋的人就站在背后弹电子琴,才华横溢的男孩亲自扒了琴谱,她不敢站在灯光下,担心自己穿校服笨拙的身材和不太漂亮的短发会被他看到。
何况嗓音并不算好听,站在旁边摆摆手唱和声就可以,不需要话筒,她只是点缀,站在舞台上是一种人生体验,是家里从来没有期待她会站在这样的舞台上的……独特体验。
爸爸那天特意到场,站在二楼看他的演出,但没有发表过任何评价,她至今也不知道爸爸的想法。是会为女儿骄傲吗?她身上蓝白相间的T恤和米色裤子完全没有青春洋溢的气息,骑自行车太多也晒得很黑,和青春纪念册主题完全不搭。爸爸也是能轻易看出自己的女儿不够漂亮不适合站在最中间的吧?那他……为什么来呢?
她二十八岁的朋友圈引爆了微信,回到家没来得及看微信的她,醒来收到了几十条消息,评论区问第五张照片的男主角是谁,都纷纷问她是不是有了新的男朋友。除去几个有工作往来的人在祝贺她当上导演,其余的都在质问黑衣男子姓甚名谁,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这算一种……官宣。还没等翁如晤看姚舜君的消息,才发现自己还有十几个未接来电,还会是谁,远在一千公里开外的父母,对黑色衣服的高大背影同样好奇。
“猪儿,终于接电话了。你那个照片是在做什么?”
“不是都给你们发了海报和简介吗?这是我导演的戏呀。”
“我女儿做导演?这么厉害!”
从现在意外的样子不难看出,第一,没把翁如晤发来的演出预告放在心上,第二,明显没想过女儿会当导演。翁如晤撇撇嘴,虽然只是声演剧的导演,观众体量都没超过五百人,但她迈出一步,比谈恋爱令人骄傲多了。
爸爸把电话抢了过来:“什么导演?你跟张艺谋合作了吗?”
“……爸你这思路跳脱的,跟我这有啥关系。”
“那个男人是谁?你男朋友吗?”
“投资人,出于礼貌给我送了花,但他是和老板打交道的人,不会看上我这种小杂碎的。”翁如晤撇了撇嘴,就说这照片太容易让人误会,对朋友圈里的人来说堪称官宣。但在父母这儿还是要坦诚,最好几句话撇清关系,不然他们会直接把孩子的名字都起好,还会找人算八字。
那个拥抱……是夜晚冲动的行为,是迷魂丹,姚舜君只是追星大粉,做她这行最忌讳“爱上粉丝”,不要相信。
“那这是什么节目,每个人一个话筒,给大学生拍文艺汇演吗。”
“……这都是专业演员呀,你喜欢看的谍战片和抗日神剧也是需要配音的。”翁如晤觉得爸爸的思路也很神奇,导演就是张艺谋和陈凯歌,但礼堂里表演节目就都是文艺汇演,认知即一切,还完全不听解释。但她还是骄傲地解释了一遍:“我一个月都没怎么睡觉,导演了这部戏,要不是读研的时候导得多,我还选不上呢。”
爸爸沉默片刻,发出了更加直击灵魂的拷问:“还要没日没夜地导?你们上海不遵循劳动法吗?”
“……”
“你看见过那些婚礼跟拍的摄影师吗?跟在新郎新娘身后拍,一整天下来灰头土脸。说了别不信,穿的黑西裤黑旅游鞋,冒烟咕咚的天气,裤子都是黄的,那叫梦想吗?那叫自讨苦吃。你还年轻可以做这个,三十岁以后呢?也继续没日没夜地工作吗?”
翁如晤火冒三丈:“三百六十行,在你眼里只有坐办公室的最厉害是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