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对你也很难办吧。”
  话毕,周予夏不再理会,径直离开学校。
  十年了,胳膊上的每一道疤痕都在提醒她曾经过的是什么日子。
  再见到白露,她以为自己会害怕,可她的内心却异常平静。
  最近那些遗忘的记忆也频繁突然出现在脑中,她也没那么痛苦,偶尔还会觉得,这似乎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她并非亲历者,而是旁观人。
  霎那间,她恍然失笑。
  原来她已经释怀了。
  至于白露,周予夏只有怜悯与可悲,尤其是再看见她仍如昔日的模样。
  白露出生在怎样的家庭,又是在怎样的教育中长大,才会成为今天的她,甚至在大家都或多或少会都会因为年岁成长的日子里,她怎么做到十年如一日的心性呢?
  细细回想,班上的同学和白露交好,一部分是因为惧怕她,一部分出于有利可图的目的。
  亦或许,白露和她一样,多年来并没有任何交心的朋友,都是可怜人。
  可怜人总会容易互相为难。
  周予夏下午接到一个年仅十岁的儿童患者。
  中度抑郁,伴有癫痫,头痛。
  这样的症状对于儿童来说并不常见,她下了医嘱,要求一定要照脑部CT以及脑血管造影。
  精神医学鉴定需要首先排除身体器质性病变,也就是身体生病造成的精神症状。
  一般情况下,她会先问病人要不要做CT,验血什么的常规检查,大多时候病人不愿意,她也不会强求,可是今天这个儿童患者,以经验判断,有必要先做身体检查。
  结果已出,周予夏想得没错,是脑肿瘤引起的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样的病例经常发生,只是十有八九都是先住院治疗身体器质性疾病,别科医生再根据患者精神状况,请精神科
  会诊。
  这位小朋友的妈妈却第一时间选择挂临床精神科,确实不常见。
  了解情况周予夏才得知,小朋友的妈妈大学就是学精神医学的,孩子出生后无法兼顾工作与家庭,做了全职妈妈。
  听孩子妈妈说,她现在还会经常在网上看医学相关的公开课,想着有朝一日能重返岗位。
  听到这里,周予夏在心里不由自主感慨这位母亲爱护子女的心意,她宁愿选择牺牲自己的时间和事业来成全孩子。
  有了专业人士,解释起来就方便多了。
  先解决脑肿瘤问题,抑郁症状自然会改善。
  母亲听从周予夏的建议,带着孩子去了隔壁的神经外科挂号。
  刚刚神外的人特意过来告知周予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