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见周予夏传来的消息,嘴角不自觉扬起了弧度,好像她本人站在眼前指着满满和他控诉。
  他指尖在屏幕来回快速点了几下回复:
  它平常都是早晚各跑五圈。
  周予夏收到他消息时正弯着腰做拉伸,许久没运动,肩膀大腿肌肉还在隐隐作痛。
  不做拉伸,她恐怕明天都起不来。
  看见黎初临的消息时,差点晕过去。
  五圈,岂不要散架
  不容多想,她迅速编辑四个字:人危,速回。
  嫌语气不够,还把句号改成感叹号,刚要按下发送键,就缓过神来了。
  理性想法瞬间占据高地——和他保持距离。
  她迟疑半晌,最终还是长按删除键,把手机扔到了一旁,不再回复。
  第二天星期四。
  周予夏心心念念满满,早上特意早起一个小时去黎初临家遛狗,然后又回家梳洗吃早饭才去上班,刚到医院便马不停蹄去病房巡诊。
  最让她放心不下的还是一周前来住院的孙木苇。
  孙木苇外伤愈合得差不多了,只是仍然不愿意和人交流。
  高考在即,孙木苇母亲急得不行,每天一下班就来病房看望儿子。
  听护士说,孙木苇母亲把自己的焦虑一股脑地灌输给孩子,分明周医生已经嘱托不要再给患者心理压力。
  李清婕鼓起勇气找到孙母,又重申严重性,后来每到孙母探病时分,她干脆守在房门口等着。
  孙木苇母亲还是怕医生的,就没再继续训斥孩子。
  周予夏巡诊时候,一进门,就看见角落的病床上,孙木苇双眼无神,耷拉着脑袋,没有任何好转迹象。
  她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开导孙木苇。
  轻缓地说道:“自残行为增多,你愿意告诉我说明你还是有想活下去的想法,你不想说原因,没有人可以强迫你说出来,在医院好好休息调养,把治愈自己交给时间好吗?”
  人的健康状态和精气神息息相关。
  虽然她开了药,也做了很多的嘱托,但是孙木苇的情况没有任何起色,他不说明自己难受的原因,医生也不能强硬对待,只能开药物进行缓解,然而病情越来越重。
  周予夏征求孙木苇母亲的同意,安排了心理科医生会诊,一连三天,成效甚微。
  心理科的张大夫走出病房门,看见孙木苇母亲和周医生都站在门口,孙木苇母亲眼圈发红,看来是刚哭过。
  张大夫摇摇头,病人不开口,他也束手无策。
  周予夏扶着孙木苇母亲就近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坐下,眼看着孙母表情渐渐消沉下去,鼻尖一红,扶着膝盖呜咽起来。
  周予夏从口袋里摸出一包未开封的纸巾,从里面抽一张出来,递到孙母面前,“阿姨。”
  孙母哭得有气无力,这些天担心儿子的情况,她头顶上多了许多白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