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8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吃饱喝足了,两人就对上两招,活动活功筋骨。王尧一个多月闷头准备考试,很久没打这么舒坦了。
  打完了,肚子又饿了,再吃一顿……
  等第二天赵知新龇牙咧嘴浑身酸痛的走出家门,看到街上胡同口贴的王尧画像,再一看内容,赵知新心道坏了……
  杨士庭顶着两个乌黑的大眼圈,揪着王尧的耳朵恨声骂道:“你能耐了啊,敢躲起来不回家!”
  王尧哭丧脸求饶道:“我以为你知道。”
  杨士庭:“你不跟我说一声,我从哪里知道!我是有千里眼,还是有顺风耳?”
  王尧委屈哭道:“你不是什么都知道嘛呜呜……”
  在杨士庭这里,王尧向来不带脑子,全凭本能生活,在他眼中,杨士庭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他怎么知道杨士庭居然会不知道他在哪里?
  耳朵好疼呜呜呜。
  赵知新在旁扎着手不知道该怎么劝,只得不住道:“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杨大人你罚我吧,快放了文思吧,瞧耳朵再给拧掉了……”
  还要参加殿试呢,可给会元留点面子吧。
  杨士庭看了眼巴着门口看热闹的街坊邻里和庶常馆的翰林院庶吉士们,只得松手,对德亨致歉道:“劳动殿下帮忙寻了一夜,下官无以为报……”
  德亨也是心累,温和道:“无妨,人没丢就好。杨大人该为令弟配个贴身书童伺候,能免不少麻烦。”
  杨士庭忙应道:“今儿个回府我就给他配上,定将他看的牢牢的……”
  第429章
  王尧说, 恩科会试,是德亨专门给福山学子出的题,那就有失公允了。
  明算明法就不说了, 第一份报纸发行上占了有将近一半的版面是给这两样的,参考书籍,以什么方式出题,例题等, 展示的明明白白。
  为了给天下举子们留出足够的复习时间,会试还推迟了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时间里,之前若是有涉猎有专精的,一个月复习时间足够了,若是之前根本没有学过的,尤其是数算,别说一个月了, 就是给你一年时间, 你也学不明白。
  所以,还是要靠平时积累。
  提前公布了大半年时间, 能考的,在乡试这一关就过了,只要能过的,数算和刑狱都是在基准水平以上的,会试是选优。
  从各方面综合选优,科举历来就是优中选优。
  所以, 举子们不能拿多出来的这两科说事儿, 找自己没考上的原因。
  那策问三道题, 是出的太偏了, 专门为难他们的吗?
  肯定不是啊。
  第一道题,朋党。与天盛元年恩科同时公布的,还有停止浙江全省乡、会两试的决定,你都没想过原因的吗?若是知道了原因,有没有想过,若是自己考上了,成了朝廷一名官员,自己会不会也成为朋党的一员?
  若是限于才智,自己没想过,你的师长呢?同学呢?士绅呢?他们就没有议论的吗?没有就此出题作一作有关朋党的文章吗?你若是真只知道在家闷头读书的学生,你的书你的知识从哪里学来的?
  第二道题,“摊丁入亩”。从雍正元年开始,“摊丁入亩”已经推行了整整五年了,早就推行到国内每一亩田地上了。你们家田间地头,老百姓是怎么看待缴纳赋税这件事的?乡里、官衙具体是怎么收税的,官绅对这种收税方式的态度如何?言论如何?你提不出好的建议,这些言论和态度总能写一写吧?
  再不济,报纸上特为雍正元年恩科状元于振的策论殿试答卷单设一页,读过吗?读过有什么感想?报纸最后一行字向天下士子征稿,自己有试着写一写去投稿吗?自己不写,有没有思考过?有没有听师长讲过有关此方面的课?
  “摊丁入亩”这一道,相当于开卷答题,你抓住机会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