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8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士庭:……
  他还以为青梅竹马多么情深呢,看来是他想多了。
  王尧看着街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满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稀奇,惊叹道:“京里人发型种类真多。”
  是很多,都是这几年、尤其是近几个月才多起来的。
  雍正朝之前,具体来说,是康熙年间万国会之前,北京城内外都是统一的金钱鼠尾头。
  万国会之后,许多南洋民人入京,他们的发型就是头发全剃,然后留一寸长的发茬,说是这种发型在海上不容易得病。
  没有头发,就不容易长寄生虫、头皮闷痘和细菌感染,留一寸长发茬,是为了防晒,保护头皮。
  然后就到了雍正朝,海运更加发达,一些沿海诸岛比如海南岛,男子就流行头顶留长度不过耳的短发,脑后留长发,编辫子。
  留这种发型的基本上都是不出海的读书人和富家翁,因为天高皇帝远,他们留了短头发,既没有违抗朝廷的剃头令,也留了头发。
  属于折中的“偷奸耍滑”。
  然后就是庙屯、西伯利亚、漠北蒙古那边来的,他们有的在头顶留发,有的在脑侧留发,有的在脑后留发,其余全部剃光,留下的头发编辫子。
  但也很有一部分人,留全发,然后在头顶扎短马尾,或者发髻。
  全发在福山很常见,甚至在东洋、南洋、马六甲等诸多岛屿都很常见,只要不去□□、越这种有监察御史的地区,只要不登岸,谁都管不着你什么发型。
  当年佟佳氏打着端惠公主的名号出海去马六甲,曾有佟佳氏提出强制剃发的建议,当夜就被人丢进了海里。
  在海上,他们有自己的王,他们的王以前留什么发型,他们就留什么发型,其他人都管不着。
  到了天盛朝,这些“海外”的民人纷纷登岸,随着外国使臣来京参加万国会。
  他们已经做好了被强制剃头的打算,但入京之后,完全没有听到要剃头的动静,他们也就这样了。
  留一个好看的发型,能掩盖面貌上的缺点,彰显五官的优点,留头发可比剃头好看多了,嘻嘻。
  果然,还是他们的王当家做主日子过的舒服。
  男子发型种类多样,女子发型和服饰那就更是百花齐放了。
  大袖旗袍,对襟褙子撒花百褶裙,金步摇,钿子头,飞天髻、灵蛇髻、元宝髻、堕马髻……只要你想的出的花样,都可以梳出来,大方的走出去。
  若是引的众女模仿追捧,还会成为五聚阁的座上宾哦,五聚阁的新头饰和新衣裳,先让你穿了出来做“模特儿”,若是卖的好,还会给分红呢。
  在近来一段时间,女子梳妆,已经不是深宅大院的太太奶奶小姐们的专属了,它走入了千家万巷,成为大姑娘小媳妇也可以效仿的美。
  杨士庭道:“这里是南城,看着花样多些,进了内城,就是以剃发居多了。”
  王尧挠了挠自己已经长出头发的青头皮,捋了下脑后留了拳头大小头发却只能辫三个骨节的小辫儿,问道:“那我这样的是不是很奇怪?”
  杨士庭忍笑道:“没,你跟定王一个发型,没人会觉着奇怪。”
  王尧松口气,又得意道:“哇,我居然跟殿下留了同一个头啊,真是缘分。”
  杨士庭拍他一记:“缘分个球球,定王是嫌丑罢了,你看着吧,那什么剃头令,早晚得废。”
  王尧为难:“那不会留长发吧?我觉着剃光头挺省事儿的。”洗脸的时候顺便呼噜一下头,多么方便啊。
  杨士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