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夜之昴 第61节(2 / 4)
目光越过这人,她望向了严轻:“我们带他上楼,别让他在楼下留痕迹,明早厨子和老妈子还要回来上工。”
严轻放下了手枪:“你还认识绑票的?”
“他原来不是干这行的人。”林笙匆匆扫了那人一眼:“他所说的那位秦会长,曾经帮助过我们。”
*
*
林笙让看门的老刘守好大门,然后回餐厅穿上鞋子,和严轻将秦青山带上了楼。她问秦青山:“你是怎么找到我这里来的?你知道我在上海?”
秦青山走起路来有点踉跄,但神色如常,气息也稳:“我原本没想过你会在这里,我是先认出了他,追查他的时候顺便发现了你。”
林笙又问:“你不止认得他,你还认得他师父吧?”
“岂止是认得。我雇了他师父去杀程静农,酬金也提前付了,结果钱全打了水漂。真不知道是我运气太差,还是他师父徒有虚名。”
说到这里,他扭头望向严轻:“不过看你那夜的身手,你的师父应该也是名副其实才对,他怎么就折在了程静农家里?”
严轻也看着他:“因为你的眼光不好,他的眼光也不好。”
秦青山和他对视了片刻:“我不大明白你的意思。”
林笙推开身旁的一扇房门:“不明白没关系,你有问题可以问我。”
他随她进了那间空屋:“我的问题太多了,不过在提问之前,我先讲讲我的情况,也算是我对你坦诚相待。程静农现在已经查出了我的身份,我是死里逃生逃过来的。之所以会逃到这里来,也是那一夜我后知后觉,发现这位高手似曾相识。”
“可那一夜程心妙就是他救走的,你不怕他把你绑起来送去程公馆?”
“他应该也怕我把他的真实身份说出去。”
“他可以对你杀人灭口。”
“我还没失败到光杆司令的地步。我知道的,我藏在别处的弟兄们也知道。他至多是只能杀我一个人,无法灭全部口。”
“所以?”
“一个不得见光的杀手,忽然有了个体面的太太,有了个可以见人的正经身份和名字,这就证明他的真实身份需要掩饰,他有秘密,他要保密。虽然我查了几天,只查到了他的住址,还不知晓他的秘密,但我想凭我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挟制他也已经足够。”
“你就没想过他也许和程家是一派的?他只是对着程家以外的人要保密?”
“就算他不可信,那么还有你。你能和他凑成一家,就证明了他不可能和程家那群汉奸是一派。”
林笙顿了顿,问道:“你想威胁他做什么?”
“很简单,收留我。”他又看了严轻一眼:“程静农正在四处搜捕我,对我是不死不休,而我现在想要离开上海已经太迟、走不成了。”
“如果我们肯收留你,你要住多久?”
“不会太久。我有事情还未做完,我也赶时间。”
“你要做什么?”
“给秦家报仇。”
“秦家?”
“对,秦家八口。” ↑返回顶部↑
严轻放下了手枪:“你还认识绑票的?”
“他原来不是干这行的人。”林笙匆匆扫了那人一眼:“他所说的那位秦会长,曾经帮助过我们。”
*
*
林笙让看门的老刘守好大门,然后回餐厅穿上鞋子,和严轻将秦青山带上了楼。她问秦青山:“你是怎么找到我这里来的?你知道我在上海?”
秦青山走起路来有点踉跄,但神色如常,气息也稳:“我原本没想过你会在这里,我是先认出了他,追查他的时候顺便发现了你。”
林笙又问:“你不止认得他,你还认得他师父吧?”
“岂止是认得。我雇了他师父去杀程静农,酬金也提前付了,结果钱全打了水漂。真不知道是我运气太差,还是他师父徒有虚名。”
说到这里,他扭头望向严轻:“不过看你那夜的身手,你的师父应该也是名副其实才对,他怎么就折在了程静农家里?”
严轻也看着他:“因为你的眼光不好,他的眼光也不好。”
秦青山和他对视了片刻:“我不大明白你的意思。”
林笙推开身旁的一扇房门:“不明白没关系,你有问题可以问我。”
他随她进了那间空屋:“我的问题太多了,不过在提问之前,我先讲讲我的情况,也算是我对你坦诚相待。程静农现在已经查出了我的身份,我是死里逃生逃过来的。之所以会逃到这里来,也是那一夜我后知后觉,发现这位高手似曾相识。”
“可那一夜程心妙就是他救走的,你不怕他把你绑起来送去程公馆?”
“他应该也怕我把他的真实身份说出去。”
“他可以对你杀人灭口。”
“我还没失败到光杆司令的地步。我知道的,我藏在别处的弟兄们也知道。他至多是只能杀我一个人,无法灭全部口。”
“所以?”
“一个不得见光的杀手,忽然有了个体面的太太,有了个可以见人的正经身份和名字,这就证明他的真实身份需要掩饰,他有秘密,他要保密。虽然我查了几天,只查到了他的住址,还不知晓他的秘密,但我想凭我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挟制他也已经足够。”
“你就没想过他也许和程家是一派的?他只是对着程家以外的人要保密?”
“就算他不可信,那么还有你。你能和他凑成一家,就证明了他不可能和程家那群汉奸是一派。”
林笙顿了顿,问道:“你想威胁他做什么?”
“很简单,收留我。”他又看了严轻一眼:“程静农正在四处搜捕我,对我是不死不休,而我现在想要离开上海已经太迟、走不成了。”
“如果我们肯收留你,你要住多久?”
“不会太久。我有事情还未做完,我也赶时间。”
“你要做什么?”
“给秦家报仇。”
“秦家?”
“对,秦家八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