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迹可循 第2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了,“常道”也有“变数”,身处其中,同样是万不得已,个人选择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看江望和许归忆怎么考虑的了。
  思及此,迟烁忽然很庆幸自己有个开明的母亲。
  “那十一他们——”姜半夏语气有点着急,迟烁却突然换了个话头:“江望和十一的相处模式跟陈词念念不太一样,虽说也护短,但是经常吵嘴。十一小时候爱哭,每次惹她哭的是江三儿,惹哭后巴巴哄着的也是江三儿。”
  “起初我们几个都觉得俩人有那方面意思,准能成。谁知后来闹掰了分道扬镳,一点儿不耽误两个主儿找女朋友的找女朋友,找男朋友的找男朋友。”
  “你是不是不看好他们啊?”姜半夏边走边问。
  迟烁皱眉,说看不看好也谈不上,他只道:“哪有人在一块天天吵嘴的,那日子过的得多累啊对吧。”
  迟烁牵着她慢悠悠踱着步子,姜半夏一直耷拉着脑袋,静默半天,她忽然说:“可是有人吵嘴,生活才有乐趣啊,对吧?”
  迟烁一愣,步子停了停,想了想也笑了:“嗯,你这样说也对。”
  第15章 “下次见面,我要你。”……
  北京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寺庙甚多,最负盛名的当属市内东北角的雍和宫,香火鼎盛,祈愿特别灵。但许归忆最心仪的却是近郊那座历史悠久的千年梵宇——潭柘寺。
  潭柘寺是北京西山最大的寺庙,关于潭柘寺,京城有句老话叫:“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由此可见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每年初雪过后,鲜少抛头露面的杨梅老太太都要亲自去潭柘寺敬香祈福,雷打不动。今年尤其坚持,即便昨夜雪深难行,也执意要来。
  车子停在山下,上山的石板路不好走,怎么也挑不出没有石子的地方,担心奶奶被石子绊倒,许归忆一直搀着她,“奶奶,您慢些。”
  昨夜落了雪,雪中古刹总是别有一番意境,红墙碧瓦映寒酥,美得不可方物。
  进完香已是午后,有人过来传话给许奶奶,许归忆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只见奶奶微笑着起身,对她说要去见一位友人。
  被小和尚引进厢房前,杨梅嘱咐许归忆不用在这干耗着等她,她又不是小孩儿了,还能丢了不成,让许归忆自己玩儿去。
  老太太见什么人需要特意避着她?许归忆想了想,没问出口。
  被奶奶支走后许归忆一个人在寺庙里四处逛荡,不知不觉来到了一间殿宇前,抬头看去,殿顶正中挂着一块深蓝色竖匾,竖匾上面的“天王殿”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烁黄色的金光。
  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佛,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和韦驮天尊。
  许归忆注意到弥勒坐像两边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她默念着,思索间,背后突然响起一道苍老平和的声音:“姑娘来了。”
  许归忆讶然回首,是一位年长的老僧。她并不认识,犹豫着转过身子面对他。
  只见那僧人手持念珠,穿着一袭宽大的僧袍站在殿内,看向她的目光仁慈而祥和。
  大抵修行之人都生得这般慈眉善目,许归忆想。
  “大师认得我?”她心中奇怪。
  僧人闻言并没有作声,只是眼帘低低下垂,许归忆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目光所及之处是自己手腕佩戴的一串深褐色佛珠,颗颗圆润,隐有暗光。
  许归忆怔了怔。
  僧人微微一笑,很快收回视线。
  他合掌在胸前,先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而后语气温和地对她说:“姑娘此物,正是老衲所赠。”
  一句话表明身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